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三章 把那位大神忽悠过来

    “工人都准备好了吗?”

    陈凌看着从货轮上卸下来的各种工业设备,对着身边的工业部部长吕修文问道。

    “陛下,臣把直隶与天津的洋务制造局的工匠都召集起来,并且给他们配了5000名学徒,争取在半年内学会这些技术。”吕修文马上回答道。

    “朕不要求半年,时间的长短没有硬性要求,但一定要把技术吃透。

    这些设备我们现在可以买,但未来一定要自己会造,而且还要造的比洋人强。”陈凌严肃的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会时刻监督。”吕修文马上回答道。

    陈凌点点头,其实对于这点,他是很放心的。

    未来的经验已经证明,华夏人的仿造能力,全世界第一。

    今天把你的东西拆开,明天就研究出技术原理,后天就设计出一款比原版还要好的设备出来。

    所谓同人逼死官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个时代唯一的好处就是,只要你想学,就能够学到知识和技术。

    工业设备你买,别人就会卖给你。

    可以说陈凌现在所面临的处境,其实比未来要好很多,没有什么技术封锁。

    不过对于眼下的这些工业设备,陈凌真的有点看不上。

    不说机chuang的精度,就说发电厂所使用的单级往复式蒸汽机,这种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比起未来的蒸汽轮机的差太多。

    可惜,陈凌不说学这些的,哪怕他知道有蒸汽轮机,但却不知道蒸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mmP!

    早知道能穿越,我就学材料学专业,或者机械设计专业了。

    随着各种工业设备被卸下船,陈凌安排的重卡,开始把这些设备运往已经准备的好的工厂厂区。

    “等等……这个是变压器?”

    陈凌看到变压器之后,愣了一下。

    “陛下,这个设备有问题吗?”吕修文不明所以的问道。

    “不,这个设备没问题,但这个设备所代表的意义,却不一样。”陈凌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

    吕修文一脸懵逼,不知道陈凌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变压器这种东西,现代社会非常的常见。

    陈凌最开始只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时代就有变压器了。

    可是下一秒,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发明变压器的人。

    尼古拉·特斯拉。

    这特么可是一位大神啊。

    最主要的是,这位大神还活着,貌似才刚到中年,正是做学问最好的年龄段。

    “gao到手,一定要把这位大神gao到手。”

    陈凌下定决心,一定要派人去美利坚,把这位大神忽悠到中华帝国来。

    ……

    工业设备接受完毕,陈凌为了表示对前来支援中华帝国工业化建设的工程师们的重视,还特意让吕修文宴请他们,一起吃了顿饭。

    中华美食对于这些外国人,可谓是有致命的吸引力。

    更不用说,陈凌派出的还是御厨。

    做完这一切,陈凌就不再管工业的事情,让工业在这片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就好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凌还是主抓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并且重新分配院系,重新建设校区。

    京师同文馆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设各国语言专业、西方历史专业、西方文化专业,并建立了国际研究所。

    除了这两所大学以外,陈凌还另外建设了十所大学。

    分别是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经济大学、北京政治大学、北京中医大学、北京西医大学、北京法律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

    可以说这十一所大学,包含了现在主流的科学体系。

    至于什么航空航天大学之类的,别gao笑了。

    在这个大家还在玩放风筝的年代,就算gao出来也没啥意义。

    所以陈凌只是在北大gao了一个系,专门研究飞机的。

    等时机成熟了,再把航空航天大学建起来也不晚。

    除了大学之外,在中华帝国的管辖区域内,陈凌还批复建设300所中小学。

    没有高中,因为用不着。

    现在的知识体系,小学基本上就包含了初中,而初中学的就是高中的知识。

    虽然300所学校有点少,但基本上能够培养出一些人才。

    不是陈凌不想多建设一些学校,甚至玩9年义务教育。

    可问题是,不是陈凌没钱,也不是陈凌不想gao,而是没老师啊。

    这300所学校,已经是极限了。

    再多也没意义,因为老师不够用。

    你总不能让小学生天天学八股文吧,那特么有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