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八 桥边(二十六)

    哦,人们时常说,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而我呢,却时常这样想,过了这个村,不看这个店。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呢?我总觉得,前面的村子里,自然会有新的店。这,这就是我这个人了。

    于是,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时常把自己看作一个过客。与此同时,对于周围的一切,我时常抱着某种看客的心态。从表面上看,梅玲玲与何淑颖相继走出我的情感世界,使我心灰意冷。然而,那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因为,这两位女生,从来不反对我结交女生,甚至,还鼓励我这样做。哦,还是那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当那“相濡以沫”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她们并不希望我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我,我是在自己为难自己......

    “啪——”的一声巨响,将沉思之中的梁浩轩吓了一大跳。当他下意识的向窗外看去之时,只见外面闪过一阵强光,将暴雨之中的沉沉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当然,这只是一个瞬间。也就在这时候,他的怀里,多了一个人。原来,苗娟惊恐之下,钻了过来。也就在梁浩轩想宽慰她几句之时,随着那一道电光的消逝,整个屋子里也漆黑一片了。

    哦,停电了。

    过了好一会儿,梁浩轩才这样问道:“哦,有蜡烛吗?”

    苗娟轻轻一笑:“前几天,本来还剩一小节的,放在哪儿,现在,我想不起来了——”

    “我,我装有火柴,我以为能够找到蜡烛。”

    “你,你是想看书吗?”苗娟这样问道。

    “不,都毕业了,一时也不想看书了——”

    “那,那还点蜡烛做什么呢?”

    “这?这——”梁浩轩一时说不下去了。

    半个多小时之后,雨小了些,梁浩轩离开了。

    第二天下午,梁浩轩走在了前往火车站的路上。从学校到火车站,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于是,这一路上,他的思绪,柳絮般飘飞着:哦,这是下半年的第一天,我毕业了。如果从小学一年级算起,长达十五年的学生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作为一个学生,有时候,总想着毕业,因为总想着毕业之后的世界更大、更精彩、更有意思: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这一曲《童年》,也是足够生动传神的了。虽说歌里唱的是童年,然而,我总觉得,这是我整个学生时代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学生,小学六年,还是比较闪亮的。而中学的六年,由于走了不少弯路,就有点不堪回首了。当然,只得暗自庆幸的是,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我总算能够醒悟过来,奋起直追。这样一来,总算没有掉队。而最近这三年,由于不用学数学了,我又成了班上屈指可数的尖子生。然而,到了这种时候,学得再好,也没有多大意思了。唉,最近这三年,我倒有点像金庸小说里的独孤求败,只想着要埋剑穷谷了。当然,多读点书也是好的,至少它可以充实自己。

    两头好中间平平过,这就是我的学生时代了。

    哦,不知不觉之中,昨晚上吃米粉的地方,就在以西数米处了。

    我,我要不要穿进那小巷里,跟苗娟说一声再见呢?哦,算了,还是不要去打扰她了。昨天夜里,对于我的表现,在心里,她是颇有微词的。甚至,在我要离开的时候,她这样说道:“你,你是不是有病?”当时,我无言以对。其实,我很健康,我没有病,我只是觉得,在情感上,最好还是要慎重一点,不要拔苗助长。

    那么,什么时候,我才会故地重游呢?

    这,目前,一时也说不准。

    如果从吃完早餐那时候算起,这个白天,我留在校园里的时间,月有好几个小时,然而,对于该不该去跟庞美露说一声再见,我却迟迟拿不定主意。她的家乡,远在桂林,以后的日子里,我有多少心思去跑这样的长途呢?或许,路途遥远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和她相处时,我找不到恋爱的感觉。说鸡肋,或许显得不敬,不过,不对劲的事情,能免还是就免了。当然,由于昨晚上学校没有舞会,我和她谈心的机会,也就随风而去了。

    庞美露,多半只能是萍水相逢了。

    首次主动邀请跳舞的那位女生,如今在哪儿呢?相比于庞美露,其实我倒是更在意她。唉,阴差阳错,造化弄人,当我有意要在学校里找女朋友的时候,所遇见的,却是不甚满意的庞美露。那位女生,就此成了一个谜。当然,在内心深处,我还是会不时想起她的。学生时代的恋情,就是这样青涩。哦,现在我是走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

    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

    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

    这样飘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

    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

    哦,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

    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

    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

    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

    这一曲《驿动的心》,唱的其实是情感的归宿。别人心里怎样想,我不敢说很清楚,不过,就我个人而言,那情感上的归宿感,依然是很重要的。也不妨这样说,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寻寻觅觅着。然而,诡谲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依然有一种漂泊的感觉。不错,我是在漂泊:如今,我一个人,就这样形单影只的走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就是明证。

    那么,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呢?

    当然,我可以这样宽慰自己:现在,我还很年轻,情感上的事情,也不急在一时。

    是啊,时间一大把一大把的,有的是。

    人们常说,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对于这样的一句话,我实在不好多说什么。

    毕业,自然意味着学业的结束;不过,对我来说,也往往意味着某一段情感的终结。如今走在路上,闲着无事,也不妨来盘点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哦,还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看。

    最初那青梅竹马的邻家小女孩明晓玉,由于父母工作的调动,离开了小街。对于这样的事情,我确实是无能为力。平心而论,这一段故事,还是颇为浪漫温馨的。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她又在哪儿呢?

    小学六年级时候的美女同桌,我对她,其实是颇为心仪的,只是,由于她没能到拉保读书,那情感上的萌芽,也就消于无形了。当然,那时候,我还是有着比较懵懂的一面。对女生的心思,一时看不出。

    哦,初中阶段,倒是乏善可陈的了。当然,如果要说什么罗曼蒂克,在书店里邂逅梅玲玲,倒是可以充一下数的。

    高中的前两年,淡的像白开水一样。然而,高三的最后几个月,随着梅玲玲与何淑颖的先后出现,一时异彩纷呈起来,甚至有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感觉。这一切,我可是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两位女生对我的影响之大,持续至今。如果撇开最后的结局,其中的故事,倒像玫瑰花一样浪漫唯美。

    然而,这一切,如今已成了过去式。打个比方说,尽管一路上繁花似锦,我却只是在匆匆赶路。

    或者,换一个词来说,就是:萍水相逢。

    至于这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那情形,和高三时候,倒有几分相似。

    学生时代的情感故事,结束了吗?

    或许,从形式上说,也还不算结束,毕竟,那种分道扬镳的话语,还不曾说出口。只是,在内心深处,我倒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或许,是我,是我有点厌倦了。无论是庞美露还是苗娟,给我的感觉,总是不及高三时候的梅玲玲或何淑颖。或许,尚不至于是味同嚼蜡,然而,鸡肋般的苦涩,还是能够体会得到的。不过呢,话也要说回来,如今,独自走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对于她们,我依然是依依不舍的。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跟她们交往的时候,我也曾动过真感情:

    细数窗前的雨滴,细数门前的落叶。

    细数窗前的雨滴,细数门前的落叶。

    晚风啊,晚风啊,化作一句句的低语: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倾听海浪的呼吸,倾听杜鹃的轻啼。

    倾听海浪的呼吸,倾听杜鹃的轻啼。

    晨风啊,晨风啊,化作一句句的低语:

    魂也依依,梦也依依。

    琼瑶影片中的这首歌,倒是唱出了我心中的几许感慨。或许,有情与无情,其实都是很难说清楚的。在现实面前,光有感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童话或神话的世界里,有一些因素,比如说地域、家境、工作、理想,都会制约着感情的走势与发展。哦,这情感,未必就是人生唯一的砝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