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齐王屹给王继的五百户封地,在京城蓟州以南五十里的一个小城内,约三十里大小。♀州较近,但皆困苦,百姓贫穷。这里的人,一听要来一位治理者,还是个孩子,都惶恐不已。

    当王继骑着马来至封地时,见百姓衣衫褴褛,房屋潮湿阴暗,这是他在京城所没有见过的,不禁心生怜悯。百姓皆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地叫道:“大人……”

    王继见百姓们都这样,到有些不自在。忙下马,扶起乡亲们:“乡亲们,本官王继。望大家将这城内所有人召集起来,本官要在这会一会大家,拜托了!”王继柔声说道。乡亲们一见,第一印象就是“好”。与人见面时,第一印象犹为重要。

    乡亲们互相转达着……

    傍晚,所有人都聚在一个大院里。

    王继自我介绍完毕,又不失风度得笑道:“乡亲们,王继特意给大家摆了几席酒席。来,上菜!”

    接着,王继又道:“大家莫要拘紧,尽管放开吃喝。以后,乡亲们有什么要申冤诉苦的,便到这来找我。我极有可能不在,在京城,所以,我会留人在此,保管书信。我半月一来,保证按时。”

    乡亲们见如此,皆笑道:“王大人,您真是好的父母官。只是我们贫穷,没有什么好礼相赠。”

    王继拍拍手,叫来招呼随从,让他们将一个个箱子开启,里面是齐王屹赏的千两金和千斤帛。他将这些平分给大家:“乡亲们,这些是送给大家的,让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一个乡亲喊道:“我们听王大人的。”所有乡亲皆齐声喊道:“对,我们听王大人的!”

    王继示意乡亲们坐下,微笑道:“乡亲们,以后就别叫‘王大人’了,直接叫我‘子继’就是,要不听着生疏。”

    “好,听子继的。”

    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小城内,一片欢声笑语……

    冬日里的雪未化尽,枝头上的枯叶还随风摇曳,地上飘落的雪,映着明亮的火把,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心头。现在每个人的心都如这火把般,火红火红的。

    菜过五味,王继一时兴起,道:“乡亲们,这要不要放松一下气氛,王继给你们舞段剑可否?”

    乡亲们又惊又喜,一人道:“子继,你还会舞剑?”

    王继笑着,一拱手道:“献丑了。”

    说完,二指在左手上方轻轻一划,木剑即出。在场之人皆惊叹一声。王继提剑,起舞。那还剑法又快又准,又准又狠,非一两年即能练成者矣,一式又一式,快而不乱,每式间接得自然又不失杀气。众人目不暇接,连声叫“好”。一套剑法下来,乡亲们皆起,响起热烈的掌声。

    舞毕,一人叹道:“子继之剑法非几年而成矣,如练之三五十年者矣!”

    另一人亦道:“如韩应之剑法,真奇人也!”人群中,有问韩应何人之音。那人道:“不知子继知否?”

    王继一拱手,道:“不知,还请赐教。”

    那人轻叹一声:“这韩应,乃十年前之人也。二六八年,田季率军伐燕之昏君,于临潼收韩应。其人身长九尺,相貌堂堂,枪法极准,文又有谋,乃当世奇才,不逊色于岳飞。长安一战,他与燕君交手,枪断,乃使剑。剑法如今时子继般,又快又准又狠,将那以武力著称的燕君,已快而破,以致燕君败。”(详见《谋略时代》)

    子继笑道:“原来如此,谢长者赐教。只是……”他欲言又止,“算了吧。”

    那人见他不说,亦是不便问之,方止。

    入夜,一轮明月挂于漆黑的天际之上,萧瑟的冬风吹动着这世界中的一切。人们已回家,只留王继一人在这院中,呆呆的望着天边的明月。梅花已开,那孤傲的身影把这冬夜衬托得更加冷清。静静的,只有王继看着月亮出神。

    不知多久,内侍田甲走到王继身边:“公子,屋外凉,入屋吧……”

    王继突然回头,道:“走。”

    田甲疑惑:“去哪?”

    王继在刚才的思索中未彻底回神,还带着一种复杂的眼神:“回京城。”

    “回京城?”田甲更是一头雾水,“公子,这……您在这不好吗?为什么要回去?”

    “既然大王交给我任务,我就必须完成。”

    田甲知道,王继指的是他教九公主练剑一事。他更是明白,既然王继心意已决,就不会再改变的。

    田甲道:“那公子,您准备留谁在此?”

    王继略微思索:“田丙吧,他办事,我放心。”

    其实,王继的五个内侍中,他每一个皆十分放心。因为这五个内侍有个这么好的主子,都想珍惜,所以都对王继忠心耿耿。干什么事,毫无怨言。

    王继把田丙留下,带着四人,于丑时出发,往京城而去……

    (请看下章:齐王崩)

    本书中可能有错字,还请大家见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