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父亲开始念叨说,现在地里还有一些农活要忙,母亲一直腰疼根本没法去干。﹤>

    我说,我回去处理就好。

    我坐上回家的长途汽车,心潮开始翻涌。

    转眼又是一个三年多,而在这一个三年里,我潜伏在远方陌生的城市里,没有回一次家。

    村里变化太大了,我差点都以为我走错了路,因为老庄子已经被废弃,人们都搬到了新的居民点。

    我脱掉自己一尘不染的衣服,穿上还在散发着父亲气息的粗布衣裳,蹬上布鞋,拉着架子车就往地里赶。

    村里人见了我这副打扮都吓了一跳,因为在之前的十几年里,身体犹如钢铁般的父亲把家里所有的农活都打理的妥妥当当,从来不需要我们去地里帮忙。

    在前一个三年里,我频繁地爱回家,每次都是衣着光鲜地跟在父亲身边,或者在村里到处转悠,没有干过一次农活。

    可父亲现在倒下了,他再也不能为我遮风挡雨,为我撑起一片蓝天,而我也在父亲的庇佑下长大,到了该撑起这个家的时候了。

    有许多村里好心的人问我这三年的情况,说我一直不回来都快认不出了。

    也有一些人远远地躲开我,因为他们知道我得了那样的病,以为我可能是个神经不太正常的疯子。

    我见了很多村里的人,只是短短的三年多时光,岁月已经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曾经在印象里以为还不会太老的人,已经确确实实地老了。还有一些长者,三年前我看到他们的那一次,也是彼此生命里的最后一次。

    我和父亲的体质一样强健,那些农活对我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不到三天功夫,我风卷残云般地就干完了地里所有的活计。

    我记得那天下午,村里和我家邻地的老伯看着我干活,大为惊叹。

    他看着我一手提一个大二笼,直接送上旁边的架子车,用老牛般的赞叹声夸我道:“哎呀,老陈干活在村里数一数二,想不到这儿子比老陈还厉害!”

    我在心里笑了:如果不是我生病恢复后每天坚持大肆锻炼自己的身体,哪能有这样的力气!

    我在心里记挂着父亲,虽然回来的时候姐姐自告奋勇说她会尽可能地多照看父亲,但我毕竟不太放心,因为姐姐还有她自己的家。

    我给母亲在县城的大超市里买了一些日用品,第四天一大早就坐车回到了城里。

    父亲看着就在这三天时间里已经被太阳晒黑的我,心疼极了。

    我说,这有啥,我本来就是咱农村娃,根本就不在乎这“白净”的噱头。

    转眼我已快两个月没有上班了,父亲现在各方面情况都不错,而我的经济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开销后,也将出现危机。

    我琢磨着和王祥等人吃个暂别饭,就准备找个工作好安心上班。因为我明白,在这个世上,有些人即便是相遇相处过一段时间,但有可能只是一个告别,余生就再也没有可见的机会。

    我先单独请了王祥出来,前段时间他还打电话又叫我回去呢,我告诉他说不可能再回“聚福苑”了。

    那晚我们例外地没有谈任何有关工作的话题,我们说了很多很多的闲话,我史无前例地喝了一些酒。

    后来我又再一次约了姚江、贾勇和全凯凯等人,因为我知道如果饭桌上有所谓的领导,大家的心情是不会怎么放松的。

    全凯凯继续不太说话,还是那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只是皮肤白了不少。

    姚江最爱开我的玩笑,他笑嘻嘻地说:“师父哟,你想那么多干嘛呀,还是回来带着我们干吧。跟着师父干活,心情舒畅又不累。”

    其实这次并不是我要想那么多,而是有些事情我不想再让它回去了,就像我心里现在想着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开始工作一样,有关“聚福苑”的一切,就让它停在这里吧。

    贾勇向我举起酒杯说:“明哥,感谢你对我的教导,兄弟在这说个真心话,在凉菜房除了祥哥,我只认你明哥一人。”

    那次关于海蜇头的事情,我虽然给了贾勇一个小小的教训,但是我知道如果是稍微有点上进心的人,迟早会明白懒散终会害了自己,还好贾勇他早早意识到了。

    ……

    我着急着想尽快上班,可凉菜的活却很少,我整天在厨师群里翻看招聘消息,却只有那么寥寥几个,不是太远就是招聘工位不适合。

    那天突然接到**的电话,他问我:“明哥你现在上班了没?”

    我说:“没呢,正在找。”

    **沉默了一下说:“明哥,我这几天在老家,有个忙兄弟想请你帮一下。”

    “什么事阿健你尽管说。”

    “是这样,我堂哥过几天要结婚,他家里经济不太好,女方彩礼也要了不少,把家里几乎都掏空了。”

    “……”

    “他想在家里办婚宴,能节省一点,我是想问下你能不能再找个认识的热菜师傅,帮他把这次的婚宴做了……我也是受伯父伯母的嘱托,明哥给你添麻烦了。”

    我想了想说:“阿健我们之间就不要客气了,我是做这个行业的,这个忙自然会帮。你知道你们这次婚宴席大概能坐多少桌吗?”

    “哎呀,不少呢,估计得八十到一百多桌呢,明哥。”

    “嗯,那这样,这事你不管了,我到时候给刘鑫打个电话,估计这桌数最少得三人才能拿下,完了你把地址发给我就行。”

    **表达完谢意挂了电话,我连忙给“聚福苑”的炒锅梁枫打去电话。

    梁枫和我同岁,不过他学厨艺早我很多,现在已经在炒菜了,手艺也很不错。“聚福苑”热菜的人除了刘鑫就数他和我关系最好。

    我一口气说完情况,问他到时候能不能休假过去时,梁枫故意讥笑我说:“哎呀,明总安排的事情,我还能不去吗?”

    我放下心来,至于刘鑫那边根本不是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一句话而已,因为刘鑫曾信誓旦旦地说过:明哥只要你有什么事情,我tm就是旷工、不上那个班也会让你随叫随到。

    那天下午我们三人过去的时候,天开始阴沉下来,好像要下雨的样子。

    **也算是半个城里人吧,车程只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三个人一路说笑着下了车,看到了在车站来接我们的**。

    果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领着我们在半路上碰到了他的堂哥。他的堂哥也是来接我们的,因为**还要为明天的花车、宾客接待等事宜忙活,他将我们招呼给他堂哥后就小跑着挥手离开了。

    **的堂哥叫张俊,皮肤黝黑结实,看模样是很诚实的一个人。他带着我们来到他家里,热情地给我们沏了茶。然后他被父亲临时叫走了,他的母亲带着我们来到了要加工婚宴的小帐篷里,简单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我们三人一看到帐篷里的东西,全都傻眼了。

    只见才买的生鸡、生鸭子、生牛肉腱子、带毛的猪大腿、没杀没掏内脏的草鱼,还有泥莲菜、带叶子的青笋、佛手瓜……

    这都什么时代了!

    我们几人面面相觑,瞬间僵在了原地。

    现在一般的席宴都是用加工好的成品或者半成品,比如送来的熟牛肉或者袋装熟烤鸭,杀好的鱼或者洗干净的莲菜,这样做起大量包席来只是切配和小量加工,也不是很费人力。

    可眼下,这所有的材料都得全部加工啊,明天最晚按照这里的习俗九点半也得开早席,这么多东西如何做的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