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最快更新血脉赞歌最新章节!“方便面、火腿肠、盒饭喽……”火车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小伙子,吃盒饭不?”一个售货员摇了摇张闯的肩膀问道。

    “不吃,我不饿。”李闯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他的钱早已经花光了。饥肠辘辘的张闯肚子又咕咕地叫起来,实在没办法,他只得拿起端起桌子上的泡面盒大口地喝水。对面的男乘车睡醒了,伸了一个懒腰,打开背包,拿出一大堆吃的,炫耀似的大口吃起来,张闯看着那些诱人的食物不停地咽着口水。

    “小伙子,你怎么总是喝水不吃东西啊。”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关心地看着张闯问,

    “噢,我不饿,刚才吃过了。”张闯慌忙掩饰着。

    “给,我自己蒸的馒头,就是凉了,凑合吃一口吧,出门在外上哪弄那四眼齐去啊,是吧?”大娘塞给张闯一个馒头。

    “我真不饿,大娘,你留着吃吧。”张闯把馒头又塞还给大娘。

    “这孩子,拿着,大娘让你吃你就吃,不就一个馒头吗?让来让去地干啥?快吃,听话”大娘又把馒头塞进张闯的手里。

    “哎,那谢谢您”张闯不再推辞,大口地吃起来。

    “好吃不?”大娘笑眯眯地看着他。

    “好吃,跟我妈蒸的一样好吃。”张闯一边吃一边回答。

    “给,这有咸菜,就着点,要不没有咸滋味。”大娘拧开一个罐头瓶子放在张闯前面的桌子上。

    “哎。”张闯接过大娘递过来小勺吃起来。

    “慢点,慢点。还有呢。慢慢吃,要是觉得凉就喝点开水啊。看一会该肚子疼了。”大娘满眼的怜惜,“这么小就一个人出门啊,你爸妈也放心。”

    “大娘,我不小了,我都十六岁了。“张闯自豪地回答。

    “这是去哪啊你?”大娘关心地问。

    “姑姑家。”张闯毫不隐瞒。

    “去过吗?能找到路吗?”大娘继续问道。

    “从来没去过,但是我有姑姑家的地址,没事。”张闯很自信。

    “如果我没猜错,一定是自己从家偷着跑出来的吧?”大娘笑眯眯地看着张闯,

    “这……你咋知道大娘?”张闯很奇怪。

    “唉,你们这些孩子啊?咋就不替父母想想呢?”大娘边说边在随身的一个包里摸索着,“给,大娘也没有多,这五块钱你拿着,下了火车,拿着地址,打个车去你姑姑家吧。这可不比在家里,这骗子可多了,我儿子就被人贩子骗走了,他要是不丢的话,也和你这么高了。”大娘哽咽起来。

    “大娘,您别难过,你一定会找到您的孩子的。”张闯不知带该怎样安慰老人,“大娘,这钱我不能要,我走着去就行,不用打车。”

    “拿着。”大娘不容张闯拒绝,把钱塞进张闯的口袋里,“到了你姑姑家,早点给你爸妈个信,他们惦记啊。”

    “我记着了大娘,你放心,一到姑姑家我就给家里写信。”不知为什么,张闯鼻子一酸,竟然差点哭出来,“我也惦记我妈和我弟弟妹妹。”此刻,他已经开始想家了。

    “各位旅客请注意,山东济南站马上就要到了,请下车的旅客带好您的行李准备下车。”列车员反复提醒着大家。

    “大娘,我要下车了,您自己注意安全。”张闯一边背书包一边和大娘告别,“大娘,谢谢您,我会想你的。”张闯抱着大娘久久舍不得分开。

    “孩子,听话,别慌,到了你姑姑家记着给家里报个平安啊。”大娘声音哽咽了,“放心,大娘在外面跑了半辈子了,不找到我儿子,我是不会停下来啊。”

    “大娘,您一定会找到您的孩子的,那我下车了,再见。”张闯告别了好心的大娘,走下火车,汇入潮水般的人流。

    “大娘,您知道这个地方怎么走吗?”张闯拿着信封向一个人问路。

    “孩子,我也是外地的,第一次来这。你问问当地的人。”那个人热心的指点着,“孩子,你去那边问问那些卖水果的,他们应该能知道。”

    “大叔您好,我打听点事?”张闯走到一个摊位跟前礼貌地打着招呼。

    “你说孩子,什么事?”摊主很热情。

    “大叔你知道这个地方怎么走吗?”张闯指着信封上的地址。

    “这个地方啊?我还真有点弄不准?”摊主迟疑着,“哎,大妹子,你知道这个地方不?”摊主向旁边的一个女摊主询问着。

    “不知道,咱们这有这么一个地方吗?”女摊主迷惑地问。

    “有。”摊主肯定地说,“哎——过来。”摊主向远处一个电动三轮的车主摆摆手。

    “打车啊,大哥?”三轮车飞快的赶过来停在摊位前。

    “你总跑车,知道的地方多,你能找到这个地方吗?”摊主大哥问。

    “差不多。”三轮车主并不敢确定,“好像在报社附近。”

    “那这样,你把这个孩子送过去,要是地点不对,你再帮着找找啊,孩子是外地的,来投奔亲戚,第一次来,又这么小。帮帮忙好吧。”

    “叔叔,我只有五块钱行吗?”张闯无奈地看着三轮车主。

    “行,路不太远,用不了那么多,三块钱就可以了。”三轮车主很公道。

    “真的,太好了。”张闯很开心。

    “来,孩子,拿着。”摊主抓起两个苹果塞到张闯手里,“一定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吧?是不是又饿又渴啊?”

    “叔叔,这可不行,您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怎么还能要您的苹果呢?”张闯把苹果又放回到摊位上。

    “这孩子,拿着,两个苹果,又不是很多,值不了几个钱的。出门在外不比家里,在家日日好,出门事事难啊。”摊主把苹果塞进张闯的书包里,“快走吧,还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地方呢。”

    “谢谢叔叔。”张闯感激地给摊主鞠了一躬,转身上车,“再见了叔叔。”

    “唉,走吧,路上小心啊。”摊主望着远去的三轮车,“这么小的孩子,真难为他了。”

    “走亲戚?”三轮车主看了一眼张闯,“年龄不大吧?”

    “嗯——”张闯第一次出门,心里一点戒备都没有,“去姑姑家。”

    “真不知道你们爹妈咋想的?”三轮车主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外面多乱啊,这么小的孩子也敢撒出来,这玩意要是走丢了可咋整。”

    “没事的。”张闯此刻完全沉浸在马上就要见到姑姑的喜悦当中,“我都十六了,不是小孩了。”

    “就是这了,你快进去问问对不对?我在这等着你,要是不对我再拉着你去别的地方。”三轮车主把车停在了一个大院门口。

    “济南日报社。”张闯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应该就是这了,姑姑,我来了。”张闯激动地几乎哭出来了。

    “大爷,请问张国英是在这上班吗?”张闯拍打着门卫的玻璃问道。

    “是的。”老大爷摘掉老花镜,拉开了一扇小玻璃窗。

    “太好了。”张闯高兴地跳起老高,扭头就往回跑,“叔叔,你走吧,就是这,谢谢您。”张闯扭头就往回跑,“姑姑——姑姑——我来了。”张闯大声喊着,“哎呀不好,忘了给打车钱了。”张闯扭头又往回跑。当他跑回来一看,三轮车司机已经驾驶着三轮车扬长而去了,“叔叔——等等,给您钱。”三轮车司机似乎并没有听到张闯的喊声,驾驶着三轮车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姑姑——姑姑——”张闯扭头又往回跑,跑到门卫,忽的一声拉开门,“老爷爷,我姑姑在哪?”

    “张国英是你姑姑?”老爷子看了看张闯,“你是从哪里来的?”

    “黑龙江。”张闯着急的的,“老爷爷,我姑姑到底在哪啊?”

    “孩子,今天是星期天,单位放假,要找你姑姑,你得到她家里去找。”老爷子慢条斯理地说。

    “可是我不知道她家在哪住啊?”张闯急的要哭了。

    “那你给她打电话,让她来单位接你吧。”老爷子把电话推到张闯的面前。

    “老爷爷,我不知道姑姑家电话啊。”张闯急得掉下眼泪来。

    “那就不好办了!你先找个地方住下,等明天你姑姑上班你再来找她吧。”老爷子给张闯提着建议。

    “我只有五块钱,已经好久没吃东西了,哪有钱住旅店啊?”张闯急得大声哭起来,“老爷爷,求求您,帮我找找我姑姑吧。”

    “你别哭孩子,你等着,我来想办法。”老爷子一边安慰张闯一边拨通了报社领导的电话,“社长啊,我是老刘啊,我这从黑龙江来了一个小伙子,说是咱们报社张国英的侄子,找不到他姑姑家,也不知道他姑姑家电话,你看可咋办?”

    “我来联系张国英。”社长很热心,“你看着那孩子,别让他乱跑。”

    “好的社长,我知道了。”老爷子放下了电话。

    “太谢谢您了。”张闯感激地看着老爷子。

    “你啊,稳当地坐在这等着,我们领导说了,他和你姑姑联系,让你姑姑来接你。”老爷子搬来一把椅子让张闯坐下来等。

    “老爷爷,您这有开水吗?我胃疼的厉害,想喝点热水。”张闯从书包里拿出那个泡面盒放在桌子上。

    “你那是饿的,光喝水怎么行啊?”老爷子站起来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饭盒打开放在张闯的面前,“来孩子,别嫌弃,这是爷爷晌午吃剩下的,还热乎着呢。快吃吧。”

    “哎。”张闯顾不上客气了,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慢着,慢着,慢慢吃。”老爷子怜惜地看着张闯,“看看,这孩子饿得这么可怜。”

    “我吃饱了,哪有水啊?”张闯站起来四下里看看,“我去把饭盒刷出来。”

    “不用。”老爷子接过饭盒,“一会我自己刷就行。”说完,老爷子把饭盒放进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