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6章 三鼎甲

    又十分钟,秦戚击鼓,示意第一轮结束。

    内监将收上来的二十张试卷交给‘沈钱徐’三人,江淮在对面瞧着,不舒服的揉了揉后颈,这一来二去不知道又要多久。

    旁边的宁容左斜眼过来,淡淡道:“不舒服?”

    江淮转头,道了一声无妨。

    宁容左眼珠上下轻动,稍微斜了下身子,轻声问道:“那日慕容清去你的上御司做什么?”

    江淮一怔,旋即微蹙眉道:“你怎么知道?”

    宁容左没说话,笑的狡猾。

    江淮被他看的有些不舒服,难不成这人一直派人在监视自己?

    宁容左看出她所想,解释道:“那日我正好碰到他,他自己说的。”

    江淮听完他的解释,仍是有些不安,只道:“没什么,就是过来看看而已。”

    宁容左眼睛微眯,就想听听她怎么往下编,遂继续问道:“来看看你?可我瞧着他回去的时候……一脸怒意,像是来找你算账的。”

    江淮有些纳闷,但根据那人的情形来看,慕容清是该生气。

    正在她想着如何回答的时候,徐丹青淡淡道:“皇上,请您过目。”

    所有人把目光拽了过去,江淮也松了口气。

    皇帝接过秦戚递来的所有文章,认真的阅过一遍,提笔在上面开始标注,然后又交还给他,那人对着上面所记,打开名册,念道:“此一轮,留下的有”

    “蓟州黄梅县,韩渊。”

    “中书侍郎范仇之子,范良生。”

    “兰州金城县,黄一川。”

    “卫尉寺少卿祖杉长子,祖逸安。”

    “扬州江都县,付清柏。”

    然后,秦戚翻开名册的下一页,念道:“留候的有”

    “通州通川县,谢云霄。”

    “新州永寿县,于麓。”

    说着,再一合名册,扬声道:“请未被点名的考生,随各自的令官离殿”

    说完,一大群人呼啦而起,各自嗟叹着出去了。

    听着那细密的脚步声,江淮有些稀奇的抬头,皇上今年点的倒是少,不光是入选的,留候的也少,加在一起才七个。

    秦戚这边一挥拂尘,对谢云霄和于麓说道:“请二位公子随各自的令官去浅秋亭歇息,皇上自有安排。”

    那两人行礼之后,便退出殿中。

    秦戚再挥手,有内监上来撤下其余空出的桌子蒲团,再上新的纸墨给余下的五位考生,并且旁边跪着的令官也换成了号官。

    第二轮的试题也是十道,因着难度加大,时间延长至四刻钟。

    秦戚还是那段话:“各位考生,这第二轮的答题时间为四刻钟,香燃尽,则笔停,二敲鼓声响起,若还有动笔的,逐出殿外。”

    说完,轻击锣鼓。

    这回,殿中就只剩下五个人,而第二轮就要选出直接入仕的三鼎甲,所以竞争异常激烈,人人以笔为刀剑,在空气中无声的厮杀着。

    那庄肃的气氛蔓延至江淮桌前,她瞧着那根无风自动的兼毫,唏嘘不止。

    忽然,韩渊身边的那名令官扬声道:“第一题第一个,蓟州韩渊!”

    好快!

    殿中人纷纷惊愕!

    江淮也霎时间变得警惕起来,韩渊明显是那种慢热型的选手,加之今日自己在场,上一轮可能还在紧张,眼下彻底放开了,没想到居然这么厉害!

    当然,同样警惕起来的还有诸位考生,尤其是第一轮被艳压一头的范良生,他自诩与那些成日痴混的世家子弟不同,读书极其用功,今年于状元之位甚有把握,只是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韩渊,把他的节奏全给打乱了。

    “第一题第二个,兰州黄一川!”

    又是一个!

    范良生在听到令官的声音的时候,手不由自主的抖了抖,抬头瞥了一眼那个方向,深呼一口气,稳下心绪。

    “第一题第三个,长安范良生!”

    见他调整好了,江淮也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世家垂惜世家,她可不希望在这殿上,叫那些寒门学子把风头都抢尽了。

    倒是皇帝瞧了瞧韩渊,瞧了瞧黄一川,都是越瞧越喜欢。

    没想到不光是韩渊,这个黄一川也不错,寒门有望,甚好。

    “第二题第一个,蓟州韩渊!”

    好家伙!

    江淮从坐上微微起身,瞧了一眼对面的沙漏,这世间还没过五分钟,便已经答到了第二题,而且看那个号官的脸色,韩渊的答案是正确的无疑了。

    “第一题第四个,长安祖逸安!”

    “第一题第五个,扬州付清柏!”

    宁容左摸着下巴,淡淡道:“看样子这两人是此轮过后的候选无疑了。”

    江淮颔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主角三人已定。

    号官扬声:“第二题第二个,范良生!”

    这边,范良生紧随其后。

    可就在他的号官话音落下的后一秒,韩渊的号官又喊道:“第三题第一个,蓟州韩渊!”

    范良生咬牙,故作听不见的继续写。

    “第四题第一个,蓟州韩渊!”

    我的天!

    便是素来淡定的徐家父女,也有些不可思议的眨了眨眼。

    如此速度还能保持答案正确,此人才学可见一斑。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满意的颔首,笑意正浓。

    再然后,这两人便开始了急速追逐。

    “第三题第二个,长安范良生!”

    “第四题第一个,蓟州韩渊!”

    “第四题第二个,长安范良生!”

    “第五题第一个,蓟州韩渊!”

    “第五题第二个,长安范良生!”

    而在这一阵你追我赶的声音中,黄一川旁边的号官淡淡开口,打破了这个紧凑的局面:“第二题第三个,兰州黄一川。”

    江淮这才从那扣人心弦的战争中抽出神来,瞟了一眼那个黄一川,他倒是不急,分配着时间,有条不紊的动笔。

    是了,毕竟韩渊凭借自己的才华遥遥领先,速度上是拼不过了,只能用心答卷,像范良生这样自己追着自己的,容易出现纰漏。

    事实证明,黄一川的方法很有效,不被外界影响,心里静下来,思如泉涌,很快答题速度也追了上来,紧随范良生。

    ……

    ……

    “第十题第一名,蓟州韩渊!”

    江淮又看了一眼沙漏,还有一刻钟的时间。

    “第九题第二名,范良生!”

    “第十题第二名,范良生!”

    那人松开毛笔的那一霎那,后背都被汗浸透了。

    随后,黄一川也很快的答完了所有的试题。

    就只剩下了祖逸安和于麓,这两人明显是被前三名给震住了,加上第二轮试题难度翻倍,明显吃不消了。

    直到秦戚敲响锣鼓,也没能答完所有。

    皇帝淡淡道:“看来,今年三鼎甲的人选已经定了。”说着,唤道,“秦戚。”

    那人道了一声是,对祖逸安和于麓说道:“请二位公子随各自的令官去浅秋亭歇息,皇上自有安排。”

    “是。”那两人依言退殿。

    秦戚再一挥拂尘,内监再次撤下这两人的位置,只余剩下三人。

    “第三轮,圣上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