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08.木匠皇帝163

    此为防盗章, 30%,24小时  平儿应了就立即去了。

    王熙凤眯着眼想着红楼里林家五代列侯, 最后家产不知所终。还能那里去?书中王熙凤曾道哪里再发这么注财,倒也好不再寅吃卯粮了。

    半下午, 旺儿满头汗地进来,丰儿一报上来,王熙凤立即就扶着平儿去了堂屋, 不动神色地上下打量。旺儿一看王熙凤的深色, 马上规规矩矩跪下,“给二奶奶请安。”

    “旺儿, 昨天交代你的事都办好了?”

    “回二奶奶, 都办好了。奴才一家家跑的,还不上的只说是再不收了, 当做善事了。”

    “这中间可有人家还不上出了人命的?”

    “回二奶奶, 从来就没有过。”

    “那就好。你回去收拾收拾, 明天就去迎你家二爷, 越快迎到越好。见到你家二爷,让他把林家的东西仔细地录三份单子,要一模一样的。一件东西也不能缺, 哪怕路上耽搁几日,也录仔细了。”

    “二奶奶, 这是为了……”

    “你只管告诉你家二爷, 要是想大老爷百年后能顺当承爵, 就别少了一样东西。三份单子给林姑娘一份, 别给其它人瞒了东西,最后都算二爷身上了。”

    “是。奴才一定给奶奶办好。”

    “平儿,给他拿100银子。你出门小心,一路仔细着,迎不上二爷,回来剥了你的皮。”

    “是,是。”

    打发旺儿出去,王熙凤叫了平儿搬了炭炉子过来,瞧着平儿一张一张慢慢烧了高利贷的账单子,最后几杯茶水浇上去,开了堂屋的门散散烟味,自己就回了里间眯着。

    照旧是挑挑捡捡吃了晚饭,逗了会儿大姐儿,和平儿一起安置了。

    一夜无话,隔日正吃着早饭,赵嬷嬷进来了。王熙凤赶忙请嬷嬷上炕坐,又吩咐平儿添筹舀粥。赵嬷嬷连声道不敢,王熙凤说道:“嬷嬷,坐吧,二爷不在家,咱们娘几个一起吃顿早饭也没啥。”又喂了大姐儿几口粥,不顾赵嬷嬷的稀罕,喊大姐儿奶妈把大姐儿抱下去,大姐儿一手一个鸡蛋,顺从地由着奶妈抱下去了。

    平儿伺候王熙凤和赵嬷嬷吃了早饭,丰儿上来带小丫头收拾了炕桌子。一时间屋里安静了下来,赵嬷嬷就红着眼掏出药丸子,“奶奶,老奴走了七八家药堂,大的小的,都挑口碑好的问的。差不多都说这是养身子的好药,通经活血安神,就是有一样,怀孕的妇人是不能吃的,不然吃上十天半个月的,一准滑下胎儿。”

    赵嬷嬷说着就涕泪涟涟,顾不得搽脸,直恨声诅咒。

    王熙凤只是看着药丸子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好,看来这古代大家族的宅斗,还真是吓死个人。隔了好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嬷嬷,要是你家二爷一直没嫡子会怎样?这府还有爵位会归谁?也难为二爷长大了,听说二爷上头还有个哥哥呢。”

    赵嬷嬷哭的气都上不来,好容易平复了,抽抽噎噎道:“二奶奶,你不知道啊,二爷上头的哥儿,那真的是聪明伶俐的,长的又俊,老太爷爱的不得了,才桌子高,老太爷就带在身边亲自发蒙。那年宴客,先太太怀着二爷,就短了精神,谁想到那么多丫鬟婆子跟着,快冬天了,大爷都五六岁了,平时也乖巧不淘气的,就掉湖里了。等到晚上送了客,老太爷找哥儿,满府都找不到,跟着的人都不知哥儿在哪……”

    赵嬷嬷哭了一阵子,又接着说,“哥儿出事的时候,我刚生了老二坐月子呢。等出了月子回来,先太太眼看着就不成了,挣命般生下二爷,没多久就去了。而跟着大爷的丫头婆子,听说当晚就被老太太都仗毙了。”

    “那年哪,老千岁犯事了,家里是瑚大爷去了,太太跟着去了,没多久老太爷也去了。老爷原是老千岁的伴读,之后就跟换了个人,一个个不管好歹往屋里拉,哪一个也稀罕不了几个月。也跟二爷的外祖家断了往来。老太太把二爷抱过去,老奴是天天不敢离了二爷的边,不错眼珠地看着。珠大爷喜欢读书,二爷喜欢跟着珠大爷的,慢慢的老爷有回说,二爷不读书也罢了,有爵位的,能长大就好。赶到珠大爷娶了大奶奶,这府里谁还知道二爷小时候也是聪明伶俐的,谁还记得二爷有个一奶同胞的亲哥哥比珠大爷聪明呢。”

    赵嬷嬷抽抽噎噎,“府里再没人敢提这事的,但凡有人嚼舌给老太太二太太知道,一家子都要发卖出去。二奶奶不问,老奴也是不敢说的。”

    信息量有点大啊,简直是宅斗的高级版本。王熙凤摸着自己的肚子,心里发慌。“嬷嬷,大姐儿就生的艰难,是不是早早知道是女儿的缘故?我生大姐儿的时候嬷嬷在的呢。”

    “大老爷吩咐老奴的,那接生婆是老奴早早找好的,临生的时候,大老爷派了心腹接的人,径自送到你屋里的。”

    “二爷不在家,就是在家,这个还得要嬷嬷帮我。”

    “二奶奶放心,老奴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得护着二爷的骨血。”

    王熙凤一下下拽着帕子出神,停了好久才说:“嬷嬷,你老说现在该不该把药丸子给大老爷瞧瞧?”

    “依着老奴,老奴去找大老爷说吧,二奶奶只管好好养着别出屋子。大老爷也是有成算的。”

    “那就拜托嬷嬷了,等嬷嬷的奶儿子回来,让他好好谢谢嬷嬷。”王熙凤起身想给赵嬷嬷福身,慌得赵嬷嬷赶紧拦住,由着平儿给赵嬷嬷打水净面斟茶,吃了些点心,又千叮咛万嘱咐的,王熙凤一声声应着,等小丫头回报大老爷在东院没出去,就打发丰儿送赵嬷嬷过去了。

    不提赵嬷嬷去找贾赦,王熙凤心里真的是惊涛骇浪:贾赦是老千岁前太子的伴读,老千岁犯事后瑚大爷落水身边没跟着人,大老爷避居东院,只在家里搂着小老婆喝酒,凡事不理。哪里只是宅斗啊!分明是大房政治上没了出路了,瑚大爷被躲在暗处之人趁机害了,大老爷为了二爷能活下去,不得不苟且啊。

    哪里想到睡梦中,恍恍惚惚之间,只听得耳边的法鼓金铙声不绝如缕,鼻端的檀香烟气呛人不散。再就是一娇娇的女孩子话音,在自己身前,清清脆脆的。

    “二奶奶,前面打发人来说,小蓉大奶奶已经安灵了,客也散了。太太要回府了,使人过来传话,说是宝玉不肯跟着回去,要跟着二奶奶您呢。”

    林夕觉得被吵醒了,她猛地张开眼,就见一穿着孝服、扎着孝带的、十一二岁的一个水灵灵小丫头,站在自己身前。她略扫一眼周遭的环境,见是一简陋的静室,自己捏着帕子在搽手。

    她看看眼前的小丫头,不自觉地低低重复着,“说宝玉不肯回,要跟着二奶奶?”

    小丫头看着眼前的二奶奶神色不大对劲,赶紧地垂下眼,怯怯应了声“是”。

    林夕抬手拄着太阳穴,晃晃身子,心里暗道:“我的天啊,这是得罪了什么大神了!儿子大学毕业了,自己下个月就可以拿到退休金,开始真正的不上班有钱拿的幸福人生了。可现在这是到哪儿啦?”

    她稳稳心神,深吸口气,脱口而出的话,带了几分命令的语气。

    “去,你去和太太说,就说我头疼,混沉沉的,怕是照应不到的,带回府里去的好。”

    小丫头躬身应了,撩了帘子出去。

    林夕回转身子倚着墙,看看自己的手,细腻白净,十指纤纤,腕子上带着一对雕刻了缠枝莲花的羊脂玉镯子。她沉思:这手,看来是不沾阳春水的。身上的孝衣,也是普通的素服,应该也不是为至亲长辈穿戴的,估计该是族亲或晚辈。她还没理出头绪,就又听门外有小丫头说话。

    “麻烦姐姐告诉二奶奶,珍大爷打发小蓉大爷来了。来请二奶奶,去馒头庵歇宿。小蓉大爷已经在外头,等着二奶奶啦。”

    二奶奶?宝玉?珍大爷?小蓉大爷?馒头庵?

    ——自己是到了《红楼梦》这书里啦?是成了王熙凤啦?现在是秦可卿出殡,停灵铁槛寺的时候?

    我的天啊!

    《红楼梦》这书,就找不出比王熙凤还能干的傻女人了。她拼着自己身子不要,也要争强去当那个管家婆,累死累活地也没讨到个好。最终是机关算尽,害人也终害了己,填上了自己的性命。

    傻!真傻!真是傻到家的一个人了!

    这时候,门帘子一挑,一个十来岁刚刚留头的小丫头,看林夕拄着头,立即上前几步,轻巧巧地扶住她的手肘。

    脆生生问道:“二奶奶可是累了头晕?”

    “嗯。打发人说一声,就说我乏了,去馒头庵歇息了。”

    林夕咬牙,不管什么情况,想在这静室里,就这么呆着,想出个头绪来,是不成的。她一出门,几个小丫头和几个婆子媳妇立即跟上来,随她登车而行。须臾的功夫,就到了馒头庵。

    一老尼带着二个正当妙龄的女尼迎了出来,林夕意识到这老尼法号是静虚。彼此见过了,静虚使人带着林夕等人去净室。等她们更衣净手,再出来了。那老尼静虚殷勤地上茶、陪坐,跟着林夕过来的媳妇子们见林夕无事吩咐,给林夕行礼后,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

    林夕只想自己静一静,理一理思路,因此就对那老尼静虚说;“我这些日累得头昏,你有什么话,待我歇歇了再说吧。”

    那老尼静虚却只是踌躇,不肯轻易离开。她扫一眼周围的小丫头,私下忖度,这些该是二奶奶的心腹吧。

    她赖着脸皮说:“我这里有一事,要到府里去求太太,想先请了二奶奶的示下。”

    林夕封口,“是么?那你就改日去找太太好了。我这些日子,可是累得很了。”

    静虚赶紧递上奉承话,“看二奶奶说的。就是有什么事儿,想要求太太,也都得先经了奶奶看看才行的啊。”

    林夕皱眉,她估计着,应该是王熙凤弄权,拆人姻缘逼死人的那件事了。她心下想着,自己来这的时机倒是巧啊,那王熙凤还没来得及、弄出伤了人命的事儿呢。要是从今往后,得顶着王熙凤活着的话,怎么也得扭转了这事儿,起码不沾边才好。

    她在心里拿定了主意,一下下,拿茶碗盖子磕着茶碗。好一会儿,才不紧不慢地对老尼道:“先说好啦,我只是听听。你有事儿,想去找太太、求太太,你自己找太太去。也别和太太说什么,我先知道的话。不然,我和你,可是没干休的。”

    那老尼一听,心下就感觉不好,可既然给了她机会说话,她还是要争取的

    “阿弥陀佛!看奶奶这话说的,还没听说是何事呢,先就推脱了的。”静虚见二奶奶的态度不热诚,斟酌着把原想央求贾府出面,请长安节度使云老爷压了守备退婚的事情说了一番。

    未了静虚还说呢,“奶奶,您看两亲家都对簿公堂了,哪里还好再做亲事儿呢。况且张家倒愿意孝敬奶奶呢。”

    静虚伸手指头,比出个“三”来。

    林夕不自觉地带出王熙凤说话的模样,她笑着说:“这样拆人姻缘的事情,我是不想沾手的,你只当我们府不知道吧。”

    静虚急了,“奶奶,这张家的孝敬,可是不少的呢。”

    林夕心里发笑,这事儿呀,最后可是王熙凤的一桩罪名。真要是像原著那样弄了3000两银子,最后也不过是填了宫里的那无底洞,不然就是肥了贾府的那些管事的。

    她人笑着,回话却是封死了,不容一点儿的空儿能钻的。

    “我不缺银子使,也不想沾手这样坏人姻缘的事儿。”

    那老尼净虚听了,感到非常没脸。她心念转动,半晌方叹息着说:“奶奶这样说话,也是有道理的。可是张家辗转求到我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和人说了,要求贵府帮手的。如今奶奶撒手不管,张家的人,还不得以为是荣国府没手段摆平这事儿啊。张家再不会认为,奶奶是不希罕他家的孝敬呢。奶奶您说,是不是这样?”

    林夕烦躁了,还使出这样的激将法来,这老尼真是可恶!可她现在还不想得罪这些能穿家过院的尼姑。故而耐下性子,对静虚说道:“你是知道我的,以前是不信什么阴司报应的。可小蓉大奶奶这一去,我现在是把什么争先的心都放下了。你就当我从来不知道这事吧。我自己得多养养精神了。”

    老尼看林夕仍然拒绝,话说死了,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且看对面的人,确实是满面困倦,黯然地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悄悄地退了出去。

    到了晚间宽衣安歇的时候,外间皆是婆子媳妇打地铺、守夜坐更,很快地人静无声了。

    林夕在里间,犹自不解自己怎么会到红楼里来。

    她细想红楼的情节,这秦可卿死的时候,红楼可是开篇不久的。自己真的要顺剧情,熬到结局,看那大厦呼啦啦倒掉,被收监流放?还是要振作起来?按照红楼同人的那些小说,努力挣扎,闯出一条生路呢?按那些同人小说闹分家,也太离谱了一点儿。不说王熙凤是一个孙子媳妇,就是王夫人这辈分的儿媳妇闹分家,在孝字大过天的封建时代,也绝对讨不了好。她左思右想,真想的头疼了,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

    唉,分不成——就学秦可卿上吊吧。

    早死早托生,没准儿就回去了呢。

    她正想着分家不成就上吊,脑子里的疼痛,就如针扎的一样。一个冷漠的机械声音,在脑海里响起。

    “你要是自己寻死,你就死在红楼不得回去了。”

    “谁?”

    “晋江啊。”

    “滚。”林夕暴怒,装什么大神儿啊!什么东西呢!“晋江?那是文学网站,好不好?”

    “是啊,本大神儿就是隶属晋江文学网站的穿越程序。”

    林夕的嘴,张的不能再大了。她一辈子都是坚定的、无产主义的、无神论者,现在告诉她——她被晋江大神给穿越到书里了?!

    昨天那道山楂烧肉又明晃晃摆桌了,平儿担心地看着王熙凤。王熙凤却是摆摆手,“你尽管吃你的,你奶奶我自会挑着吃。那山楂烧肉是我上午说好的,你看着吧,晚上还会炒黑木耳来,说我昨晚点了的,想吃的。” 一顿饭下来,大姐儿是吃的脸上身上炕上都是,也不知道进嘴里的有多少,反正王熙凤招呼奶妈子过来收拾,小丫头是握着羹匙不撒手,妈妈妈妈地叫着不肯离开饭桌子。

    丰儿伺候王熙凤漱口,平儿帮着奶妈子给大姐儿换衣服,又招呼小丫头们撤了饭桌,换了炕被垫褥,忙乎了好一阵子,才叫奶妈子把睁不开眼的大姐儿抱回去睡了。

    吃了饭,王熙凤又回里间歪着,平儿就给王熙凤盖了夹被,道:“奶奶,身上感觉可好点了?”

    “还行。你说你二爷现在会干啥?”

    “还能干啥,不过是带林姑娘去姑苏安葬林姑父,然后就带林姑娘回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