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8章 死不出农夫献道

    孙坚看着黄祖坚守不出,很是头疼。虽然邓县城池矮小,但是城内四五万兵,强攻只有徒增伤亡。邓县不是自己的属地,孙坚不愿意伤亡太大。

    黄祖似乎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连续两天闭城谢战之后,第三天依旧如此!

    孙坚看到黄祖依旧如此,可就有些恼怒了!老匹夫,你是看到我不想强攻,你就当缩头乌龟,真是气煞我也!孙坚暗暗的想着,一个冲动就想大军压上,强行攻城。

    但是转念又想,现在自己就这些部曲了,死了一个就少一个,在属地拿下之前,是不可能有补充的。到时候攻占豫州还是要他们用命的时候,如果现在死伤太大的话如何对付更加强大的曹操?

    于是压下心中的怒火,继续派遣士兵讨敌骂阵。

    有了主帅的授意,这些士兵更加肆无忌惮,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恶心人骂什么。还把黄祖的祖宗十八代挨个问候了一遍,又把荆州黄氏逐个说道一通。

    这下可把黄祖气坏了,沙场征战,祸不及家人,这是潜规则。就算是两军对垒,讨敌骂阵,一般也都是说说敌将自身如何如何,很少会有像他们这样,满嘴污言秽语的!

    气的黄祖在议事厅内,连摔三个杯子,破口大骂孙坚妄为英雄,损人亲族。

    不过即便是这样,黄祖依旧闭门不出。黄祖不是冲动不智之人,孙坚如此行事,就说明他非常着急。你着急我就不着急了,慢慢拖着你,到时候过不了几日,邓县之围自解。

    想到此处,黄祖也不气了,亲自拿起茶壶,倒了一碗茶水,一饮而尽。感受着馨香甘甜顺着喉咙下去,黄祖一阵阵舒爽。

    不论如何,老子就不出去。你孙坚是厉害,那就强攻,我在邓县等着你!黄祖优哉游哉的坐在椅子之上,暗暗想道。

    骂了一上午也没什么结果,孙坚就回转大营了。又到了午时吃饭的时间,该当鸣金收兵,埋锅造饭,填补这五脏之府。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在大营之中,孙坚依旧想着如何能把黄祖诳出邓县的方法,但是即便抓破头皮,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这时候孙坚无比的想念袁术,袁术比他智慧多了。如果能得袁术出个好主意,那该多好啊!

    熟不知,袁术早已经攻破阳城了。在他眼中的坚城,让袁术毫不费力的攻占,这也许就是智慧的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后世之说自古鉴之!

    就在孙坚抓耳挠腮,看着眼前的粟米发呆的时候,有军士进来禀报,有老农两人前来觐见,欲献入城之法。

    当听到有入城之法时,孙坚豁然站起,双眸炯炯有神,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如能能有小道透入城众,破邓县易也!

    想到此处,孙坚赶忙让军士带两人进来。片刻之后,两个唯唯诺诺的农夫打扮之人在军士的带领之下,怯弱的走进军帐。

    看着军帐之中,众多将军都看向他们,两人差点没吓得瘫倒在地上。长这么大,他们还从来没进过军营,更不用说被这么多将军关注了。

    豆大的汗珠挂满了纵横交错满是皱纹的额头,两人手脚无措,狠狠的抓着衣角。手臂之上青筋暴露,无不说明着两人用力之猛。颤颤巍巍的走了两步,两人就再也走不动了。站在那里,两股战战,身体几乎抖成了筛子。

    看到两人如此不堪,孙坚也没有嘲笑他们。一看就是世代务农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看到他们两个走不动了,孙坚面露微笑走向他们。

    但是孙坚刚走出两步,就见两人不知为何突然双膝跪倒,身体抖的更厉害了,低声的不断说着“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这下满帐的武将全都笑出声来,这什么跟什么啊。你来献道,本是好事,让这两人给弄,跟他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似的。

    不过听到满帐的笑声,两人反而不那么害怕了。颤抖的身躯也稍微好了些,看来两人是太过紧张了。

    孙坚赶忙紧走两步,伸出双臂,抓住两人的臂膀,一用力就把他们扶了起来。看着两人身材高大,居然如此轻盈。想来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想到此处,孙坚心中没来由的一颤,鼻子一酸,竟然有了落泪的冲动。

    孙坚仔细端详着两人,两人年纪应该没那么大,应当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不过可能是长期的劳累,再加上营养跟不上,所以猛一看像两个老头一样。

    古铜色的皮肤之上皱纹层层叠叠,宛如沟壑。眼中尽是惶恐之情,似乎是在面对什么恐怖的事情或者严厉之人。在亚麻布缝制成的衣衫之上,补丁叠着补丁。衣襟下摆,还有裤腿之上沾着些许泥土。破烂不堪的草鞋被一根麻绳胡乱的捆在脚上,似乎不如此就会掉下来似的。乌漆嘛黑的双脚似乎是从泥里拔出来的,根本看不到本来的颜色。

    打量着两人之时,似乎两人是饿极了,就听他们腹部如打鼓一样,“咕噜噜……咕噜噜……”这是肠胃在抗议,是对食物的渴望。

    看着两人如此的凄苦,孙坚不禁有些呜咽,道“汝等来的正好,正是饭食之时。来呀,加两副碗筷,虽不丰盛,但粟米管饱。吃饱饭,再说入城之事!”

    早在进帐之前两人就闻到了许久未吃过的粟米的清香,进入大帐之后,此味更浓。如此才有五脏庙造反的情景。听到孙坚说粟米管饱,两人激动的无可无不可,再次跪倒在地,语无伦次的说着感谢的话语。

    两人的朴实一览无余,像他们这样的人,大汉国内何其多也。唯有剿灭不臣,安定周边,百姓才可有活命之希望。孙坚暗暗想着,我一定要把不臣都剿灭干净,外夷都征讨的不再敢犯边,如此才能让百姓吃上饱饭,安居乐业!

    心里想着军国大事,手上也没闲着,亲自引二人入席。下人摆上碗筷,粟米,孙坚示意他们可以吃了。

    两人看着面前的饭吃,贪婪的吞咽了两口吐沫。盯着粟米,又看看孙坚,指点着饭吃,又指点着自己,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给他们的,不敢就食。眼中的期待以及焦急之情显露无疑,屁股底下似乎长出了钉子,让两人坐卧不安!

    看到他们如此,孙坚只好一再示意,这是给他们的,可以吃,随便吃,吃好,吃饱!

    看到孙坚眼中的善意以及多次确认之后,两人再也忍不住了,端起饭碗,也不夹菜,狼吞虎咽的就往嘴里扒。脸上更是一脸的满足之情,似乎吃饭是他们最享受的事情。

    此情此景如何不叫孙坚悲哀,生活不易也,生存何其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今皆是如此,后世有诗曰:

    面朝黄土背朝天,祈求风调雨顺念。

    不问国家天下事,只喜丰收有余盼。

    不求今夕是何年,只愿君王仁义善。

    兴亡百姓皆凄苦,做官岂能视无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