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八章 废招贤馆

    “您是喻先生?”</p>

    沈少奕有些惊讶,黄师傅请来的这个喻皓,却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脸色有些颓黑,整个人十分的纤瘦,身穿着的衣裳极为的单薄,都是有些破旧了,甚至打了几个补丁,怎么的被黄师傅称为大师了呢?</p>

    “正是在下!见过沈公子!”</p>

    喻皓脸带着微笑,他自然看出了这个东家的疑虑了,只是却不开口解释,反而一边的黄师傅开口了,“沈公子是否觉得喻先生太过年轻了?”</p>

    “确实如此!”既然黄师傅都这般问了,沈少奕干脆如实回答了。 </p>

    “沈公子放心,喻先生这是家传的手艺。”</p>

    “哦?”</p>

    “沈公子,喻皓是十年前随家父进了留节度使的招贤馆的,七八岁便跟在先父身边出工,不过只是学到了先父的一些皮毛,大师之名是黄叔过誉了。”</p>

    沈少奕点了点头,至少这个喻皓还知道谦虚,而且说话不卑不亢,没有一点真本事的人,是不敢这样说话的。</p>

    “沈公子,既然您将建宅的大事交给了老黄,老黄我自然不敢怠慢。喻先生家只有老母亲一人,还需赡养,倒不如给他一个机会,公子看了自知。”</p>

    黄师傅这样一说,喻皓略微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但是又很快抬起头来,平视着沈少奕,他并不以为,自己努力的想有一份收入,以此来赡养家老母,有何不妥!</p>

    沈少奕却是听出了黄师傅对这个喻皓的推崇,喻皓称呼他为黄叔,显然是拿他当长辈了,黄师傅却一直称呼喻皓为喻先生,反而证明了喻皓在黄师傅的眼,是平辈论交的,唯有面对有真本事的人,才会让人心悦诚服,不去计较年纪与辈分了。</p>

    “好吧!那一切便交给二位了,若有什么需要,二位尽管与沈某提及是!”</p>

    两人答应了一声,沈少奕点了点头,转身走,刚走了几步,却又停了下来,转身喊道:“喻先生!”</p>

    “哦!公子有何事吩咐?”两人同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面对着沈少奕。</p>

    “方才听喻先生提起招贤馆,可是留节度使设立的那个招贤馆?”</p>

    “正是!”</p>

    “早听说招贤馆揽四方英才,留节度使不惜重金,怎的喻先生如此落魄?”</p>

    “那已经是早些年的事情了,自打招贤馆归了陈家,换了馆主,如今几乎已是人去楼空,成了陈家的一处私宅了。”</p>

    “哦!”沈少奕有些惊讶,他当然知道,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是有多么重要的,却也不知道为何陈洪进会如此做。</p>

    “往日招贤馆的同仁,多有倡议,留节度使大人也大多会采纳的。只是后来陈家得势,却是将这些倡议束之高阁,难免寒了大家的心,有个别人还在节度使司衙门做事,大部分的人,却都自行退出了招贤馆了。喻皓家本也有几许积蓄,只是两年前先父病重,却是花光了家积蓄,连房子都是卖掉了。如此落魄,倒是让沈公子见笑了!”</p>

    沈少奕轻微的叹了一口气,后世多少人都因为家一人病倒,导致倾家荡产,喻家若还有招贤馆的俸禄,倒也不至于如此,只是断了这门生计,看泉州这两年都是在倒退,应该新建的宅子极少,才让喻皓没了接活的生计。</p>

    “老陶,取些银子来!”</p>

    “好的,公子!”</p>

    陶海亮如今几乎便成了沈少奕的管家了,他又为人精明,沈少奕干脆将财产大权都交在了他的手了。他前两步,将钱袋打开,沈少奕看着其有两锭二十两的大银,还有一些铜钱,干脆取出了一锭大银来,直接放入黄师傅的手,“黄师傅,这银子算是沈某提前付的工钱了,您自己看着办是了!”</p>

    “沈公子,这······”</p>

    “黄师傅,难道没有人提前付过工钱?”</p>

    “有是有,只是这也太多了!”</p>

    “有好了,沈某还要仰仗二位呢!”</p>

    沈少奕微笑着将银子推了回去,转身走,完全不给黄师傅反应的机会,只留下他二人独自在微凉的春风呆立良久后才反应了过来。</p>

    “沈公子,赵小姐果然没有说错!”</p>

    “哦!没说错什么?”对于陶海亮突然说出的话,沈少奕自是也有些好,放慢了脚步问道。</p>

    “我们赵小姐说,沈公子什么都好,是心太软了,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p>

    陶海亮与沈少奕也是相处多时了,自然知道他的脾气,实话实说沈少奕是肯定不会生气的。果然沈少奕笑了,“赵小姐此话不假,沈某本不是什么成大事的人,只是赶鸭子架,没有办法啊!若是可以,沈某倒想着有草屋几间,良田数亩,能混一个温饱也是了!”</p>

    沈少奕这么一说,陶海亮不禁摇头,在沈少奕的身后低声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道赵小姐怎么看你小子了!”</p>

    “老陶,你说什么?”</p>

    沈少奕却是没有听清陶海亮说些什么,当即问了一句。陶海亮当即只是稍稍愣了一下,马反应了过来,“哈哈,没说什么,刚才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小坑,差点摔倒,骂一下地那坑而已。”</p>

    他可不敢说实话,只是兄弟们私下里还是会讨论,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这赵瑾对沈少奕很是与众不同,单是吩咐在沈少奕的宅子边也建一处宅子,让人浮想联翩了。以赵瑾尊贵的身份,像沈少奕说的,不是公主,胜似公主,她好好的呆在汴梁享受不好,为什么非得要与沈少奕为邻呢?</p>

    这里远离京城,她赵瑾总不可能在此长住吧?若是只当这里是一处落脚的地方,根本不必给康四平这么多银子,建这么大的宅子,偶尔来时,住到衙门里,或者住在沈家,他沈少奕总不敢说不吧?</p>

    陶海亮正自瞎想,却听得沈少奕的声音传来:“老陶,这里的事情你多多挂心,有时间的时候,不妨也探听探听招贤馆的那些人都去了哪里。这可都是人才啊,将来也许有用。”</p>

    “好的!老陶记下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