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8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寒风凛冽,万木冻,越王府内园林肃静如洗。∞>

    腊梅早占,争先暗吐香蕊。

    各逞素容,探暖欺寒,妆点着亭台佳致。

    时值腊月,雪景清丽,李泰开筵广邀文人共赏腊梅,南枝宴会。

    诗朋酒侣,尊前吟缀,各且优游,对景欢娱,陶陶沈醉,喜庆大唐大破吐谷浑。

    李渊近日来身体欠佳,抱病在床,难得的庆功宴席已然取消。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遭到当今陛下禁闭的太子,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吐谷浑境,圣上又御驾亲征,太上皇李渊病倒,一时间国内无主。

    虽然在三省六部的体制下,大唐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五部尚书各司其职,然而人心异变下就有人瞄向了当今圣上的次子李泰。

    一时间,长安城内,越王李泰风头无二,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无人出其左右。

    或许是李世民心中偏爱李泰,又或是在某件事上觉得对李泰心生亏欠,又因为李泰好士人爱文学,所以在一年前李世民竟是允许了李泰设立文学馆,特令其就府别置文学馆,任其自引召学士。

    群贤聚集后,李泰倒是收罗到了大量的人才。

    远处羌管悠怨,雪花缀落,近处席间交错的是模仿贞观三年时,李世民为了招待“献方物”的回纥使臣,开始创设的“自来酒”。

    在宴会的殿前,临时建起的是一个高坫台,台上放着大银瓶,自左埋有地下管道,美酒通过管道直通台下,往上涌入高坫的银瓶中。

    银瓶下有管道引出,又将美酒转注饮者杯中,就像当今的自来水一样,简单方便,易于痛饮。

    忆昔当年,赴酒宴的游牧部落使团有数千之众,他们敞开痛饮,最后结果还剩下一半的酒没饮完,场面十分壮观。

    虽然此刻李泰宴请的宾客,没有当初回纥部族的人那么多,但是即便如此,这场宴会上还是有上百人的。

    美酒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畅涌到筵宴上,流到酒客端着的酒杯中,宾客们举杯相邀,互祝酒词,气氛十分热烈。

    毫无疑问李泰这次的自来酒会效果不错,很是成功。

    在唐代不仅仅是御筵上有自来酒,有些皇亲国戚也常常有用这个法子举办酒会,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渲染气氛的一个十分好的方式。

    当整场宴会的气氛达到顶点时,许多文人受气氛所激,喝酒写诗,评论文章,佳句频出,让坐在首坐的李泰笑意盈盈,对此很是满意。

    文人就该附庸风雅,吟诗作画,舞刀弄棒,粗鲁野蛮又岂是君子所为。

    坐在他下首的李义府,举杯冲着李泰自荐,便以梅为题,起身移步殿外梅前,身子微微一顿,随后轻吟出声。

    岑文本,老神在在,捧着酒杯,低垂眼帘,当他听到李义府最后一句时,不由得眼前一亮。

    “上官侍郎,此子文采将来定会不弱于你啊。”

    “哈哈,岑兄所言极是。

    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方是大唐之幸啊。”

    端坐在岑文本身边的长官仪,风度翩翩,满脸笑意的应声回道。

    呵呵,吹捧而已,不必当真,若非看在李泰身为主人的脸子上,礼貌地称赞一下。

    说实在的,不过尔尔……

    李义府一诗吟罢,便赢得满堂喝彩,坐在宴席间王绩听到岑文本的称赞和上官仪的附和当即有些坐不住了。

    他冷哼一声,堂堂小辈也敢在他面前舞文弄墨,当真是目中无人,虚无空洞之语,又怎敢大放厥词。

    当即他起身扬言斥道:“不过是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堆彻辞藻,内容空洞无力罢了。”

    未待李义府反驳,王绩兀自说道:“老夫此番,若非越王以美酒相邀,又怎么会来此听这乌烟瘴气之语。

    酒虽美,人不行!”

    “罢了,老夫平素好弹琴,近来加减旧弄,改编出琴曲《山水操》。

    现抚琴一曲,一洗在坐诸位心头污秽!”

    当即他捧起酒壶,大口痛快,大赞一声,醉醺醺地坐下。

    “琴来!”

    “是他!越王殿下竟然请来了五斗学士,!

    “王老先生,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我等与其坐一席,当直是荣幸之至!”

    很快便有人认出了王绩,众人霎时间议论纷纷,由于先前王继低调入席,闷声饮酒,加上近年来大隐隐于野,常人不可见得一面。

    众人竟是一直没有认出这个放浪形骸的老头子。

    李泰宛尔一笑,他就是喜欢王继身上这种文人的放浪不羁,魏晋风骨的调调。

    他冲着侍女一招手,含笑道:“替王先生取琴来。”

    “是,越王殿下。”

    李义府脸上笑容不减,“王前辈对晚辈的文章批评,发人深省,晚辈以后当注意。”

    王继吹胡子瞪眼,没有理睬他,李义府坦然自若地退在一边,众人对他评价又上一层。

    不久琴至,王继醉卧抚琴,半眯醉眼,华发散披,琴声委婉连绵自其手间流出——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清澈明净的琴声潺潺流动,淌过人生的皱折,淌过岁月的颠沛,淌过老人洞悉尘世的醉眼,就这样静静地在每个人心头淌着。

    琴声已绝,众人缓缓回过神来,却见王继忽然饮酒大哭,旋即掷琴于地,起身大袖飘飘,径直离开。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徐氏女的这篇《拟小山》,倒是与王老前辈的这番琴意颇为相通。”

    席间有人忍不住轻叹,打破了席间的宁静,“杨兄,可是那长城徐氏——沂州刺史徐孝德的女儿,有女神童之称的徐慧?”

    “可不是il.,那徐惠五个月大就开始说话了,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八岁就自己懂得写文章。

    她的父亲徐孝德曾让她试着拟《离骚》作诗,她便写了这篇《拟小山篇》。

    她现在不过才十岁而已,可惜是个女儿身,否则日后诗坛定有其一席之地。”

    李泰听了宾客们的谈论后忍不住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近日在长安城广为流传的《拟小山篇》竟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写的。

    这倒是让平日里自视甚高的李泰,刮目相看,心中顿时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和好感,还有一丝不服……

    修改了许多,终于写出来了,找资料真烦!

    看来五更没了,三更还是有的。

    李泰喜欢上徐惠妃,刺不刺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