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4章 诸君,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王玄策与身后的一众唐军横刀立马,看着前方聚集在一起的一大支于阗军队直皱眉头。≦>

    他们追击了那几名杀了疑似是慕容伏允后逃之的吐谷浑人已经一天多了,却不曾想与前方的那支于阗军队撞上。

    而此刻,那几名逃亡的吐谷浑人已经被对方抓住,双方就这样僵持了有一会了,王玄策心中已经有了一种与于阗军队做过一场的打算。

    于阗,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贵族广德立为王,灭莎车,服从于阗。

    十六年(73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广德杀匈奴使者降汉,班超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于阗都出兵相助。时南道诸国,唯于阗、鄯善强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向中原王朝进贡。又兼并戎卢、扜弥、渠勒、皮山等国。

    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大国。

    北魏年间,曾先后被吐谷浑、柔然攻袭,国势渐衰。

    而现在的这个衰弱的于阗已然不被王玄策放在眼里。

    作为一名生活在这个昂扬自信的贞观年代的唐人,王玄策和许多大唐的子民一样,对自身,对身后强盛的国家有着充分的自信。

    虽然此刻他身边仅有数百人,但是他和他身后的将士们都有信心击溃前方这支于阗军队。

    看着前方的于阗军队,王玄策他不得不联想到他心目中的那个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的英雄——班超。

    班超当年作为汉军司马当年曾率领三十六人向西域进发,出使西域。

    不久,便到了于阗。

    当时的于阗王广德新近攻破莎车,在南道雄帜高张,匈奴人派使者驻扎在于阗,名为监护其国,实际上掌握著该国的大权。

    班超到于阗后,于阗王对他不修礼貌,颇为冷淡。

    而且由于于阗巫风炽盛,就有巫者对于阗王说:“现在天神发怒了。

    天神说,为何要投向汉朝?

    汉朝来的使者有黑嘴的黄马,赶快取来祭祀我。”

    于阗国王广德就派国相私来比前去汉使处要马,班超早己暗中知道了这件事,就答应了私来比,但提出要巫师来取马。

    等到神巫到来,班超不由分说,将他杀死,把首级送还于阗王,晓以利害,责以道义。

    于阗王早就听说过班超在鄯善国诛杀匈奴使者的作为,颇为惶恐,当即下令杀死匈奴使者,请求归附汉王朝。

    班超重赏了于阗国王及其臣子们,以此来安抚他们。

    由是,西域各国的国王纷纷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以示归顺。因此,西域与大汉断绝了六十五年的交往得以恢复。

    回忆到这儿,王玄策眯了眯眼,他想到了几年前,他曾想在长安混出个人样的时候,听闻到的那个有名的画家。

    出身于阗国的画家尉迟乙僧,初至长安后,陆陆续续绘有了许多壁画后,很快就与长安城内的名画家阎立本齐名。

    他有种预感,这场仗有很大的可能,打不起来。

    果然,对面的于阗军队很快散开,一支小队捆绑着先前逃亡的数名吐谷浑人前来交涉。

    “我们是保护今于阗王尉迟屈密之子——尉迟乐出使大唐的军队,观这几人形状有异,王子殿下特意下令擒住他们。

    王子殿下亲自审讯了一番后,方才得知他们竟是杀了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后四处逃亡的,却不曾想被我们撞上。

    所以王子殿下特意下令将他们送来,交由你们大唐的军队处置。”

    王玄策不可置否地笑了笑,在骗鬼呢,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们是直奔你们于阗军队过去,说是没有关系,谁信呢?

    不过事关两国的外交,还需要仔细的考虑,他一个人做不了主,要是搞砸了与于阗交好的关系。

    这对大唐将来在西域的统治,很不好。

    “既然如此,某先在此,多谢王子殿下的善意。”

    “某是大唐的前锋王玄策,奉命捉拿逃亡的叛贼慕容伏允,却不曾想伏允一代枭雄,竟是死于手下。

    可惜,可叹!”

    “这是早日归降我大唐,未尝不能保住一命。”

    “大唐军威远扬西域,人尽皆服。是这慕容伏允他自己想不开,不断挑衅大唐。

    咎由自取招致的恶果。”

    “哈哈……,阁下过誉了。

    居然取得了慕容伏允的首级,我们首当返回复命,不若咱们一道,彼此也有个照应。”

    “好说,好说。

    我观阁下英武不凡,不日后定当成为大唐的一员猛将,王子殿下平素就喜欢结交阁下这样的英豪,还请阁下移步与王子殿下交谈。”

    “哎……理应是某主动前去拜见王子殿下,阁下却是主动相邀,某实在是汗颜。”

    “哈哈……无妨,无妨。”

    “卢毅,你去将他们几个带下去,待到军中听候发落,某去拜访王子殿下。”

    “是,将军。”

    …………水字数的分割线…………

    塞外马蹄踏星辰,李承乾带着一衣风雪,匆匆闯入唐军的营地前。

    警觉的斥候早早地就发现了这支打着唐军旗帜的军队,紧接派人迎了上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一箭之地,唐军的辕门外,良驹人立而起,在他身后大支唐骑黑压压的形似一片乌云,如夏日的狂风暴雨般,忽至,骤停。

    朦胧的曙光划破昏暗的天际,淡淡的晨曦照映在他的脸上,显露的一幅连晨光都难以抹去的倦容。

    “我,李承乾,开门。”

    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在斥候耳边,他们一个机灵,随后看向李承乾的身后。

    齐刷刷的几十排,整齐肃立着的是穿着东宫六率军装的军队。

    斥候们忽然想到了早在他们之前出发的李世民,难道赢了?

    “咳,太子殿下,元帅有令,您的身份我们还要再核实一下。”

    “好。”

    李承乾向后挥手,示意众人下马,“都下马休息下,郑泰你随本宫入营。”

    李承乾上前递过印信,交给一名斥候。

    “太子殿下,敢问吐谷浑可是……”

    一名斥候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出声询问道。

    “灭了。”

    顿了顿李承乾又补充道:“父皇还在后面正与段志玄将军一道赶来,吐谷浑受降事多,处理起来也比较杂乱。

    所以父皇令我先行赶来,通知李靖元帅下一步的作战方略。”

    斥候大喜,急急引着李承乾进入辕门,赶向中帐。

    即便是冬日的明媚晨光,也难以消散李承乾目光中那抹极浓的担忧。

    贞观九年于阗王子入侍长安。

    真的,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