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 红花绿叶(二十一)

    梁浩轩侧脸向右看时,只见班主任正站在两行桌子的通道里,微笑着看着自己;同桌呢,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用手轻轻捂了一下嘴唇);自然,望向自己的,还有几十双眼睛。

    大概是看到梁浩轩已经从眼睛与书本之间的那一片天地里走出来了,班主任微笑着问道:“浩轩啊,看点什么书呢?这么入迷的——”说着,目光还在梁浩轩同桌身上停了片刻。

    梁浩轩倒是放了心,合上书本之后轻声回答道:“一本,一本成语词典——”

    “哦,是词典,”班主任点了点头,“刚才,在讲台上见到你——”这样说着,她向西侧讲台方向走去了。

    望着班主任走向讲台的背影,梁浩轩眨了眨眼后,一时思如泉涌了:哦,大概以为我是在看故事书,于是,班主任就过来看看了!是啊,在小考复习的紧要关头,怎么能够让学生看课外书呢?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班主任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是啊,和其他同学一样,我并没有大声喧哗啊!嗯,大概是这样,我看的太入迷了,会心一笑、眉头时锁时舒、嘴角时动时静、嘴巴一张一翕......这一切,同桌自然全看在眼里了,于是,她向班主任递了个眼神;碰巧的是,讲台上的班主任也觉得有点纳闷。于是,这师徒俩心领神会之余,班主任就过来看看了......“休息一下,十分钟之后回教室——”讲台上班主任的声音,中断了梁浩轩的思绪。

    第二节课上课之时,班主任满脸春风,环顾起教室来。

    自然,人数跟上一节课一样,一个都不会少。

    看看全体同学都已是凝神待听了,班主任开口了:“同学们,占用大家的一点时间,我说几句。现在,复习已经是很紧张了,不过,也还有一些同学,有点无所事事的样子。确实,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有时候,除了做试卷,我们还真有点无从着手的感觉。怎么办呢?带着一个或几个问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嗯,上节课快下课的时候,我遇见了这么一件事情,想跟大家说一说,交流一下——”

    梁浩轩心头一怔:说到正题了,说到我了......

    “那位同学,”只听班主任缓缓说道,“在翻看着一本成语词典。当时的情形,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这一类词语来形容,丝毫不夸张!说真的,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在看故事书呢!这位同学,别的且不说,写起作文来,词汇还是蛮丰富的!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射了过来:惊讶、钦佩、疑惑、赞许......梁浩轩不敢跟他们对视,低下头去了......“答案就在他平时的积累。说句实在话,教了这么多年的书,这样的学生,看字典看词典就像看小说看故事书一样,那样的津津有味,那样的爱不释手,还真不多见啊!当然,跟在座的各位同学说起这件事情,也不是说就要大家像他一样,从现在开始一味地翻字典查词典;而是说,希望大家从中受到某种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至少,也不要一副闲着没事做的样子......”班主任的话语,浪涛一般,拍击着梁浩轩的心田:哦,老师啊,你这可是在夸我了!不知不觉之中,就得到如此隆重的一次表扬,简直难以想象。

    其实,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表扬。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情,是你无法预知的,事先想不到的,在你意料之外的。或许,这就是生活本身的一大魅力了。这一次,不经意间的一种举动,赢得了班级上大张旗鼓的表扬!只是,上一次,好些天之前的上一次呢?那是那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了。嗯,和几小时之前的今天下午一样,也是一节班会课。

    那节班会课,最主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确定几位三好生的人选!到了这一环节之后,我觉得跟自己扯不上什么了:班上品学兼优的同学,数完十个手指头也轮不到我!是啊,如果选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生,我倒还是有点指望的。

    既然跟自己无关,我也就懒得劳神,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翻看起一本书来。

    候选人的名单,渐渐在黑板上出现了好几个;当然,没有我。

    几个同学陆续来到讲台旁边,向班主任递交自己所列出的名单。

    在我觉得没什么故事的时候,故事偏偏就出现了。

    一位同学,在向班主任递交名单之际,凝望了好一阵子黑板。

    “哦,怎么没有某某同学呢?”这位同学说着,望了一下自己所列的人选,既像是在问自己,也像是在问老师,当然也有可能是在问黑板,“这,是不是——”

    我听到了,那位同学在说我的名字!“哦,还是有人想起我的!”这样想着,我心头掠过一阵暖流,“看来,正直,敢于抱不平的人,还是有的!什么叫三好生呢?和那些榜上有名的同学相比,我未必就差到哪儿去啊!学习方面容易衡量,至于那另外两个方面......”正这样想着,只见原本是坐在椅子上的班主任,站起身来了。

    由坐着转为站着,环视一下整个教室,就意味着她要说上几句;这一点,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哦,刚才你提到的那位同学,”班主任说着,先看了那位还来不及走回座位的同学一眼,接着又打量起座位上的那些同学来(那一瞬间我掠过这样的念头:看来,接下来的话,不仅是在回答这位同学,更是说给全班同学听的!)“那位同学也想评选得上?!哼,他,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