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心事重重的小师姐

    一场闹剧之后,杨安觉得甚是无趣。$清殿,想起刚才那一幕,不免心中非议道:宫敖这老小子还真够自信的,虽然是个什么白帝城主,但你也不想想,你是个土匪头子不说,就你丫这长相,身材像个矮冬瓜,脸又那么抽象。我师姐那是天仙般的人物,光论长相你就配不上了,更何妨思想代沟那么大,看得上你那才见鬼了呢。

    杨安之前对长江八寨没有具体的概念,但自从来到华山之后,倒是常听门中弟子提及,才大致了解,是一群类似土匪联盟的组织。他心中对此虽不以为然,但对于能以一己之力压服八伙土匪,成为其最高领袖的宫敖还是有几分佩服。

    他胡思乱想间,穿过右侧的小路,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草药味,抬头一看,不自觉间竟已到了老君殿前。老君殿是灵虚子上官博玉炼药的场所,殿前的空地上摆满了铺满草药的晒架。

    一个药童正在整理架子上晾晒的草药,那药童看见杨安走来,急忙招呼道:“见过小师叔!”杨安点头笑了笑问道:“上官师兄在吗?”药童摇了摇头答道:“师父一早便带上王阳师兄上落雁峰采药去了。”这药童是上官博玉的弟子,名叫微生道,他比起杨安来还要大个五六岁。

    杨安“哦”了一声,又自顾往老君殿左侧的小路而且。他并非特意来找上官博玉,只是路过此地随口问问。他虽来华山快满一年时间,却跟上官博玉没有说过几句话,上官博玉平日沉默寡言,若非必要时,都甚少与人交谈。

    一开始杨安觉得他很是怪异,后来才听于睿提及,这上官博玉竟是传奇女子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儿子。因为他是私生子,见不得光,所以自小就被寄养在纯阳宫,因此他对自己的身份甚为介意,也因此而感到自卑。

    所以从小养成了上官博玉沉默寡言的性子,也只有在师父、于睿、李忘生这些自幼陪伴与他的人面前,偶尔说上几句话。

    穿过后院,前面传来哗啦啦的流水声,又沿着一旁的小路走了一段,来到一条小溪畔。溪水旁边立了一座亭子,杨安曾想,等再过两年,便在这亭子里置一套茶具,没事的时候来这里喝喝茶,听听溪流,打发一下悠闲的时光也不错。

    却见亭子旁,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正坐在石头上,她两手托腮,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的水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有人靠近都没发现。

    小女孩是杨安的小师姐刘梦阳,杨安走到她身旁,小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咦!这小妮子居然完全没反应。杨安经常见到她独自一人坐在某处发呆,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竟让一个本该是活泼欢快年华的小女孩,变得如此模样。

    杨安想道:“这小丫头自从上个月开始,总是喜欢一个人发呆,也不知是遇上什么事情?她平日待我很是不错,我倒要想个法子探一探她的心事,看能否帮她解决。”想到此处,当下在路边拔了一颗茅草,编织了一只小蚱蜢,又用茅草穗去轻轻挠她耳朵。

    刘梦阳顿时从发呆中清醒过来,她转过头来,见是杨安在捉弄她,便向他笑了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甚是甜美可人。她起身说道:“师弟!你怎么来了?”

    杨安暗想:乖乖不得了,这小妮子长大了只怕美貌不输于师姐。他把手中的蚱蜢递给刘梦阳道:“来,送你一个小玩意儿。”刘梦阳见那只蚱蜢编的又生动又可爱,大为喜欢,急忙接过来说道:“是你编的么?真好看!”说罢,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观赏。

    杨安笑说道:“师姐!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是不是遇上什么难办的事情了,你说给我听听,我肯定能想到办法帮你解决。你信不信我?”

    刘梦阳又坐回石头上,叹了口气说道:“你都那么小,怎么帮的了我?师父……师父他老人家只怕……只怕也帮不上忙的。”杨安不由心中疑惑,都说女人的心思很难猜,小女孩的心思只怕更难猜。

    “就算帮不了你,也可以给你出出主意,让你自己解决的嘛。”

    刘梦阳偏着脑袋想了一会儿,似乎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说道:“那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哦。”又想了想说道:“师父问起来,你也不能说。”

    杨安自是无有不许,点头道:“是是是!谁问起来我都不说,老君爷爷问我也不说。”说罢,也坐到她旁边。

    刘梦阳见他应许下来,才说道:“我爹生前是西河县令,这个你是知道的了。”杨安道:“我听师父说起过。”刘梦阳叹气道:“我爹为官极好,在西河县是出了名的好官,当地的百姓都对他很是称道。”杨安点头说道:“伯父能把师姐教的这么好,自然也是大大的好人。”

    刘梦阳道:“这可多谢你夸奖了,师弟你人也这么好,你爹爹也是个大大的好人。我爹人也是很好的,只是他生前却做了一件极大的错事。”杨安奇道:“什么错事?”刘梦阳道:“那是我七岁那年的事情,当时是很冷的冬天,我爹正在院子里赏雪,这时有人来报,说城外有山贼出没,劫了不少村子。我爹听了之后,立马召集县尉带了五百多人出城去剿匪。我爹出了城之后,发现城外有三家村子已经被劫,村子里的人都被杀光了。”杨安心想,这个时代,就算是再繁华的盛世,也依旧有不少人当土匪强盗。

    只听刘梦阳又说道:“我爹带着人沿着雪地的脚步一直追,一直追到一个叫杨家村的村子,看见有不少装满粮食的马车停在村口,村口死了许多人,血染的村口的雪地都红了一大片。不过其中有个被砍去了双手双脚的人竟还没死,正在地上挣扎,他旁边竟有个男子拿着刀站在一旁冷冷的看着他,那人脸上、衣服上全是血迹,看起来凶狠无比。当时我爹一行人听到地上挣扎的那人恶狠狠的盯着站着那人骂道:‘姓杨的,你有种就一刀杀了我,你这样折磨老子,是想看着老子忍受着痛苦一点一点的死是不是,你好狠呐。’拿刀那人只是冷冷的看着他。我爹说挣扎那人一直用很难听的话骂拿刀那个人,居然是些什么话,我爹倒是没有讲了。不过拿刀那人只怕是听的恼了,果然举起刀,一下就刺进地上那人的心脏。师弟,如果是大人的话,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呢”她说罢直勾勾的看着杨安,眼中透出莫名的光彩。

    杨安道:“那人竟然如此残忍,我多半是要想法子杀了他,为民除害。”刘梦阳莫名的松了口气,继续说道:“我爹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但他们离那村子还有一百多步,已经救援不及了。我爹怒火攻心之下,令众人放箭,将那人射死了。又急忙进村查看,倒是还有不少人还活着。村民们见官兵来了,也都放心了。却见一个妇人和一个孩子,跑到村口,抱着被我爹下令射死那人放声痛哭起来,我爹大为不解,才向村民问起缘由。”杨安听到此处,心中已经暗道不妙,只怕是搞了大乌龙了。

    果然又听刘梦阳说道:“村民们向我爹说明了情况,我爹才知道自己杀错好人了。你道为何?原来拿刀那人叫杨晋,是村里的村民。他自幼跟了位师傅练了些武艺,这次山贼来犯,他带着村里十几个男子出村抵御,其他村民毕竟没有杨晋那般武艺,都和山贼同归于尽了。他倚仗一身不错的武艺,把那些山贼都杀光了,那个被他砍了手脚的男子,正是山贼的统领。杨晋气不过这些山贼杀了村里不少人,才留他半条性命,砍了他的手脚折磨他。那妇人和那孩子,正是杨晋的妻儿。我爹心知错杀好人,懊恼不已。是以把杨晋的妻儿接到我家来,想替杨晋照料,弥补过错。那妇人因杨晋的死,打击过大,没多久就病死了。那孩子对我爹甚是怨恨,宁愿在街上乞讨也不愿意在我家。我爹拿他没办法,就偷偷委托他一个天策府的朋友,把那孩子带回天策培养,当然这事也不敢让那孩子知道。后来没多久,我爹也因此事心结难解忧郁而终。他临死前写信给我,让我要想办法照顾那孩子。”

    杨安突然想起上个月有个天策府的将军,带了几个人来拜访师父,其中就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当时刘梦阳对那孩子总是异常的亲近,跟他玩的很开心。大家都以为是那孩子跟她岁数差不多的缘故,现在想来,那孩子多半就是杨晋的儿子了,好像是叫杨宁。

    刘梦阳脸色忧郁说道:“我爹杀了他爹,也不知道他恨不恨我。唉!师弟,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杨安叹了口气,这还真是冤孽啊,想了半响,才说道:“师姐,你也不必介怀。那种情况之下,我想其他人也会弄错的,不能全怪你爹。这样把,等你练好武功,以后想办法做些事情弥补与他。我想他终有一天会理解的。”又拉起刘梦阳的手起身说道:“跟我来,我做好东西给你吃,保证你吃过了,什么烦恼都会忘记。”

    说罢拉着刘梦阳,小跑着来到厨房,拿了些盐、姜、蒜等东西,又一路小跑着往论剑峰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