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 奋勇夺城

    “砍断绳索,守住城门!”许烈大声喊道,随手一刀砍断了一条拉吊桥的绳索。

    张猛也有样学样,奋起一刀砍断了另一条绳索,林方则带着除了二狗外剩下的六个人已经在城门处厮杀了起来。

    “喝!”许烈望了一眼远方的奔驰而来的骑兵,转过头来,缰绳一抖,纵马冲了过去。

    而张猛在砍断绳索后早已经厮杀的队伍。

    许烈三五步便到了城门底下的厮杀处,从囊中抽出铁鞭,跃下马来,左手鞭,右手刀,肆意挥洒,左劈右砍,好不威风。

    纵然是在马下,但在这特殊的地形下,竟显得更加的厉害。

    城门狭窄,本就容纳不了多少人,如今有许烈这个大杀器的存在,黄巾军纵使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却是憋屈至极,毫无用武之地。

    眼看着城门下状若天神的许烈,此处的黄巾军哪里见过如此神勇之人,有些胆子小的竟是怯怯懦懦,丝毫不敢上前。

    许烈带着八名亲兵快速解决着城门下的黄巾军,随后大声喊道:“守住城门,等大军过来!”

    曲梁因为是腹地,更是处于魏郡与钜鹿郡的边缘,大约有两千多名黄巾军镇守,张角做梦也想不到这里会出现敌人,而且他还毫无察觉。

    说白了,这还是吃了不懂军略的亏,或者说,张角真的不认为卢植会把整个大军中绝大部分的骑兵派出来绕道奇袭。

    谋略,谋的就是人心而已,真正的两军对阵,抛开硬实力不谈,最重要的就是看谁能猜中对方的心思,或者说谁能出乎对方所意料。

    当然,张角其实部署也算不得太错,因为要想绕过他的大军又不被他察觉,必须要有很强的机动性,而拥有很强机动性的骑兵又不善攻城,这也是为什么许烈最初献计时只是说要当道截杀的原因。

    许烈自己也没想到天公如此作美,哦不,是天公将军如此作美,欲要谨慎行事,却又刚好给许烈送了这么好的一记助攻。

    真要往深处想,只能说,有时候天底下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哪怕你行事再是小心翼翼,也可能会事与愿违。

    许烈一鞭敲在一名黄巾军的脑袋上,那人顿时眼珠一瞪,身子便瘫软了下去,鲜血直流,而许烈则撤后一步,翻身上马。

    三千铁骑已席卷而来,奔腾如虎,伴随着铁蹄踏地的轰隆声,径直便冲进了曲梁城。

    骑兵最强的地方是机动性,其次便是冲击力,失去冲击力的骑兵是比不上步兵的,但是拥有冲击力的骑兵,那则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许烈从魏昭手中接过自己的凤翅镏金镋,随手挥舞,大声说道:“大军分为四队,迅速攻占四座城门!我去北门!”

    说完,许烈一夹马腹,枣红马扬长而去,镋飞鞭舞,又顺便收了几个人头,当真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在魏昭的安排下,一部分骑兵迅速跟了上去,浩浩荡荡,飒沓流星。

    “兄弟们,随我攻上城头!”魏昭非常有效率地分派好部队后,振臂一呼,带着人直冲城头而去。

    此时,南城门早就被许烈干掉了几十人,如今又见到汉军如此人多势众,众黄巾军哪里还有什么斗志可言?

    “投降者,放下武器,跪地不杀!”魏昭适时地喊话更是让一个个黄巾军面面相觑,而随着第一个人吃了螃蟹,其他人也就再没有什么顾虑,接二连三地扔掉了兵器,跪在地上,只求侥幸活得一命。

    数百人镇守的南城门就这样迅速被拿下,魏昭让人收起武器,将投降的黄巾军集中看管起来,又安排好人守护城门,随后便带着人往县衙走去。

    一路行来,魏昭谨慎万分,本以为还会碰到一些敌人,可是却没想到,唯一碰见的只有一地的尸体罢了。

    魏昭长叹一声,暗道:“许司马果真神勇!”

    这些尸体当然是许烈带着前往北城门的队伍留下来的。

    魏昭又想起之前因为许烈要亲自诈城,自己帮他拿的凤翅镏金镋,数十斤的重量,自己虽说拿得动,但根本没办法正常挥舞,而许烈战场上却能在战场上一手持鞭,一手持镋,举重若轻,纵横来回,不由得又是一叹,深感自己难以望其项背。

    亲兵见魏昭连连叹气,问道:“司马何故连连叹气?”

    魏昭看了看亲兵,见其一脸好奇,也不说话,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

    随后,魏昭迅速地安排好城中相关事宜,包括天亮之后的张榜安民以及将士们的伙食等等。

    说起来,许烈带领的三千骑兵,其实只带了二十天的粮草,这都还算上了每个骑兵自己带了一部分,因为整个大军马匹实在是不多。

    倒不是说大汉没有马匹,而是这次黄巾之乱其实非常突然,雒阳的马匹经过两路大军一分,再加上零零散散的需要,能成建制的骑兵也就只有那么几千人。

    因此许烈能带着负担粮草的马匹就那么多,为了坚持更久,自然是除了草料外,大多带着便携的干粮。

    此时攻下了曲梁城,魏昭心细,自然是要让将士们好好吃上一顿了。

    ……

    曲梁城其他三座城门,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毫无疑问地相继沦陷了。

    整个过程自许烈诈城到完全控制,大约用了一个半时辰左右,但是所有的将士们却没有什么疲惫感,除了他们本身的素质之外,最重要的便是,事情一结束,都吃到了热腾腾的饭食。

    一个个在外辛苦多日,虽没有怨言,但有了好的,当然是更为高兴了。

    “魏司马,你做得好啊!”许烈喝着粥,吃着菜,一边对魏昭极尽夸赞。

    若是说打仗,许烈自是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若是说权谋,许烈多多少少也算得上明白;但若是说理民之干,许烈是真的只懂些皮毛。

    许烈决定攻打曲梁,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是个打下要地的机会,更有利于之后的截杀,至于粮草补给,他也就想了想可以让军队坚持更久,完全没想到能否吃到热腾腾饭食的问题。

    他的细心,都花在其他地方去了。

    而魏昭刚好弥补了许烈这一点,这次的安排或许看着是小事,但是只有真正体会过才会知道,要把所有的大事、小事、缓事、急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魏昭是一个细心、稳重的人,他即使不当兵,做一个县令也是绰绰有余,如果有机会,掌管一郡之政,想必也不是问题。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确实气运所钟,天资纵横,但是并不是说普通人就一定只能跟在后面吃土。

    只要发掘自己的才能,纵然在某些方面远远比不上天才,但是你也一定会有自己所擅长的一面。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反过来讲其实也没有错。

    三人行,我必能为人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