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陈长安不敢置信地看着他的陛下,他觉得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正常的皇帝会有的想法。§是在这个时候,一支几十万的军队即将迫近长安。

    “你觉得我疯了吗?”皇帝笑了笑,“长安哥哥,静心等待吧,等那一日降临时,你就知道我此言不虚。当然,我知道,在我们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那一幕,我们的脚步,会停在,这里。”

    皇帝用手指划了一条线,那条线将安息切成了一半,然后往上直直延伸至了北方的黑暗之中,“大致就是这个范围——长安哥哥,再过几日,你就能见证那些即将改变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的东西了。长安哥哥,我比你,还激动。”

    陈长安愣愣地说道,“陛下,兴战只会拖累整个天下,致使汉室衰微啊!”

    皇帝笑了笑,道,“不会的,我将为你展示新的战争,它将带来改变、繁荣和幸福。”

    陈长安欲言又止。皇帝于是又说道,“长安哥哥,你可以不相信我的这番话,你听从自己的内心而前行吧。终有一日,你会明白我今日所说的一切。我会相信你,绝不动摇地相信你,哪怕你要砍掉我的头颅,我也相信,你是为了我好,为了汉室好,为了天下好!”

    皇帝看着陈长安的眼睛,“陈长安,你可以忘记我跟你说过的所有话,可以忘了我带你见过的所有风景。但请你记住我刚刚说的那句话,不要忘记,直到于你而言,忘记失去了意义为止。”

    “为……什么……”陈长安不明白皇帝为何会如此信任于他。

    皇帝只是笑着,他走过陈长安的身侧,道,“长安哥哥,我带你去见几个人,你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

    石渠阁的地下密室中,有一颗陈长安从未见过的神奇明珠。它散发出明亮的白光,将不通地面的密室照得亮如白昼,甚为神奇。

    但另外三个人完全吸引住了陈长安的目光。

    三个大秦——或者如皇帝所说,罗马人,一老两少。他们深藏在满室的书卷之中,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到来,头一直是低着的。

    这三个人完全不同于陈长安在长安市中见过的罗马商人,或者上林苑于阗音乐会上的罗马女人。他们显出了很不同的气质,那让陈长安难以形容,最接近的一个词或许是贵族,但他们又不似陈长安所见过的那些诸侯贵胄们。又或者是儒士的风度?但还是不像,他们比那些儒士多了些东西。那是让陈长安为之惊叹,甚至有些钦佩的东西,陈长安说不出那种感觉,他只能说,那是所有的大汉人都没有的东西。

    其中一个罗马孩童终于注意到了客人的来访,他一头金色的短发,碧绿的眼睛漂亮得宛如一颗宝石。他惊呼道,“陛下!”

    这让那位老者,和另一个黑眸卷发的孩子也走出了忘我的境界,他们连忙恭谨地说道,“陛下!”

    两个孩子好奇地打量着皇帝身边的那个俊逸少年,而那位少年,也在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罗先生,这位就是吾曾与你提过的陈长安陈将军,”皇帝介绍道,“吾相信,你们以后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陛下所言甚是,”罗马老人的汉语说得十分纯正,这让陈长安更惊讶了,“陈将军,我三人的罗马名字于您而言太长太绕口,您同陛下一样称呼我三人的汉名即可。因我们来自罗马,所以我们取‘罗’姓。我名‘罗墨’。”

    罗墨老人指了指金发碧眸的孩子,“罗克”,又指了指卷发黑眸的孩子,“罗格”。

    皇帝走到了一旁,随意翻起了用诸多语言写就的书籍,“罗先生,吾在这里等你们。”

    陈长安有些疑惑,不知皇帝此言何意,但罗墨和两个孩子显然很明白皇帝的意思。罗克和罗格走在了前头,他们手里各拿着一颗散发着明亮光芒的宝珠。罗墨微笑道,“陈将军,请。”

    陈长安只得跟着罗墨,走在两个孩子之后。很快,两个孩子走到了一道厚重的石门之前,他们像是在摆弄着与墨家的机关锁类似的东西。

    ‘嗖’的一声过后,石门动了,它缓缓地向上升起。这并不足以让陈长安惊讶,因为类似的机关,甚至更为神奇的机关他曾在那本书中见过很多。但当两个孩子将明珠放于石门之后的房间壁上之时,他屏息了许久。

    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稀奇玩意,有些他曾在老师的书中见过类似的,而有些,则是其中完全没有涉及的。最吸引他目光的,无疑是最中央的一个长木板,它被一个圆锥形的柱子顶着。在离柱子较近的地方,放着一块小石头,在稍远的另一端,则是一块大石头,它们保持着平衡,且始终让木板平直与地面。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型,但不知道为什么,陈长安觉得这样东西带给了他一种很神奇的感觉。

    “那是杠杆。”罗克说。

    “杠杆?”陈长安难以理解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后所代表的意义。

    “陈将军可以将它看成一种简单的机器,它的作用在于以最小的力,实现最大的效果,”罗墨道,“陈将军可以设想一下,当您推门的时候,越靠近门固定在墙上的那边是不是用的力气越大?所以我们一般从另一边推门。这就是杠杆,它能够将力尽可能地变大,当然,反之亦然。”

    罗墨又道,“我师祖曾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地球?”陈长安勉强地理解了何谓“杠杆”和“力”之后,又遇到了一个难题。

    “地球,就是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罗墨领着陈长安到了房间西侧,那里摆放着一个模型,那是好几个各色球体。

    罗墨指着中间的那个球体说,“这就是地球,万物所居的世界,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诸多星辰都围绕着地球。”

    陈长安难以接受这个说法,他质疑道,“如果我们的世界是个球体,那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平地?那地球的另一边,所有的东西不都会往下掉落吗?”

    “我知道,在大汉的天地观中,奉行了天圆地方的观念。但陈将军,您觉得这种观念究竟更符合你们的哲学认知——你可以视为圣人之言,还是现实世界真实的存在?”罗墨平静地反驳着,“天圆地方的概念是大汉几百年前的先人提出的,那时的他们局限于大汉中部的一小块地区。而我走过了已知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看过了许许多多民族的圣哲们写下的真理之书,您更愿意相信我,还是您的圣人?”

    罗墨顿了顿,又道,“陈将军您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球体大到不可思议的时候,对于居住在其上的生物,可能是根本无法察觉到它的凸起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而言,都太过渺小了。陈将军,您不会怀疑太阳和月亮是球体吧,那么,他们可以是球体,为什么地球不能是?”

    “陈将军,您去过大海吗?或者曾在港口见过入港的船吗?”罗墨道,“如果这个世界是平的,那么大海应该是世界上最为‘平坦’的地方吧。那为什么只有当入港的船足够近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它?”

    陈长安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陈将军,陛下之所以让我带您来看这些,是想我告诉您,世界真的很大很大,蕴藏我们终其一生都探索不了的奥秘。无论是我们一个人,还是整个人类,对于地球而言,都太过渺小了,”罗墨道,“但是,正如您刚刚看到的杠杆,只要我们能找到方法,便能以最渺小的力量实现最伟大的成就——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