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又是三日后,百名学子齐聚金銮殿。

    君莫邪端然而坐,满朝文武高呼万岁,学子们也是跪地叩拜。

    “都平身。”

    有多少人对这个地方既畏惧,又向往。如今真实的站在金銮殿上,与东启最高领导人共处,是多少人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众人各怀心思,堂下站立。

    “第七十一名到一百名上前见驾。”小公公喊道。

    “见过皇上。”三十人跪在金銮殿上。

    “尔等寒窗苦读,今日一朝得中,即是人才,那定要重用,尔等三十人稍后会安排你们官职,任职之地,及日后俸禄待遇问题。”君莫邪早就想好,安排一些自己人到西丰去。

    “谢主隆恩。”三人退下。

    “第三十一名到七十名见驾。”小公公喊道。

    “见过圣上。”堂下四十人跪地。

    “东启各地所缺官吏,都会从尔等中选出,无论安排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希望你们能够虚心学习,戒骄戒躁,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君莫邪道。

    “多谢皇上教诲。”众人扣头。

    “稍后,吏部会把你们的官职,职责一应的事情形成书面文书,发到你们手里,望尔等把握住机会,早日站到这里。”君莫邪道。

    “谨遵皇上教诲。”众人退下。

    “第六名到三十名举子见驾。”小公公又喊道。

    “见过圣上。”

    “尔等在这次秋试中成绩斐然,本王会对根据你们的成绩安排你们的官职,也会根据你们的才华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所以美好的人生已经开始了,希望尔等能够珍惜。”君莫邪短短的几句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谨记皇上教诲。”众人退下。

    “下面有请本次秋试的状元郎,榜眼,探花面见圣上。

    小公公说完,便有三人走到金銮殿堂下。

    三人齐刷刷跪地扣头“学生王恭谨,学生曲敬安,学生秦泰,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秦泰?”君莫邪不禁的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对了,翩翩救过的那个男孩。

    君莫邪不禁又打量秦泰一番,此人正是秦泰。

    经过在书院一年的学习,秦泰的知识才学突飞猛进,所以院长才给秦泰报了名。一年时间,秦泰已经由一个落魄的小男孩变成一个稳重的翩翩少年郎了,更没想到真就金榜题名了,还是个探花。

    小秦泰跪在堂下,挺直的腰板,不慌乱的神情,让君莫邪满意的点点头。

    “平身。”君莫邪道。

    “谢皇上。”三人规矩的站好。

    “用一句话,或一首诗形容你自己此刻的心情。”君莫邪高高在上,说道。

    王恭谨忙上前,深施一礼道:“祥云齐聚家门绕,金榜题名全家笑。他日一展凌云志,建设东启显功劳!”

    语毕,金銮殿内一片掌声,君莫邪也翘起嘴角,很满意王恭谨的诗。

    这时曲敬安也对君莫邪深施一礼。道:“骄阳拂照百花香,捷报似花绽芬芳。不畏艰辛永攀登,十年付出梦想成。”

    “好。”众大臣再次响起掌声。

    君莫邪也点点头,虽然曲敬安的诗没有王恭谨的大气,但也都是心里话,很实在。

    王恭谨和曲敬安做好了诗,便退在一旁,仔细听秦泰作诗。

    “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京城花。”

    “好,好啊。”有的大臣高声说道。

    “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不错不错。”君莫邪也不禁称赞起来。

    “谢皇上赞赏。”三人扣头。

    “王恭谨,你在哪方面有特长?”君莫邪问道。

    “回皇上,学生自幼喜爱文学。”王恭谨说道。

    “好,现在封王恭谨为翰林院学士。官封三品,赐府,裳白银八百两,锦帛六匹。”君莫邪道。

    “臣,谢主隆恩。”王恭谨忙叩头谢恩。

    “曲敬安,你又有什么特长或喜好?”君莫邪问道。

    “回皇上,学生自幼就喜欢凡事问个为什么,小时候村里谁家鸡跑了,狗丢了学生都会帮着找,长大后,特别喜欢破案,总能根据作案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找到线索。”曲敬安道。

    “哦,能破案,看来你是和心思缜密之人喽。”君莫邪说道。

    “皇上过奖了。”曲敬安忙道。

    “好,既然如此,现封曲敬安为刑部郎中,官居四品,赐府,赐白银五百两,锦帛四匹。”君莫邪道。

    “臣,谢主隆恩。”曲敬安跪地叩头。

    “秦泰,不知你喜好什么?”君莫邪笑着问道。

    “回皇上,学生喜欢和张守臣大哥学习。”秦泰回道。

    堂上众大臣顿时有点懵,这张守臣是谁?

    “哦。那好,现在就封秦泰为工部制造,官居三品,赐府,白银四百两,锦帛三匹。希望你能做出让本王满意的东西。”君莫邪微笑的说道。

    “臣谢主隆恩。”秦泰叩头谢恩。

    今天的殿试圆满结束。

    早朝散去,君莫邪回到御书房。

    同行的还有归心,君傲天。

    “没想到这个小秦泰居然得了探花。”君莫邪高兴的说道。

    “多亏嫂子当初救了他,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归心道。

    “对,归心,你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君莫邪点点头。

    “今天南诏的密报说了什么?”君莫邪一进御书房,忙说道。

    “从西丰覆灭后,南诏朝中就一直蠢蠢欲动,有不少大臣主张主动出击,索朗皇帝一直都是主张先安内,后对外。

    自从卞浩臣兵败后,南诏的狂躁份子又开始上本了,要对东启用兵,尤其是皇后卞睿芝,自从生下太子后,索朗皇帝对她更是宠爱有加,他的亲哥哥如今被我们软禁,卞睿芝更是大吹枕边风,让索朗皇帝出兵解救她的哥哥和母妃,如今索朗皇帝已经下令集合二十万大军,要对东启用兵。”归心说道。

    “哦,终于坐不住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主动出击。明日早朝,就下令出兵二十万,与南诏决一死战。”君莫邪说道。

    “爷,这次你就在朝中坐镇,我领兵出征。”归心说道。

    “还是老规矩,你留在东启,南诏善于用蛊,万一出了事,碧落怎么办?”君莫邪说道。

    “爷,你也说了,南诏善用蛊,你若出事,嫂子怎办,东启怎办?”归心说道。

    “你就安心在东启,这次出征我带鬼老一起出征,加上翩翩的先进武器,一定会收了南诏。”君莫邪信心满满的说道。

    “爷……”归心还要说什么。

    “别说了,归心,我懂你的心思,你就安心给本王看好家,让本王无后顾之忧就行了。”君莫邪道。

    “莫邪,还是爹去。”一直没说话的君傲天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