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闻绥远县穆家有女,闺名听澜,贤良淑德,公瑾孝顺,温良敦厚,甚得朕心。今端亲王已及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穆家听澜待字闺中,与端王堪成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端亲王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则良辰完婚。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第一次,穆听澜知道,圣旨原来这么重。

    一段看起来甚是艰难,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她从头到尾,没有怎么努力过。

    而今得偿所愿,却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觉得一切都像是做梦,梦醒后,一切不是幻影,反而已经成真。

    “你怎么会是什么都没做?你的能耐,是能够和皇兄叫板的最大资本。”

    有她在,皇兄既忌惮,又顾忌。

    天平竭力的维持平衡,稍有倾斜,便会不断坍塌。

    他其实没做什么,只是态度强硬,目的明确,逼得皇兄不得不承认两人的关系而已。

    毕竟,他们没插手军队。

    而要澜儿进工部,也就等于是在皇兄的监视下。

    到时候就算做出什么,皇兄也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而作为皇商,资产是在朝廷的监督之下。

    于皇家而言,也算是一个保证。再加上皇兄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这婚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萧太师心头复杂万分。

    萧夫人咬着牙恨恨地跟在这里跪着接旨。

    更别说萧汀雨,浑身都在颤抖,甚至抓破了自己的手心。

    抬头看向前面若无其事,轻巧起身的萧汀兰,眼神昏暗。

    眼看着端王带着那个女人,堂而皇之的回了竹阁,她再忍不住,拉过萧汀兰,“姐姐,你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

    一定不是的。

    刚刚听说她还借着承恩郡主,想找那女人的麻烦,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表明了她还没有放弃的打算。

    怎么现在面对这赐婚圣旨,却跟无所谓一样,半点不放在心里?

    “妹妹的意思,是让我抗旨吗?”萧汀兰淡淡笑道。

    但那笑意却看起来甚是冷渗。

    萧汀雨浑身颤抖,看不清她这笑容是什么意思。

    “还不是你之前不主动?”萧夫人恨铁不成钢。

    好好的女婿,竟然被那个贱人的女儿抢走了,她心头气。

    “怎么主动,像娘当初勾引父亲一样吗?”

    萧夫人:“……”

    萧汀雨吓呆。

    萧夫人怒而暴起,手扬的高高的,又狠狠落在她的脸上,“你胡说八道什么?”

    萧汀兰也不恼,头仰着,“娘,我爹不给我撑腰,也没个外祖家帮衬,到今天这一步,都是我命运造化,我不怪你们。但从今以后,我想做什么,要什么,我都会自己亲手挣回来。你们若是再给我碍事儿,妄图阻拦我,就别管我不顾及萧家,不顾我们母女姐妹之情。”

    至于父亲。

    她早就看透了。

    如果有萧太师支持,自己的婚事怎么可能一拖再拖?

    包括淳太妃。

    她不知为何,总觉着淳太妃其实并没有想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妇。

    否则,也不会由着明庭就这么娶了一个没地位的商户女。

    又看了眼萧夫人和萧汀雨。

    萧汀兰冷笑一声,转身打算回自己的闺房。

    萧夫人怎么能容许她的女儿也反抗她的权威,正想拉扯,却听到又一声,“圣旨到!”

    “……”

    刚刚走到竹阁的穆听澜,又被喊回来听旨。

    这一次的圣旨,是要求她明日便到工部任职。

    官位还不低。

    工部员外郎。

    正六品。

    毫无疑问,这下官员之间怕是要炸了。

    这道旨意,是明烨下了朝之后,自己思来想去颁下的。

    没与任何人商量。

    要知道之前因着赐婚,在朝堂上已经掀起了不小风浪,现在又让未来的端王妃去工部任职?

    那可是女子啊!

    大齐还没有女子当官的先例,这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有能力的,纷纷去打听皇上这圣旨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没能力的,听风听信儿。

    工部尚书的府邸几乎要被人踏破了门槛。

    甚至还有人觉得,这穆小姐没准儿是工部尚书的私生女,买通了皇上,给在自己手下安排个职位,给个身份。

    咦……

    这脑洞就太大了。

    一起烧着酒喝的工部官员们,看着说出这句话的人,“你的意思是,工部尚书是个怕媳妇的,连个女儿都不敢认?”

    “就是,还买通皇上,想什么呢?”

    说这话的人也讪讪的,不再多说。

    这是喝了酒,敢在背后编排上司和皇上,让人知道,他准讨不了好。

    不过他也是憋屈。

    本以为员外郎,他已经十拿九稳的。

    谁知这件事儿被萧太师听说了,挥挥袖子,“去安排一下。”

    于是,几个嚼舌根的人,在吃酒的人还没散去的时候,就被撸了官职,封了宅子。

    众人:“……”

    也不知是因为说了皇上的口舌,还是得罪了那个即将来工部的未来端王妃,纷纷闭口不言,也歇了心思,各回各家了。

    至于那新上任的员外郎,反正明日就能见到了,散了散了,都散了!

    只不过他们未曾想到,这位大齐有史以来,最尊贵的女员外郎,谁都没有资格见,单独在工部开辟了一个处所,供人家办公。

    甚至进工部的轿子,都是走到那处所前面才落轿,能看个背影,就已经是极限了。

    穆听澜也没料到,她来工部是个这样的风景。

    曾经她也期待着大学毕业,进入社会,过着早九晚五,跟同事一起努力工作又胡吃海喝的日子。

    亏她昨天还暗戳戳的期待了半天,可这一间小房子是怎么回事儿?

    气呼呼的看着眼前并未觉得半分不妥的明庭。

    明庭眼睛一挑,“那些人,如何有资格看本王的王妃?”

    穆听澜小声哼哼,她是知道这时代男女大防,也想过她来工部不会跟这那些人一样一群人一大个屋子做事,但是单单给她开辟一小间屋子出来,却是她没有想到的。

    她以为,顶多是隔一个帘子呢……

    这……

    瞅着手里的望远镜,欲哭无泪。

    这有了成品,想要在工部立足,可这人都见不到,她要怎么掌控他们的想法?

    “这些都不急,慢慢来。”明庭安抚她。

    怎么能不急呢?

    婆婆已经没有音讯两个多月了。

    这眼瞅着就要过年,她还是第一次跟婆婆分开这么久。

    明庭瞧她落寞下来的眸子,就知道她定然是想到了陈婆子的事情。

    心想澜儿那婆婆,实在是命苦。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就被大荣的人给带走了。

    不过这大荣将人扣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究竟是要做什么?

    “这样吧,你有什么思路想法,都吩咐给行知,我让他去交代工部尚书,你只等着听信儿就是了。”

    穆听澜:“……”

    明庭还真是说一不二,不让她见工部那些男人,便就是不让。

    不过想想也是,现在她也算是圣旨赐婚的端王妃了。

    就这么在男人堆里来来走走,确实不像话。

    防着点闲言碎语,也是好的。

    毕竟现在这闲言碎语,也差不多都将她吞没了。

    当然,过分的话确实是没人说,只不过说她借着端王爷,拿这工部堂堂政要官署,当成菜市场一样想来就来。

    无非是这未来的端王妃,娘家没什么本事,她本身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所以才想这么一出,做什么大齐开国以来唯一一位女官员。

    呵呵,大齐皇室如此,还真让人觉得这大齐要完啊!

    穆听澜没想到自己来工部才一上午,就被人“看穿了”大齐要亡。

    “这是望眼镜,也叫千里眼……就叫它千里眼吧,行兵打仗的时候,能够在远处观察敌人的动向,时刻掌握敌人的行踪。”

    行知拿在手里,轻巧的很。

    这要是其他东西,行知还不会好奇,但是听穆听澜吹的那么邪乎,他就有点心动了。

    想着这是要拿去给工部尚书看的,却忍不住自己先瞅瞅。

    真的假的?

    能掌握敌人的行踪?

    “将眼睛对准这儿……”穆听澜指着那目镜,“然后拿起来,看着远处。”

    用法很简单,她只是单单说了两下,行知便知道了。

    “别在屋子里,出去看。”

    屋子里的效果不是那么好,也看不出来什么。

    行知对着窗外,果然看见院墙外那最高的银杏树,光秃秃的,却清晰可见每一个枝条。

    吓了一跳,赶忙从眼睛上拿下来。

    “去拿给工部尚书吧!”

    行知点头,再点头。

    以前,穆听澜做出的那些东西,除了最后的连弩还没有经过试验,谁也不知道威力,其余的行知虽然佩服,但并不怎么感兴趣。

    这一次,他才是真的感兴趣了。

    千里眼被拿到工部尚书面前的时候,也惊了一跳。

    原本他昨日还找过皇上。

    为了那道旨意。

    毕竟自己这可就算是未来端王妃的顶头上司了,这人究竟要怎么安排,皇上和王爷到底是要个什么结果。

    事情还没弄清楚,端王妃就先送了个宝过来?

    工部尚书拿着那千里眼摆弄半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好东西。

    “这……真是端王妃做的?”

    虽然穆听澜没有正式册封位分,但毕竟是圣旨赐婚,而这穆家……

    谁知道穆家是什么鬼?为了尊敬,都得叫一声端王妃。

    这也是端王本人暗示的。

    这质疑是怎么回事儿?

    见惯了穆听澜本事的行知,对工部尚书这话十分不看好,“我们王妃本事大着呢!这才哪儿到哪儿,你都惊的不行,那我们王妃以后在做出什么来,这工部尚书的位置还不得直接空出来?给你吓死了?”

    要说他们王爷也本事。

    就那手枪,安上了弹簧后,百步外可以直接杀人。

    那才叫厉害呢!

    不过话说,王爷这么能耐,都不是国师预言的人,王妃当然要更厉害一些。

    因着行知不知道这其中的纠葛,想当然的以为那手枪是明庭所造,至于为什么不献给皇上……

    王爷自然有王爷的考虑。

    不只是工部尚书。

    工部今日来行走的,但凡有点官位,能够说上那么一两句话的,都来看这千里眼。

    他们其中,虽然大多数没有参加过战争,但见识还是有的,什么东西有没有用,他们也能看得出来。

    “大人,您这是直接要去面圣?”

    “没错。”工部尚书吩咐了几声,带上千里眼,便命人去递牌子。

    想了想,又把大齐的几个将军,都督叫了过来。

    这么个好东西,再加上之前文大人做出的弹簧弩,他们大齐的军队,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了。

    工部尚书走后。

    剩下的人急得抓耳挠腮,只恨不能将端王妃抓出来好好求教一下。

    就如穆听澜所料,他们虽然自持身份,身上带着官场的污浊。但对有真本事的人,也相当敬佩。

    虽然心里还是怀疑,这千里眼是否真的出自端王妃之手,不过想来皇上也不是那么糊涂的人,没有点真手艺,怎么会让一个妇道人家当了六品官员?

    望了眼一旁新来的工部主司,有几个小道消息的,知道这文大人跟端王妃是同乡。

    对他,他们也是佩服的。

    这年头,莫欺少年穷。

    “文大人,你在老家的时候,可听说过端王妃这么一号人物?”

    行知看过来。

    文瑾瑜还是曾经的那副模样。

    身上的疾痛也已经好了,但天寒地冻的时候,还是会感到刺骨的疼,所以他在工部,也是有个单间的。

    而且轻易,不出来行走。

    看着那紧闭的房门,文瑾瑜微微勾唇。

    终于是,来了呢。

    又看了行知一眼,文瑾瑜含笑着对周遭的人道,“自然是知道,我和端王妃,还是老相识,而这连弩,也是有她很大的功劳的。”

    行知皱皱眉,回到了穆听澜身边。

    而文瑾瑜身边的人,毫不意外的炸开了锅。

    这端王妃竟然还有这种本事?

    短短只是半个时辰的事情,众人对这端王妃的印象就改了一轮。

    若真是有大本事的人,在不影响他们工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那自然是受欢迎的。

    相反,一直密切注意穆听澜的萧太师,在听说这件事儿的时候,却是砸了手里的杯子。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