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章 崔慎进宫

    “既然他们不喜当官,也不愿为大唐效力,那么这次递交辞呈的人,家中三代不得科举为官。”

    此话一落,所有大臣都震惊了,都瞪着眼睛看着李世民。

    这是得有多大的怒意,皇帝才会下这个旨意?

    想想三代后,你家还剩下什么了?耕读世家?不要搞笑了好不好?

    那些世家之所以称之为世家,无非就是朝庭上下都有他们家族的人或姻亲为官,从而在方方面面对整个国家产生影响。

    你现在都不能为官了,那和那些大地主有什么区别?

    “当然,这个不会明旨下发,就当是约定俗成的规距。”

    众大臣这才舒了口气,还好,还好,不是明旨。

    否则这些人真不敢想象,大唐又将面临怎样的风暴。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可目前最紧要的事情,还要等着他们来处理。

    这么多官员辞职,这下怎么弄?说实话,他们非常担心,因为影响太大了,

    都需要李世民来拿主意。

    “无忌,你们是不是觉得有很大的压力?”李世民看到他们这个样子,于是说道。

    要知道后世可是有人说过,市长的位置上坐着一条狗都能把这个城市管理好。

    当然,这个话着实太夸张了,但也反映了一点,在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下,短时间内缺失一个人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况且大唐这个小农经济社会,以前没出新的管理制度时,你看他们平时都在干啥?

    一年也就是收取地赋的时候忙一点,可这都是有一整套的流程,都不需要你动手,就在府衙里呆着就行,你说说你还能干啥?

    审一下谁家丢了鸡的案子?

    再不就是在府衙后院和小妾调调情?要么去听听小曲,参加一下地方士绅的宴请?

    你说说,你能干什么?

    你也从来不会去关心百姓的收入,百姓收多少粮食和你没关系,至于收多少税赋也和你没关系,反正过得去就行。

    当然了,要是遇到灾年了,写个报告请求减免税赋,然后又是宴请地方士绅们,看看能不能捐赠一点,当然捐多少随意,反正我工作做到了。

    你最忙的时候,可能就是怎么帮助,自家和其他地方士绅瞒报土地时,忙着欺下瞒上。

    另外,平时忙着帮助一些士绅欺压百姓,侵占他人土地。

    当然,县令也不是就真的没事情可做。

    只要真心是想把工作做好,想提高地方经济,增加百姓收入,其实是有很多工作的。

    但是这些世家的官员可能吗?

    他们只会为自已和自已的家族谋取利益,至于百姓和国家,那还是算了吧。

    家天下,家天下,在他们的心中,家族的利益是排在第一的。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因为这次李世民要取消奴籍,而选择辞官。

    为什么别的官员不会选择辞官?

    那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平时嚣张时可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大靠山,世家。

    他们可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崔家家主崔综已经有服软的心思了。

    这个时候,京城崔家家主的儿子崔慎,已经接到了他老子的飞鸽传书。

    信中大概的意思是,让崔慎进宫面见皇帝,看能不能私下和平解决问题。

    李世家对于这些官员能起多大的作用,李世民看得很透。

    要说没有影响,那肯定也是自欺欺人,但你要说有很大的影响,那就不好说了。

    李世民说完也不等他们回话,就摆了摆手接着说道“你们大可不必担心,其实也就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无非是,秋收收取税赋的问题。缺少县令的府衙,由县丞暂时署理县令一职。”

    “另外,锦衣卫的人按新的政令监督他们按流程执行就是了。”

    “在此期间,如县丞的工作政绩良好,可代理县令一职,一年后审核政绩通过者,可正式担任县令”

    这等于是给了那些,没有靠山,可能一生都在九品之间打转的低级官员,一个有职位上升的机会。

    几位大臣相互看了看,冒似只有皇帝李世民的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可行,而且皇帝也铁了心要坚决处理那批辞了职的官员。

    所以都不再多说,而是躬身道“是,陛下。”

    接着几位大臣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处理自已的政务去了。

    只是当这几位大臣临走时,唐俭似乎有话要说,不过还是没说什么就走了。

    李世民也注意到了唐俭的神色,不过也没有多说。

    等他们走后,通过系统查看,才发现原来唐俭非常喜爱,崔家家主的三儿子崔行功文学才能,将自已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也就是说崔行功现在是唐俭的女婿,如果三代不能为官,那他的女儿也算是白嫁了。

    不过这又能如何?这并不能影响李世民做的决定。

    估计唐俭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没有开口说吧。

    这时内侍向他汇报,崔家的崔慎在宫外求见。

    “嗯?他还跑来干什么?”李世民心里想不明白,这是为哪般。

    你们都一个二个跟逼宫一样的辞官了,现在官也辞了,还跑到宫里来干嘛?

    李世民想不明白,就干脆不想了,于是让内侍传崔慎进来。

    等崔慎进来后,李世民首先开口道“崔慎,你不是辞官了吗?还跑来做甚?”

    “难道是来向朕示威的?好嘛,你们跺一跺脚,朕的大唐就要抖一抖。”

    “在京官员就有五十四个辞官,你崔慎这一房在京的就有三个,这还不谈其他几房和支房,你们真牛逼。”李世民连后世的话都冒出来了。

    “要不是你们整了这一出,朕都还不知道。”

    “要不然朕还真怕哪天上朝时,发现站在下面的人全是你们的人,到时候皇帝是不是也应该换了?”

    李世民一通话说得,崔慎双腿打颤,汗流浃背,脸色煞白。

    “陛下,臣…………”

    “住口,崔慎你已辞官,已不是官身,注意现在的身份。”李世民一听崔慎出口自称是臣,于是直接打断了崔慎的话。

    “是,陛下,草民此次前来……前来是向陛下请罪。”崔慎心中发慌,从刚才李世民话语中,李世民动了真怒。

    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以前他们的地位很超然,一般来说,只要不是谋逆,什么事情到最后都能糊弄过去。

    只不过这次可能做得太过了,这么多官员一起辞官。

    当时,他们可没有真想辞官啊,只是想做个姿态,表明一下态度而已。

    ******************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求月票********************

    &bp;&bp;&bp;&bp;

    &bp;&b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