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9章 允文点兵 下

    虞允又以为要结束了,他抬手正要讲两句,便看到了此生难以忘怀的一幕。 </p>

    鼓点骤起,最前面的三排老兵齐声高喝,手持五花八门的兵器前,朝刚刚放好的木桩、木板和稻草人猛砍,状似疯癫。</p>

    四排壮年兵喊着号子,一步步前。</p>

    刀牌手敲击着盾牌,长矛手斜举起长矛,弓弩手或是弦,或是开弓,用得是除去箭头包好布条的箭矢。</p>

    刚刚被大喊大叫的老兵摧残一遍的木桩木板等物,在单刀、长矛的破坏下,于壮年人队列的平稳行进,几乎成为碎片。</p>

    娃娃兵不甘落后,用短矛和刀斧把“漏之鱼”打成齑粉,紧紧跟着壮年兵队列前进。</p>

    一千人,从老人到小孩都有,在校场南边重新列阵。</p>

    虞允深呼吸几下,平稳一下情绪,待头皮发麻的感觉消退,这才慢慢说道:“本官曾长期担任监军,知晓我大周厢军的实况。国朝弊处颇多,改动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诸位已经做得很好,本官不会因有所隐瞒而怪罪诸位。”</p>

    “有老头子兵,有少年人,这才是大周的实况。本官今日有幸,发现一位敢将实情摆出来的将军。”</p>

    说话间,张天垒已经到了台下。</p>

    “张将军,听闻你也是前些年被招安的?”虞允下打量了一下张天垒,待张天垒点头称是,接着说道:“把一些老头子和少年兵带来,当真不怕本官奏官家?”</p>

    这个问题的答案,熊成已经给张天垒准备好了。</p>

    张天垒见熊成的计划居然成功了一半,于是狠下心,决定赌一把。</p>

    只见张天垒犹豫了几息,很快一咬牙道:“勋阳地少民贫,偏生秦岭盗匪众多。国朝仁慈,将遭灾的小民编为厢军,不使其冻饿而死。厢军不乏老人和未到志学之年的少年,标下不敢隐瞒。”</p>

    虞允目光灼灼地盯着张天垒,“张将军是在投机取巧?哗众取宠?”</p>

    “标下不敢!”虞允出汴京前,官家批下的名头大得吓人,故而张天垒直接以标下自称,“底下的军士们,是真心要去江南,为国朝拼命的。”</p>

    虞允只是点点头。张天垒冷汗直冒,心大骂熊成和邓宇顺的法子太过冒险。</p>

    十几个被随机挑选出来的勋阳军士,少年人、壮年人和老头子都有,来到台下。刚才在队列里还不觉得,此刻只隔着不到十米,看着据称是官家派来的大官,这些军士的腿肚子都在发软。</p>

    虞允先是问一位手脸粗糙、眉头刻字的老头子兵,“年纪这么大,为何不颐养天年,却要去江南拼命?”</p>

    “启禀大人,老头子要为家里考虑啊。”老头子兵一边哆哆嗦嗦,一边说道:“都指挥使大人说过,此次到江南只要立下战功,钱粮和效用名额都有,没有人可以夺去。只要能拿到赏钱,老头子愿意舍了这把老骨头,给儿子挣下娶媳妇儿的钱。”</p>

    军效用,即大周百姓口的“良家子”军士,不需要在头脸刺字,更容易得到升迁,成为将校。</p>

    张天垒皱眉怒喝道:“大胆。国朝自有规矩,哪个会吞了你的战功?”</p>

    虞允很了解禁军和厢军的某些陋习。一听这个老头子的话,他明白了:张天垒肯定是在底层军士面前做出过承诺,这才让底层的军士踊跃参战。</p>

    从细节可以看出,张天垒在底层军士心里是很讲信誉的。</p>

    虞允思虑了半炷香的时间,对那位老头子兵说道:“本使以圣人子弟的名声担保,此次没有人可以私吞战功,赏罚不明。”</p>

    点兵台周围的军将神色不一,老头子兵谢过不提。</p>

    接下来是那个少年人,这位刚满十三岁的瘦弱少年大声道:“启禀大人,俺愿意到江南拼命。”</p>

    “家里人多,没有地,妹子总是喊饿。家里属我最大,当然是我去拼命。都指挥使大人说过,俺死了或是残了,家里人可以到他的作坊里做事。”</p>

    虞允不理解了,看向张天垒。</p>

    张天垒陪着小心道:“标下在汉江边开办着几个作坊,允诺伤亡军士的家人可以到作坊做事,好让厮杀汉们奋勇杀敌。标下绝不敢邀买人心……”</p>

    虞允让张天垒停下,心想:这倒是个好办法,难怪刚才的那些人都是一副死也不惧的模样。这位少年人丝毫不提国朝的抚恤,看来青石先生提过的军制崩坏,真正是触目惊心!</p>

    最后是那位壮年人。</p>

    老者生无可恋,幼者初生牛犊不怕虎,虞允很期待壮年人为之拼命的理由。</p>

    低着头的壮年人心苦笑,“都指挥使大人向来讲信誉,既然说过保证我等厮杀汉的军功赏赐和身后抚恤,我等便心有数。身为厮杀汉,唯拼命耳。”</p>

    大周便是这样,小兵没有,也不该有高大的想法。拿人头换赏钱,以战功得升迁,是绝大多数武人的唯一目标。</p>

    大周只有小民、士大夫和官家,没有民族和国民的概念,这是李响还没真切体会到的。</p>

    虞允收获良多,他转而问张天垒:“张将军,你又为何做到这个程度?”</p>

    张天垒实话实说道:“我本是绿林草匪,国朝招安于我。为人一世,当知恩图报,我当为国朝拼命。”</p>

    “方腊逆贼猖獗,正是武人用命之时,标下也想博个封妻荫子。”</p>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标下的过往不好听,想要青史留名,当然要拿逆匪方腊的人头来换。”</p>

    虞允忍不住喝彩,“好一个知恩图报,好一个封妻荫子,好一个青史留名。张将军的这番话,真该让一些脑满肠肥的军将好好听听……”</p>

    张天垒给虞允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口碑不错、懂得驱使兵士、向往封妻荫子的传统将军。</p>

    虞允让张天垒挑选可战之兵,于三月十日前赶到襄阳城下,他将以张天垒部为核心组成自己的军。</p>

    十堰州凑出的番兵和硬弓营,唐州的马队,南阳府的投石军,随州的投矛营,也被调入虞允的军听用。</p>

    张天垒没有得到独领一路的机会,却直接在虞允帐前效力,不得不说熊成二人用力过猛。</p>

    两日后的正午,明月庄。</p>

    判堂所在的大院跟往常一样,人声鼎沸。大院内外没有一丝空地,全被端着碗跑过来看热闹的庄民占去了。</p>

    “咱们公有规矩,夫妇两个办理和离,家产一人一半。你俩要是不服,可以向公陈情。”桌子后面的一位老童生晃晃手的公条例,向院子间站着的一对夫妇说道。</p>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庄民趁机起哄,闹离婚的年轻夫妇羞愤离去。</p>

    张万里手拿着几封信件,对起身让出道路的庄民点头致意,慢慢挪到李梦空身边。</p>

    “禁止呱噪,下一个是方家大郎打人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声,卸下大部分职事的李梦空正和周围的几人谈得热闹。</p>

    “都是这么个判法也不好,好些人家的家产都是一人挣的。”家里承包了近一半竹纸甲的唐国豪说道。</p>

    “改起来很费劲的,总会有人不服,总有人钻空子。还要证明谁挣得多,还得考虑过不下去是谁的错,公办事的人得累死。俺觉得还是等庄主回来,搞出一个能解决大部分类似问题的做事方法出来,才是正事。”整日泡在绝密作坊的四眼仔,低调地扶了扶奢华无的水晶眼镜。</p>

    见刚刚返回庄内的秦钟和杨建川,竟然和甄老实一样若有所思,李梦空不禁在心感叹:庄主教出的学生,思虑果真非一般人可,竟然能从具体事例想到“定制”。</p>

    在此时,李梦空看到了满头大汗的张万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