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 说书人

    “但你仍旧可以接下飞羽楼,它将会是你暗的一股强大势力。 ”</p>

    白无常无奈,不再提李青莲之事。</p>

    李长天有些犹豫。飞羽楼看样子有黑白无常管着,自己应该暂时不用担心十二生肖的问题。而且这本是受益于一股强大助力的情况下,应有的报应。或者说历史遗留问题。</p>

    冥王啊,被李青莲这么个资历不高的人抢了,十二生肖能不暗不服?</p>

    “我只是很不安,不知道能否相信你。”</p>

    白无常叹了口气,看来今天的目的是失败了。</p>

    李长天的资质很好,相当好,李青莲还要好。</p>

    李青莲自小在飞羽楼长大,白无常知根知底。而李长天,白无常还有许多的事不知道。算是这样,李长天的表现仍旧李青莲还要耀眼。</p>

    原本以为李青莲的死,会令李长天咬牙赌一把,接受飞羽楼,这样才有报仇的机会。可是难以想象的事,从小失去父亲的李长天,居然报仇的心思并不浓烈。</p>

    这不是感情的淡薄,反倒是看开了什么。</p>

    想到这里,白无常更是惋惜。着窗外的月光,看着黑暗,李长天把玩着手里的令牌,白无常正想讨要,却见得李长天停下了手。</p>

    “好,那我接受了!”</p>

    白无常一惊,仔细一想才确定自己没听错。</p>

    “你怎么……”</p>

    李长天嘿嘿一笑,“前辈是不是很好,为什么我并不怕你?”</p>

    白无常诡异一笑,“大概年少天才,有所底气吧。”</p>

    李长天点点头,又摇摇头。</p>

    “底气我当然有。但想在前辈你这种实力的人手下全身而退,我可没把握。而且,我很怕疼。”</p>

    白无常有些怪,不知道李长天究竟想说什么。</p>

    “江湖无解的事很多,其有一件事。当初元武大帝明明要把飞羽楼一打尽,可为何最后却又放其一条生路?”</p>

    白无常身子一僵,没有说话。</p>

    “那是因为元武大帝想了想,觉得飞羽楼的存在,也不是没有好处。不论是江湖,朝堂,还是世家,飞羽楼都是黑暗的一把刀,让人不得不谨慎。这可以让江湖害怕,世家忌惮。朝堂有紧迫感。现在朝廷武官冲突越发激烈,正是因为怕有人雇佣飞羽楼,所以事情才迟迟没有闹大。”</p>

    白无常猛地抬起头。</p>

    “所以元武大帝留下了飞羽楼,或者说,收编了飞羽楼。”</p>

    白无常盯着李长天,想要看清他的脸。哪怕武道境界到了他这个地步,可是眼神在这昏暗的深夜,仍旧看不清李长天的表情,看不清李长天的眼睛。</p>

    “难道说,这是老祭酒告诉你的?”</p>

    李长天又是一笑,“老祭酒那位置,深入皇宫之,你们也能知道我去过?飞羽楼在皇宫果然也有关系耳目嘛!”</p>

    老祭酒当然没有说这些。看的多,说的少。这大概是老祭酒给李长天的感觉。这似乎关乎到天机。</p>

    这些事,李长天都是在元武留下的手记看到的,夹杂在混沌始源体支离破碎的感悟,东一本西一册,甚至用的不是这个世界的字。</p>

    其的秘辛不少,如飞羽楼,可以说是暗的监天寺,监视的不止江湖,还有朝廷。只要飞羽楼的威慑还在,朝廷江湖世家等人,不得不防备背后出现的杀手。更妙的是,完全可以说杀人之事乃别人雇佣所为。</p>

    此事只有监天寺高层,皇帝陛下,以及黑白无常这三方知晓。</p>

    只是也不知元武当初留下这些秘辛,究竟意欲何为。</p>

    难道只是看书习惯?有些人喜欢碎碎念,有些人喜欢自娱自乐,那么想事情的时候把事记下这种习惯,也不是不可能。</p>

    李长天走到门口,吱呀的打开房门。</p>

    一道皎洁的月光,从门外铺到房内。</p>

    白无常早已收去内力,呆呆的看着李长天。</p>

    李长天抬头看着渐渐不再圆润的月亮,拿起手的令牌,郑重的放入怀。</p>

    ……</p>

    这几日,李长天跟着一展地主之谊的元素衣,走遍了皇都美景。皇室祖地仍旧在旧都,包括那已是一座小山的皇陵。</p>

    北平郡设立的皇陵,只有一块石碑,书元武二字,再无其他。</p>

    历代皇帝,都会准备自己的碑,多为概括自己毕生的功绩。这已经是一种皇室的习惯。某些个皇帝甚至不惜撒谎,玩字游戏,也要在碑留下身后美名。</p>

    这种想法确实不错。旧都皇陵一座座,谁能说得清,有谁的碑记载是真,又有谁是假呢?</p>

    看着功绩几乎得乾元开国皇帝的元武,只留下一面无字碑,孤零零的待在这座新皇陵,万千事,尽付与身后。</p>

    李长天与元素衣皆是感慨万千。</p>

    另外,皇都最近出了几件稀事儿,引的偌大江湖满朝武,尽皆议论纷纷。</p>

    谈起这事,不能不讲一下说书人这一个江湖人尽皆知的组织。</p>

    这个组织与镖局有些许相似。说是江湖门派,可都是些讨生活之人,没人见过说书人有什么山门。可说是老百姓,说书人这行当,可不是谁都能做的。</p>

    把江湖大小事,编作话本,说与百姓甚至江湖人听,那匪夷所思的情报能力,已是让七大门派都忌惮不已。</p>

    而且说书人,事论事,某某大侠这次武败了,落了面子,要是说书人觉得值得一说,没几天这事儿能变得自家媳妇儿还要让人熟悉。</p>

    谁喜欢自己这一面被大街小巷人人说道的,可说书人们偏偏说了,据说每年都有几个不信邪的,恼羞成怒,或者不满说书人的看法,大打出手。第二天,连个人影都找不到,死哪都不知道了。</p>

    与镖局的现状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下。</p>

    也难怪李长天稍稍一说,王云涛懂了。这可不是另一个说书人组织么!有绝对的实力,让人摸不透,却又夹在江湖庙堂之间,好不逍遥!</p>

    得益于说书人组织的情报能力,每个月,说书人都会列出两本刊。</p>

    一个是每月诗词集。如一月诗词集二月诗词集,以此类推,如若没有满意的诗词面世,宁愿那一月不出。</p>

    凡是读书人,小到寻常秀才,大到朝廷官,皆以能把自己的诗词写入每月诗词集为荣。</p>

    要知道这刊,整个乾元,人小姐王妃朝廷官员,几乎人手一本,不论是想出人头地,还是希望一段美好姻缘,只要了这诗词集,很好,至少在整个乾元看得懂字的人里,你的名字算是露了面了。</p>

    而另一本,起诗词集来说,要更加火热些。因为它的名字叫做煮酒论英雄。</p>

    说是刊,这更像是榜单,以江湖默认的标准,取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三十以一百以下的青一代,以及百岁以的老辈高手,各列三个榜单,分别为英杰榜、豪杰榜、英雄榜。</p>

    其英杰榜一百人,豪杰榜三十人,英雄榜不限人数。一般而言,英杰榜榜至少在四重天,豪杰榜六重天,八重天以才有希望英雄榜。八重天高手,江湖寥寥,英雄榜也没有了人数限制,也没有具体的排名。</p>

    而英杰榜与豪杰榜每次的排名波动以及人员增减,无不成为乾元江湖乃至朝堂的热议。</p>

    乾元习武之风气,浓重非凡!</p>

    李长天手拿着两本刊,看着眼前的少年,苦笑着摇了摇头。</p>

    “我早知晓此事,没想到你还亲自买了两本!”</p>

    墨轩激动的在房间里左一圈右一圈的绕着,不停的念叨着,“李兄你怎么这么淡定!半路听到这消息,我差点当街叫出声来!换做我,早买两本自己收藏了,你居然还只是听说?!”</p>

    两本刊,诗词集与煮酒论英雄。李长天翻开诗词集,三首诗列在其。一首春晓,一首钱塘湖春行,还有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p>

    “春晓一诗初读好似平淡无,可却隐约有些意思。反复读之,便能发现其另有天地。这诗的魅力,不在于辞藻的华丽,也不在于艺术手法风格特,而是它那行云流水似的自然平和。把一首平平无的诗写出这种意味,平淡出真知,实在不易。李长天这位诗人虽然第一次见,但我毫不怀疑他在这方面的学素养!”</p>

    “一开始以游人视角,一边走,一边欣赏,给人一种动感,‘谁家’二字,看出李长天此人感情颇为细腻,后一联,‘渐欲’、‘才能’,自然景物之,忽的带有了诗人自己的情感色彩,读之感染力十足!全诗清新而又生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简直是篇短小精悍的游记!”</p>

    “这首诗从诗名看,无疑是指通过对古原野草的描写,抒发自己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野草的秋枯春荣,岁岁循环,两句为对仗工整天然,表现了一种蓬勃生机不屈不挠的思想境界,可又总给我某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令我至今没有想明白。”</p>

    更怪的是,除了前三位李长天并不认识的大家外,还有第四人的评价,说书人甚至特意游人提了一句,似乎是乾元某位大将军。</p>

    武官的评价,出现在每月诗词集之,实在是闻所未闻!</p>

    “我不懂什么诗词,可是第一眼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感觉到,此种藏着某种武道意蕴!”</p>

    墨轩看着李长天默默翻看诗词集,不禁出口问道,“那两句诗,真的有某种武道意境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