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 混乱的战场,五五开的局势

    “左侧9点方向,距离2公里,17辆苏联坦克。”

    “瞄准,射击!”

    在一出小丘陵的后方,北约联军的坦克小队,发现苏联坦克小队。

    利用丘陵的掩护,直接冲出去,对苏联坦克进行攻击。

    轰轰轰……

    一连串的炮火轰鸣响起。

    苏联坦克小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三辆坦克被击中,一辆直接起火,剩余两辆被击中侧面撞击,履带受损,无法移动。

    “右侧2点方向,距离2公里,15两北约坦克,五五七阵型,攻击。”

    苏联坦克小队受到攻击之后,马上开始还击。

    十辆坦克从两翼包抄,剩下的五辆坦克正面迎敌。

    不是苏联坦克指挥官脑残,而是三辆坦克被击中,两辆无法移动。

    这个时候就直接把三辆坦克当成掩体,跟北约坦克正面轰。

    至于那两辆靶子一样的坦克,现在就是固定炮台。

    但这个时候,双方没人想过逃跑,就是刚正面。

    轰轰轰……

    双方真刀真枪的开打,同样的坦克,拼的就是硬实力。

    可能是坦克加成的问题,苏联的战斗力,明显比北约联军的战斗力要强。

    哪怕最开始被偷袭损失了三辆坦克,但在正面对拼中,苏联却占据上风。

    “向左侧山坡移动,我们的援军到了。”

    北约联军坦克小队在损失了七辆坦克之后,指挥官马上下达命令。

    接到命令之后,剩下的8辆坦克,开始向左侧进行蛇皮走位,以规避弹道。

    很快,四十多辆北约坦克从远处赶来。

    “报告指挥部,发现北约坦克团,坐标XXXXX,请求炮火支援。”

    苏联的坦克小队发现北约的坦克团赶来支援后,第一时间后撤,然后通过电台向指挥部发坐标。

    接到消息之后,苏联的阵地的重炮部队,马上调转炮口,对着坐标发动攻击。

    轰轰轰……

    很快,双方的这片战场,就被炮火覆盖,包括苏联坦克在内,也没有幸免。

    但是这一波哪怕苏联坦克团灭,他们也赚了。

    因为北约的坦克团,被这一波炮火覆盖,给打残了。

    哪怕坦克没事,但履带肯定是废了。

    在战场上,坦克趴窝,如果不是在自家的阵地,那么坦克就是靶子。

    面对苏联这样的打法,北约联军也很无奈。

    哪怕他们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在整个战场上,他们却不断遭到苏联的自杀式袭击。

    只要超过40辆坦克在一起,苏联就请求炮火支援,来一个向我开炮。

    最后大家谁也别想好,坦克打废了,爬出来钢枪。

    双方就在纵深几十公里的黄土平原上,展开了惨烈的坦克大战。

    甚至有的坦克小队,都深入敌方阵地,对敌方阵地进行攻击。

    最开始双方的坦克小队,还能够形成协同作战,进行战术配合。

    但是打到后面,双方都打乱套了,你中有我,我中由你,双方的坦克穿插在一起,夏姬霸打。

    要不是坦克上面有涂装,你都分不清谁是自己人。

    从乱战开始,双方的装甲车也出动,毕竟坦克很多都不是被击毁,而是被打趴窝。

    这个时候,双方的坦克士兵很容易被绞杀。

    所以,装甲车出动,开始救援,同时拉扯战场,想让战场变得有序。

    可惜,打到这个时候,指挥部的命令传达出去,但是到了战场上,根本就协调不过来。

    可惜,打到这个时候,指挥部的命令传达出去,但是到了战场上,根本就协调不过来。

    很快战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十几辆坦克带着几辆装甲车,后面还跟着几十个人,以小土包作为掩体和阵地,开始跟周围的坦克展开阵地战。

    这样的小型阵地,一个连着一个,可能前面是北约的小阵地,后面就是苏联的小阵地。

    一旦发现这样的小阵地,双方都开始攻击,同时还有炮火支援。

    就这样,这场坦克大战,从最开始的坦克对轰,到炮轰支援,再到小型阵地战,打到后半夜的时候,甚至打成了老阴比互阴。

    其实从下午2点多的时候,坦克大战的情况,就开始不受控制。

    到了晚上八点钟,视线不好的时候,双方开始阵地战。

    等到了凌晨1点多的时候,老阴比开始互阴。

    这个时候,双方的指挥部,看着一团乱麻的沙盘,头发都快抓掉了。

    打成这样,怎么办。

    现在士兵上场,肯定是不行的,双方的炮火都能够覆盖战场。

    所以,这个时候双方的战术,就出现了分歧。

    “装甲车与步兵出动,从左右两侧对战场进行分割,突袭战场中间的北约军队,炮火对两侧进行攻击,压制北约联军.。”

    苏联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刚正面,直接装甲车带步兵冲锋。

    “我们应该把坦克撤出来,这样大下去,我们无法发挥坦克数量的优势。”

    “不能撤,一旦撤出来,苏联也能够调试战术,这对我们不利。

    眼下虽然乱,但苏联也同样乱,所以当务之急是把坦克部队抽调出一部分。

    利用数量的优势,从左右两侧绕开战场,配合装甲车与步兵的突击,攻击苏联阵地。”

    北约联军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两翼偷袭。

    简单的说,苏联选择中路刚一步,正面上高地。

    而北约选择从两条边路发起攻击,偷袭上高地。

    这两种战术,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主要看战场形势。

    结果双方的战术,根本就没有打到一起去。

    凌晨三点,双方基本上同时行动。

    苏联的装甲车带着步兵冲到战场上,直接横扫战场上的北约联军,再集结坦克部队,形成钢铁洪流。

    至于苏联的重炮部队,对两翼发起攻击的时候,北约的坦克已经撤出战场,开始冲锋。

    也就是说,双方的主力,根本就没有打团,全在带线。

    “` 苏联的坦克部队正在战场中央聚集,我方坦克部队无法阻挡,请求炮火支援。”

    北约联军接到消息,马上对中部进行炮火攻击,抵挡苏联的进攻。

    “北约联军坦克部队阵型散乱,我方遭到炮火公开,请求分散。”

    苏联这边也不可能硬接重炮的炮火,傻乎乎的往里冲,所以选择往两翼分兵。

    这样一来,就打出了什么效果呢。

    北约联军的两翼装(李了赵)甲车与步兵组成的队伍,直接与苏联的坦克部队撞上了。

    而苏联的感觉是,他们分兵之后,被北约给堵住了。

    而另一边,北约的坦克部队,从两翼打到了苏联的阵地,结果后面没人了。

    光靠坦克能够推平苏联阵地吗?

    不可能的,没有步兵协同,打个锤子。

    所以,这次双方的战术,打了一个诡异的平衡。

    苏联主攻中路,被北约联军用大招封路,没法推高地,只能选择从边路上高地。

    结果北约联军边路有带着大龙BUFF的超级兵,把苏联给挡住了。

    而北约联军那边呢,偷袭了苏联的高地,准备拆水晶的时候,发现没有兵线了。

    这个时候,双方指挥部同时下达命令。

    我方水晶正在被攻击!

    双方的坦克部队,马上返回老家,基地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结果,双方在从边路返回的途中,主力坦克部队碰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