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十四 聚散(四十一)

    三天后的正午时分,梁浩轩来到了成衣行东北一侧的一根柱子下。

    几分钟之后,身着粉红连衣裙的徐心怡,翩然而至。

    寒暄了几句之后,徐心怡问道:“小梁,到哪儿去呢?”

    指了指北边,梁浩轩回答道:“到,到山脚下去?”

    “山脚下?哦,远吗?”

    “不远,走二三十分钟,就到了。”

    “嗯,那就走;山脚下,清静一点。”徐心怡说着,扫了梁浩轩的鞋面一眼。

    梁浩轩会意,说了声“走”,就像北边移出步子。

    到山脚下叙叙旧,这个主意,梁浩轩是下了一点心思的。这一天适逢圩日,如果离圩场太近,总有一种不太自然不太踏实的感觉。此外,山脚下有一处地方,好几棵大树枝繁叶茂的,也可消暑乘凉,甚是不错。

    于是,在集市北侧买了两根雪糕后,梁浩轩在前面引路,徐心怡跟着,两人向北边的那片群山走去。

    走出几步后,徐心怡边剥包装纸边说道:“雪糕,其实蛮热的,不解渴——”

    梁浩轩心头一怔:确实,这句话说得不错。要想真正解渴,最好是喝微盐的开水或是茶水。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看到雪糕雪条冰水那表面上的冰凉,哪里还顾及得那么多呢?是啊,口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少盐分。如果只顾着表面上的冰凉,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类似的事情,恐怕还不少?

    “那,是不是再去买点别的什么呢?”将雪糕递到嘴边之际,梁浩轩这样说道。

    “算了,有这个心意,就够了——”徐心怡说着,轻轻地咬了那雪糕一口。

    梁浩轩不再多说什么,径直在稍稍偏前处带路。

    沿着西北方向走出近十分钟之后。就来到了老电影场偏西一侧的那条泥路上。

    这时候,已经可以看到群山的轮廓了,不过,徐心怡依然这样问道:“哦,就是那片山吗?”

    梁浩轩点了点头:“嗯,就在那儿。哦,走得动?”

    徐心怡嗔道:“走,我,我就是在山脚下长大的。”

    这时候,偏巧飘过一大片略显灰暗的云层,挡住了阳光。

    一边慢慢地走着,梁浩轩一边暗自思忖道:哦,时间还早着呢!到了山脚下,也就是下午一两点钟左右。看来,完全没必要像赶路那样,一副步履匆匆的样子。哦,徐心怡也不甚健谈。这样,这一路上,如果不是她主动开口,我也就尽量少说几句。反正,到了那山脚下,时间还有的是。

    想到这儿,他下意识的扫了偏左一侧的徐心怡一眼。

    徐心怡微微低着头,嘴唇紧闭着,不像是想开口说话的样子;当然,那脚步,倒是跟得甚紧。

    暗暗地吐出一口长气之后,梁浩轩继续往前走:哦,心怡既然一时还不想入眠不想说话,那也就任由她。哦,她好像是有什么心事的样子。其实,三天前在那片土岭上,就是这样了。好在,到了山脚下之后,她多半会说出来的。现在,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嗯,这一二十分钟的路程,用来想想心事,用来理理思绪,也未尝不可。

    嗯,开始折向北了。从这一刻开始,我和徐心怡,是径直走向那山脚了。

    一条小路,两旁肿着甘蔗。以前,有一首诗,把这些成片的甘蔗,称为“甘蔗林”。嗯,蛮生动形象的。当然,如果是远眺的话,说是“蔗海”,也未尝不可。当然,不管你怎样说,甘蔗也还是甘蔗。这一刻,如果艳阳高照的话,这些甘蔗的高度还不够,其实还是遮挡不了多少阳光的。在北方,此时也算是初秋了?不过,在我们这一带地方,在岭南,白天似乎是更为炎热。哦,为什么呢?因为雨季已接近尾声,大晴天更多了。

    嗯,原先那条公路的南端,就在眼前了。

    哦,前些天,也就是玉姐离开之前的那个夜晚,这一带地方,也曾留下我的脚印。当然,严格的说起来,那地方,是在此去西北百来米处。如今的这个午后,那被废置的公路,依然还在,只是,玉姐却不知到哪儿去了呢。哦,那天夜里,玉姐对我,是不甚满意的,觉得我不够主动、大胆。她那样想,自有其道理。只是,当时我有点心神不定的,觉得既然天长地久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也就不去再想些什么了。我一直有这样的原则,恋爱,是为了结婚。只是,如今这个年代,别人未必就这样想啊!哦,记得有那样几句歌词:“管它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我是真的这么想。”这种看法,确实也是不少人的心声,也不无道理?哼,真正可笑的,或许就是我。

    或许,我离这个时代,已经太远了。

    管它呢,总想着随波逐流,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离别之际,玉姐真心的希望我,以后,胆子要大一点,做事要果断一些。

    从原则上看,这样的话语,确实是颇有见地的。只是,面对着具体的某一个人或是某一件事情,恐怕还是要作一番具体分析的。哦,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轻易回头的。或许,玉姐的真正意思是,如果老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到时恐怕连女朋友都找不到。这,这才是她的良苦用心所在。这一点,我还是隐隐体会出来的了。

    帮我介绍女朋友的事情,玉姐并不热心,或许一直都不曾着手,就像那“风中的承诺”。是啊,当那么一阵风吹过来的时候,那承诺,也就随风而去了。玉姐临别之际,多半会这样想:既不曾帮忙介绍女朋友,自己也做不成女朋友,那就只能叮嘱一番了。其实,玉姐并不欠我什么,我也不会去抱怨她。

    或许,在一些人心里,还真有悲秋情结。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或许,是这样的,随着秋天的到来,那些人很明显的感觉到,白天在慢慢的变短,自己所要面对的,将会是难熬的漫漫长夜。而另一方面,秋天是带着丝丝凉意,甚至是些许寒意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过得不如意,那悲凉、凄楚之情,多半也就油然而生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在这两句词里,那原本美丽的“画扇”,就有点像秋风中飘落的枯叶了。其实,平心而论,那许多的悲欢离合,是不分季节的,只是,由于这两句词写得实在太好,于是,别的季节的离别,有意无意中,倒是被淡忘、漠视了。哦,偏巧的是,如今我和徐心怡走在这通往山脚的路上的时候,从季节上看,已是初秋了。

    哦,那即将到来的一幕幕,又将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