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 丝绸之路

    大家都等着李世民解释,“正因为才实施几年,所以才要改,现在改还来得及,这些羁縻州将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这帮大臣们都瞪着李世民,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根本就无法实行改土归流。

    况且,那土司们愿意将手中的权力上交么?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土司还做他的土司么,县令就主政地方,府衙可以对那些獠人进行户籍登记,只要登记了,就可以向他们提供生产工具,教他们耕种,前三年免除税赋,看情况可以再减半三年么。”

    “獠人与汉民一律平等,在有纠纷时县衙保持公平对待,皇家产业公司也会对那里进行贸易,加大物资供应。”

    “生活水平提高了,有谁愿意过呼啸山林的日子?”

    “然后就是开办学堂,这个可以慢慢来,改土归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

    这时房玄龄开口道“羁縻州这些地方都远离中原繁华,汉人一般去那里都会有水土不服,恐怕到时官员被派往该地时,会被误认为流放。”

    “水土不服的问题也不用担心,皇家医学院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医书和常用成药,并且羁縻州的官员三年后优先调往其他上县。”李世民接着又开口道:

    “大唐现在需要大量的基层地方官员,教书先生,医者”李世民转头对长孙无忌问道“这次科举落榜的举子还有多少滞留在京?”

    李世民趁着这次科举,在科举完后,招聘了大量的老师,终于把皇家小学的教师招满。

    现皇家小学的孤儿已经有一万四千多人了,而跟着孙思邈学医的就有两千六百多人。

    这批举子里面除去中举的,当老师的,剩下的就更多,所以李世民有此一问。

    “陛下,还有许多人还留在京城,但具体多少没有统计过。”

    李世民心想这也确实是白问,长孙无忌肯定也不会关注统计这些人的人数。

    “大唐现在急缺地方官员,前三年可以每年实行两次科举,以后每年举行一次。”

    “这些留京待考的举子,在明年科考举行之前的这段时间,可以教书么。”

    虽然,前段时间重建坊市,修了一座小学,随着坊市重建,小学也会逐渐增加,但现在还是有许多学龄儿童并未入学。

    李世民准备让这帮在京待考的举子,教那些儿童认字读书。

    只要这些举子打算教学,就可以去皇家建筑公司登记,到时候会借给他们一套房子用来教学。

    半年时间,哪怕一个学生一百文的束修,招六十个学生,这样算下来就有六贯的收入,很不错了,要知道普通百姓一家两三贯就能过一年了。

    而对于普通百姓,一百文还是能拿得出来。

    至于写字的笔,前段时间也已经做出了铅笔,现在三字经这类启蒙书籍,每本都会送一根铅笔和卷笔刀。

    铅笔用完了去买也很便宜,一文钱一根,一根铅笔能用很长时间。

    由于握笔的关系,书写方式采用后世的横着从左到右写就可以了,没那么多讲究。

    李世民想的是前期普及教育,能认识常用字,会简单的数学计算就可以了。

    李世民想的这些可以直接由皇家来弄,完全没必要通过长孙无忌,于是就打住了这个话题。

    “有关内政方面的事情就谈到这里,现在说一说军事方面的。”

    李靖开口道“陛下,此次打平突厥的过程中,象执失思力等主动投降的突厥降将该如何处置?”

    “给他们安排一个团长的职位吧,入职前先安排进皇家军事学院进行学习。”在这一块,李世民早有打算,职位也给得不高不低。

    “陛下,这是有关瓜州,沙州的军事安排,至于伊州要等到这两州稳定后才可以实施。”杜如晦接着开口道。

    李世民看了看,“可,就照上面实施。另外玉门关和阳关的驻军今后要负责检查出关货物缴税凭证。”

    “敦煌那里要成为货物出口西域的发散地,皇家产业公司会把丝绸,茶叶,瓷器运往那里,和胡商进行交易,你们各家可以组织商队前往。”

    此话一说,在场所有的人都眼睛一亮。

    这一年皇家产业赚得钱实在是太多了,谁看了不眼红?

    现在居然可以和皇家产业公司一起去敦煌,哪个不感兴趣?

    都是要吃饭的好吧?谁会嫌钱多?

    李世民也是为棉布纺织出来做准备。

    棉布一出来,虽然以目前大唐生产力水平,还不至于对丝绸有非常大的影响。

    但势必会冲击麻布等低端布匹市场。

    虽然大唐现在提倡养殖业,就连人工孵化蛋类的技术都通过报纸传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但毕竟时间还短。

    为了不影响百姓收入,李世民就要打开丝绸之路的通道。

    大量出口丝绸,茶叶,瓷器,玻璃等商品。

    &bp;&bp;&bp;&bp;

    &bp;&bp;&bp;

    <b>安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