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章 你凭什么说他是个昏君?(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跪谢!)

    太极宫内。

    这位疑似为大唐公主的少女,在看到杨辰爽快承认了之后,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奇,然后便迈着莲步来到了杨辰面前,仔细的打量着一身白色书生袍的杨辰。

    此时的杨辰,在经过两本顶尖武学秘籍中众多武学宗师的熏陶下,已经养成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再加上这具身体本来的俊朗样貌,顿时让少女不知不觉中就被其吸引。

    “一个毫无任何功名的文弱书生,却能顶着父皇和长孙叔叔的压力,说出‘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的铮铮之言,看来传言还真是不可轻信!”

    少女盯着杨辰那俊俏的脸,想起这位传遍了长安城的‘软饭男’称号,有些失神的说道。

    杨辰在听到这少女口中的称呼,立刻证实了自己猜测,便拱手说道:“公主廖赞了。”

    而让杨辰没想到的是,这位公主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脸上闪过一丝歉意,然后认真的对着杨辰施了一礼,盈盈下拜道:

    “杨辰,我今天之所以在这见你,就是想替我的父皇对你说声‘对不起’。五姓七望私自和你联姻,抗旨不遵的事情宫内已经查清,确实和你弘农杨氏无关,所以我代父皇向您道歉。”

    此话一出,从进宫内均是一脸淡然的杨辰也不禁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要知道,五姓七望这隐瞒李二,私自将众女嫁给他杨辰一事,他还真的知道。

    因为这正是杨氏上任家主杨永倾其一切才换来的结果,他怎么可能不清楚里面的弯弯绕。

    但是当时的杨辰想的很清楚,就算他真的不知道,那李二要找一个理由为难他,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原因无它,因为这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古代,皇权的威仪大于一切,所以想让皇室主动认错,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但眼前这位小萝莉就做到了,可能她心里也清楚。自己的父皇为了皇家尊严,天子威仪,不可能给一介小小书生道歉。

    所以她便站了出来,主动给杨辰道歉。

    而更让杨辰没想到的是,这位刚刚还给他施礼道歉的公主,在直起腰身后,顺势将其白暂的小手插在腰间,一双剪水似的美眸紧紧的盯着他,然后用了和刚刚完全相反的口气,很是不满的道:

    “既然我已经为父皇的过错道过谦了,那我们现在来说说,你凭什么说我父皇是个昏君?”

    听到这话,杨辰神色突然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当初他被李二的宦官带到宫里,直接被套上‘欺君罔上’的罪名,但他当场就看出李二是想拿着比较好捏的自己,来给不尊圣令的五姓七望来一场杀鸡儆猴的大戏。

    而他为了自保,这才当机立断,用了明朝那铁血国训将爱好面子的李二生生镇住。

    而那昏君一说,也是为了加强自己话语的说服力,生生给李二套上的。

    诚然,李二这一生诸多黑点。

    什么弑兄杀弟、占兄嫂霸弟媳、和亲纳贡,这些几乎凡是历朝历代中昏君才干的出来的事,他都统统给干齐活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大唐才能再现万邦来朝的盛世场景,而这也正是让华夏念念不忘的原因。

    而后世虽说对他的千古一帝称谓有所争议,但也没有哪位敢说这位是个昏君。

    没等杨辰说话,这位不知名的公主如同被点着的炮仗一般,再次开口道:

    “我知道父皇因为你和五姓七望的婚约很是恼火,所以才牵连到你,这是父皇的过错。可你那句昏君,是不是太过分了点?”

    “父皇虽算不上是什么明君,但他自登基以来,每天无不是兢兢业业、殚心竭虑的治理天下,天下百姓无不称赞。可你在那天在太极宫的一番话,彻底否认了父皇的所有功绩,并直接将其冠上‘昏君’的帽子,你居心何在?”

    听完这位不知名的公主所有的话后,杨辰顿时对眼前这位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丫头片子另眼相看。

    这少女,可真不简单呐!

    虽然从表面上看去年纪尚小,但看待问题的思维却丝毫不比当朝重臣差上多少。

    首先,这少女自见了他之后,先行说出他的观点,点出他杨辰并不是别人口中的那般无能。

    之后替父道歉,就是想让他消除心里对自己父皇的芥蒂。

    因为在她看来,他杨辰能将众多文武说的哑口无言的,必是胸有沟壑的才能之辈,李二想将大唐打造成盛世,缺的就是他这样的贤才。

    在道完歉的情况下提出异议,为自己父皇道不平,是想将李二的所有功绩告诉他,他那天在太极宫所说的话确实过了,他得给自己的父皇道歉!

    PS:新书期间,需要各位大佬的共同呵护,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跪谢!

    &bp;&bp;&b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