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五十一、黄巾起义(一)

    ,最快更新袁术传最新章节!时间飞快地流逝,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

    公元一八四年(甲子年),汉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

    灵帝昏庸、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赋税不减,以人为羊,易子相食,观音土尽……

    无数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东汉的腐朽官僚和地主阶级,发动了猛烈攻击。

    “苍天”指东汉,“黄天”指太平道,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政权。

    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光和七年二月发难,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率先起事。

    黄巾军烧毁沿途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汉灵帝惊慌失措,于三月初任命在追剿流寇战役中表现上佳的何进为大将军,动员洛阳近郊南、北军主力,整点武器,集结于都亭,保卫京师。

    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

    同时下诏各地,命各州郡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准备作战。

    洛阳南、北二军,共六大营,三十部(营),理论上约有三万披甲步兵,数千铁骑,还有四万下军作为补充,是一支非常强大的野战部队。莫说守备京都,就是出虎牢关,迎战农民为主的黄巾军主力,也大有胜算。

    但南、北军久不经战,各营或多或少存在空饷,甲胄兵器更不完备,训练荒废;特别是在光和六年与洛阳流寇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兵无战心。

    黄巾事起,南、北军各营还有很大一部分士兵,仍旧屯驻于洛阳近郊各勋贵家族庄园中,担任护卫。

    兵凶战危,听闻贼事日盛,驻守近郊的屯长、曲督们更是故意拖延懈怠,不肯快速完成集结。

    诏令下达了数日,何进屡次下令威逼,直至新任大将军在都亭检阅各部时,六大营才勉强拼凑出一万披甲兵,一万下军。

    甲坚兵利,乃是强兵之本。眼前这支军队,怕是坚守近畿都很艰难,别说出关镇压几十上百万的起义军了。

    何进带着朱儁、皇甫嵩一行人检阅各营后,面色铁青,得知各部曲主力多以驻守屯堡之事为借口,迁延不至。

    朝中勋贵为保住家产,还压制言官,袒护这些贪生怕死的兵将,何进再也忍耐不住,将朝中三公九卿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当然,饶是何进胆子再大,也不敢上奏本,将朝中的一堆大蛀虫通通参一遍,此时得罪朝中诸多勋贵,不仅于军备无益,自己以后更是别想在洛阳混了。

    何进只得连夜赶回洛阳,先通过小妹何皇后,吹吹灵帝的枕头风,后联合袁氏等与自己还算亲近的世家大族,联名向皇帝请奏,称南、北军去岁追剿山贼损失惨重,急需大量生力军补充,恳请灵帝下诏,于洛阳近郊征发乡勇。

    追剿流寇失利,大批营官曲督离职,军官空缺尚未补齐。何进听从袁绍、袁术等人建议,保举名将皇甫嵩、朱儁为左、右中郎将,同时从地方和朝中征调了一批有素有才名的官吏、将领,仓促整训各营,曹操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袁绍保举为骑都尉。

    袁绍又建议,从北部边防线上抽调边防军精锐南下,就近剿灭河北地区的黄巾军。

    袁溯心说,原来是你小子!出了抽调北部边防军平叛的馊主意。

    但他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但黄巾军势大,不得不为。大量胡人涌入,东汉末年直至南北朝,中国北方上百年的动荡与灾难,自此开始。

    何进拟定,保举才名在外的大贤卢植,具体负责抽调北部边军及镇压河北叛乱之事。

    第二日早朝,大殿上三公九卿都很识趣的异常安静,只听见何进一人,朗声通述昨晚刚拟好的平叛布置表,再也没有人嘲笑何进的口音土气,也没有人嘲笑他肥硕的身材。

    皇甫嵩借机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

    汉灵帝不得不接纳提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眼见中央军战力不足,何进上书召回北部边防军精锐,由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

    刚刚集结完成的羽林军主力共四万多人,由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跟袁溯知道的那段历史一眼,由于唐周告密,张角等人的图谋提前曝光。以致于张角三兄弟不得不提前发动叛乱。

    一时间,八州之地大乱,裹黄巾造反者多达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至极。各地官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接连败退。

    眼看局势吃紧,在大将军何进的请奏下,汉灵帝下诏,命令各地组织力量讨贼立功。同时又命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骏率领中央精锐分三路前往平乱。

    原本在洛阳保卫战中表现优异的袁溯,因为守制,又担负着保卫天子的重任,没有获得领兵机会。但最新训练好的私兵,正好借机拉上战场,冒充地方的平叛军,实战历练!

    在接到诏命后的第一时间,袁溯便下令袁家大寨最新训练的新军集合,同时命令袁和将这段时间打造囤积的盔甲兵器取出并为大军出征准备粮草。

    “大人,这么急召我等回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说话的是俞涉,他的性子最急。袁溯将由朝廷的诏命交给三人看。

    看过之后,三人的神色各不相同。张勋皱着眉头,神情中似乎有忧虑之色;俞涉则一脸的兴奋,跟个发情的野兽似的;而桥蕤则是一副无所谓的神情,显然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国家有难,我等身为大汉臣民,不能不为国家分忧。所以我决定尽起麾下之军东征讨贼。”

    袁溯说得慷慨激昂,张勋俞涉听后只感到热血沸腾不已。“属下愿追随大人杀贼平乱,建功立业!”

    两人一脸激动地朝袁溯抱拳道。而一旁的桥蕤则反应冷淡,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也愿往。”

    接下来,整个袁家大寨都行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在为军队出征做准备。

    这一次讨伐黄巾,袁溯决定全部使用骑兵。因为黄巾势力强大而自己的实力相比较而言要弱很多,如果正面死磕,恐怕袁溯麾下这几千人马没有人能看见平乱的那一天。

    所以袁溯制定的战术就是避实击虚,尽量不与敌人正面硬碰硬。而要实现这一战术,最好就是使用骑兵。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袁溯先后从买买提手中购进了一千多匹马,所以战马不是问题。

    而袁溯的军队这半年来的主要训练科目就是马上战斗训练,也就是说袁溯已经有了一千多能投入实战的骑兵。

    “大人,这些是……”

    俞涉瞪大着双眼很饥渴地看着眼前的东西。原来在俞涉面前摆着三套盔甲及兵刃。

    这三套盔甲兵刃可不同于普通,它们全是袁溯请袁家大寨中良匠使用镔铁千锤百炼而成。在这个时代,这些绝对称得上是宝甲兵器。

    这三套盔甲每套分量差不多有五十斤,防御力极佳。

    在三套铠甲旁边还放着三件风格迥异的兵器,分别是方镔铁长刀、镔铁制丈六银枪、重钩镰枪。

    这些铠甲兵刃的造型全都是袁溯根据后世记忆让工匠打造的,绝对非常抢眼。

    看着面前的宝甲兵器,包括桥蕤在内的三人全都瞪大了双眼,个个都是一副饥渴的模样。

    看到三人的反应,袁溯非常满意。

    袁溯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三套铠甲及兵器,等将三人的胃口吊足了才道:“这重钩镰枪桥蕤的,镔铁制丈六银枪是俞涉的,而镔铁长刀则是我为张勋准备的。”

    “多谢大人(主公)”

    张勋桥蕤均激动异常,连一向挑剔的俞涉这一次也终于由衷地叫了声主公。

    其实这也难怪,宝甲兵器对于武将来说就如同珠宝对于美女,吸引力同样惊人。

    三人迫不及待地脱掉身上丑陋的便甲,飞快地换上了袁溯为他们准备的宝甲。然后拿起兵器随手舞了几下,试试手感,均露出非常满意的神情。

    看到三人换上宝甲手持兵器,袁溯顿觉得眼前一亮。这三人本就是孔武魁伟之辈,现在在宝甲兵器的衬托之下就更显得威武不凡。

    这卖相就是好!袁溯不禁在心头感慨着。

    不过此时这三员猛将的神情倒有些像孩子般欢呼雀跃。看着这般情景,袁溯特别有成就感。

    “大人,这盔甲武器真是太好了!俺老张一直找不到趁手的兵刃,今天终于找到了!”

    俞涉大咧咧兴奋地说道。张勋和桥蕤也是一般的神情。

    袁溯回过神来,笑了笑道:“趁手就好,就怕不合你们的意。明天咱们就要出征了,你们还是回去准备一下吧。”

    “是,大人(主公)”

    第二天,袁溯麾下袁家大寨整装待发,一千轻骑兵甲整齐,气势肃然。

    第三天,袁溯高坐战马之上,身后并排三员猛将——张勋、俞涉和桥蕤。

    第四天,三人也都骑在战马之上,全副武装的他们透露出强大的气势。与他们三人在一起,袁溯倒显得不怎么显眼了。

    当天,得到消息的流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袁家大寨门口,当袁溯率领一千轻骑准备出发之时,已经有数万百姓涌到官道两旁了。

    袁家大寨的流民们心情很激动,他们由衷地希望袁溯此去能建功立业。因为在他们的想法中,袁溯及其麾下众军代表的就是袁家大寨,他们若能建功立业,那也是袁家大寨全体百姓的荣耀与骄傲。

    出征前,袁家大寨的男女老少都来送行了。看着威武不凡的一千骑兵,大家的心情显得非常激动同时也非常骄傲。

    袁和走上前为袁溯四人斟了一碗壮行酒。四人当即一仰头干了。随后数百名袁家大寨村民抱着酒坛走上前,一个一个为每一个士兵倒了一碗酒。

    “主公,一路保重啊!”

    袁和神情激动眼含热泪地抱拳鞠了一躬。

    “放心,黄巾贼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谅他们也无法伤我分毫。倒是我离开后,袁家大寨的大小事务就有劳袁和多费心了。”

    “主公请宽心,属下一定会打理好袁家大寨诸事。”

    ……

    ……

    ……

    同一时间。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刘备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刘备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刘备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刘备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刘备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刘备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刘备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刘备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刘备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刘备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刘备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刘备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刘备、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刘备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

    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刘备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刘备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焉。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