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3章访河内颍川收贤

    袁术看似失言的这一句说完,便带领大军回转大营了,留下曹((操cāo)cāo)兀自在城墙上凌乱。

    会盟也结束了,袁术也前来助阵了,事(情qing)弄完,袁术也没义务替吕布等人攻伐曹((操cāo)cāo),第二天袁术便带着大军离开了甄城,回转了梁国。

    吕布、张邈不放心,便后撤了十里,扎下营盘,跟曹((操cāo)cāo)对峙。他们粮多,不怕跟曹((操cāo)cāo)消耗,只要让曹((操cāo)cāo)没有精力他顾,兖州他就别想再占下

    八月初回到梁国,交代魏延守好要冲,袁术带着郭嘉便一路向东南过陈国,进入颍川郡。

    八月份正是麦子抽穗、包浆的时候,一片片的绿被饱满的果实压弯了腰,迎着太阳的照(射shè),却依旧(挺ting)立在地上,笑容满面。

    田野中的百姓也都露出了将要丰收的喜悦,看着抽穗、包浆的(情qing)况,今年怕是又是个丰收年。就祈祷这段时间不要下雨,不然麦子从新生长,便会减产了。

    既然是如此,百姓也都非常满意,自从袁术入主以来,土地分配了,官家还借粮借具借耕牛,这样的好主公上哪去找去众人都希望袁术能在颍川长长久久。更有甚者开始为袁术修建生词,(日ri)(日ri)供奉,乞求上天的保佑。

    郭嘉看着乡间百姓洋溢的幸福,也很是欣慰,这更加确定了袁术田土之策的正确,民意可用,军心便固,长治而久安也

    袁术跟郭嘉四处拜访颍川名士,像陈家、庚家、荀家、钟家等等,凡是有名望的儒士大族皆在其列。

    这一下又有收获,庚乘看到袁术如此兴旺便起了投效的念头,再也不以祖训说事。袁术收了庚乘更是喜出望外,庚乘名满天下,“征君”之名不是白来的。吏治谋略皆是上上之选,他的投效也揭开了颍川氏族上一代的认可。

    其后拜访颍(阴yin)的荀氏,更是见到了回到家乡的荀氏一族族长荀绲,他更是荀彧的父亲。一番交谈之后,荀绲叫来族子荀衍、荀悦,让他们出仕袁术,听候调遣。荀衍、荀悦虽然较荀彧稍有不足,但也都是几郡的大才,内政说的头头是道,谋划也有些见解。

    一趟颍川行又收了三个大才,袁术怎能不高兴,荀衍、荀彧为后将军府左右中郎,并写了封书信给在汝阳行事豫州别驾权限的韩方,可以安排一郡太守给两人。

    两人拿着袁术的书信高高兴兴的去汝阳上任去了。到了汝阳之后一个任了沛国太守,一个任了梁国太守。

    对于庚乘袁术便谨慎很多了,他的才能任一郡是屈才了,在询问了庚乘的意思之后,袁术任命庚乘为骠骑将军府长史,成为他的幕僚,随军参赞。

    然后带着庚乘、郭嘉继续向西北走,过颍川郡进入前荥阳郡。

    现在的荥阳也有了复兴了味道,兖州大战刘辟颇多,尽皆充斥在荥阳郡内,在官吏的带领之下丈量分配土地,挖沟渠,修缮城墙道路等等,虽然错过了农耕但也忙的也是(热rè)火朝天。

    过行荥阳便来到了洛阳城下。

    现在的洛阳也不是此前那么破败了,在钟演、荀彧不断的修缮之下,恢复了雄城的原貌,不过他们两人都见过宛城的雄伟,相对比之下,洛阳城就不够看了。

    在太守府袁术见到了忙碌的钟演跟荀彧,现在司隶占据几个月了,四处还算安定,不过却忙坏了两人,三个大郡皆缺少官吏,这几个月他们抽出半个月就巡查了下三郡,剩下的时间全在选拔官吏。

    但是即便是如此,还是捉襟见肘,没办法只得向南阳抽调。现在南阳出的官吏高层虽少,但是底层的从吏,县令却颇多,充斥在司隶豫州境内,按照南阳这边的政令行事。

    安抚了荀彧几句之后,袁术便把郭嘉、庚乘先交给荀彧,让他们两个帮荀彧处理下政务。现在荀彧、钟演就差连轴转了,忙的是脚不沾地。

    有两个大才帮忙,荀彧喜出望外,他最头疼的就是弘农郡跟河东郡上部的平阳。

    他们在洛阳处理司隶的政务,袁术也没闲着,带着侍卫在洛阳周边走访,现在是九月中旬,各地的粮食都成熟了,收割的,晾晒的,忙碌而又有条不紊。各地的驻军严防肖小的同时也都帮忙收割,更有军屯无数,也是紧紧张张,忙忙碌碌。

    在河南郡半个月,收割完毕之后,袁术才再次启程奔河内郡去了。

    弘农郡、河东郡因为西凉军的肆虐士族死的死逃的逃,而逃跑的都进入了河内,在前太守王匡的安置下,安定下来。虽然袁术任命河内人韩浩为新太守,方悦为校尉,更有文聘驻扎在野王,但袁术还不放心。

    经历了这么多,那次叛乱、动((荡dàng)dàng)不是士族挑起的袁术对士族是又(爱ài)又恨。

    (爱ài)是因为他麾下大才皆是出(身shēn)士族,这是他不得不依靠士族的地方,好的士族是他的最佳臂助。恨的是,豫州大乱他差点(身shēn)死就是因为士族的叛乱,这些肖小,不除不足以平四边,不除不足以平愤恨。

    袁术渡过小平津,进入河内郡。果然河内跟他治下其他地方感觉都不一样。河内依旧延续着王匡时期的治理方法,对士族施行仁政,对百姓多有苛责。百姓生活困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看着一条黄河两派景象,袁术心(情qing)低落,有些不高兴了。

    河内因为司隶的大量士族涌入,土地兼并的(情qing)况更甚,据荀彧汇报河内九成以上的土地都是在士族手中,下面的百姓不是佃户就是他们的家奴。卖儿卖女的比比皆是。

    到处都是阻碍,到处都要提防,荀彧更是说“河内(情qing)况复杂,不可轻动。司隶其他安平之后才可动河内,不然必生动乱”

    袁术到了河内一是了解具体的(情qing)况,二就是为了打破河内的这种垄断(情qing)况。到了他的治下,袁术不能容忍有国中之国的存在,这种(情qing)况必须打破,不然谁还服他

    怀着这么一种心(情qing),袁术带着百十护卫走访了河内十八县,更跟在田间忙碌的佃户了解(情qing)况。

    果然如荀彧所说,(情qing)况非常复杂,一块块整齐的土地却掺杂着几家的田产,犬牙交错,层层叠叠。这也透露着土地混乱的现状。

    走完十八县,袁术便进入了野王,见到了府衙中的韩浩、文聘、方悦等人。

    分宾主落座之后,袁术直入主题,询问韩浩道“元嗣,怎得河内粮食丰收,百姓却几无粮可吃”

    “这”韩浩被问住了,想了又想才道“唉,河内因王太守仁义,土地皆由士族把持,百姓无土,如何吃粮”

    “汝为太守,眼见此景却无作为,我要你何用”袁术豁然站起,一甩衣袖喝道。

    “主公,不是某不作为,实在是,士族势力太过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shēn)也,若是要动,河内必乱”韩浩无奈的说道。

    “些许肖小,有何惧河内有大军五万,还怕这些士族明(日ri),便行收拢土地之策,若敢反抗就地格杀,抄家灭族。真以为在河内,某就奈何不了尔等了”袁术眼中狠戾一闪,怒喝道。

    “既然如此,某从命便是”韩浩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