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1章 新君登基

    司马静叹息道:“哎,如今皇上刚刚仙逝,人心惶惶。 我们现在是处在风口浪尖,只有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能使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无机可乘。”</p>

    刘义弘道:“请娘娘放心,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保全娘娘和太子爷。”</p>

    就在这时,素云有进来回道:“娘娘,内务府总管王三炮来了。”</p>

    司马静道:“快快请进来。”</p>

    素云答应一声,便出去了。一会儿王三炮带着几个太监进来了,他们跪地拜道:“奴才给太后和皇上请安。”</p>

    他这么一说,将司马静说了一愣,过了会儿,她才明白过来。她道:“王总管你胡说什么,当心你的脑袋。”</p>

    王三炮道:“现在皇上已崩,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新君早日即位。”</p>

    司马静道:“这急什么,现在皇上尸骨未寒,这样会对皇上大不敬的。等办完了皇上的葬礼再说吧。”</p>

    王三炮听了不禁摇头道:“娘娘此言差矣,如果太子爷不趁早即位,势必会造成大乱的局面,到时候收拾就难了。”</p>

    司马静觉得王三炮说的有道理,她心中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想等一些朝廷重臣说出来才好。她便向王三炮斥道:“行了行了,你一个太监管什么闲事,满朝文武这么多大员都没有说过这话。你又是操的哪门子心?你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去吧。”</p>

    王三炮也是一个聪明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司马静的意思,他便向司马静作揖道:“既然娘娘这么说,那奴才知道怎么办了。”</p>

    说着便退了下去。</p>

    一会儿,素云又进来回道:“娘娘,刘宰相带着一干重臣要见您。”</p>

    听了此话,司马静嘴角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她心道:“这王三炮果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当太监真是可惜了。”</p>

    想到这里,她只说了两个字“快请”。</p>

    这时,只见宰相刘英等人进来跪地请安。</p>

    司马静道:“刘大人快快请起,各位大人快快请起,在这里没有外人就不必多礼了。”</p>

    刘英听了便带着众人起来。</p>

    司马静一边让小玉等人给大家上茶,一边问道:“刘大人前来不知有何贵干?”</p>

    刘英听了忙向司马静作揖道:“娘娘,如今先帝已经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都希望太子爷早日荣登大典。”</p>

    司马静听了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长叹一口气道:“哎,你说的有道理,我又何尝不知道。但是,这先帝爷刚刚去了,还是等着办完他老人家的葬礼再说吧。”</p>

    刘英又向前一步道:“娘娘,此事万万不可疏忽大意,现在时局未稳,正需要娘娘和太子爷主持大事呢。再说了,远在西梁的梁王早就对皇位虎视眈眈,他若得知皇上驾崩的消息,必定会挥师进京,他拥兵自重,会对娘娘和太子爷不利啊,请娘娘三思。”</p>

    “可是……”司马静脸上露出很为难的样子道。</p>

    “娘娘,此时是关键时刻,万万不能优柔寡断啊,请娘娘三思。”刘英说着便又跪地叩头不起。</p>

    众大臣见状,也忙跪地道:“请娘娘三思。”</p>

    “你们,哎,让我说什么好?你们赶快起来说话。”司马静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道。</p>

    刘英等人都道:“娘娘若是不答应,臣等就长跪不起,直到娘娘同意了为止。”</p>

    此时,司马静转过身去,面朝着墙壁,半天后才道:“既然这是大家的意思,那我和太子爷就只好顺从大家的意思了。刘大人你命人找个吉利的日子吧。”</p>

    刘英听了忙道:“娘娘,明日便是良辰吉日,您看……”</p>

    “嗯,就依你的意思。”司马静点点头道。</p>

    大家都忙说司马静英明之泪的溜须拍马的话,司马静只是一笑,又向大家道:“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休息一下,明日准备登基大典吧。”</p>

    大家忙答应着下去了。</p>

    司马静又向旁边的刘义弘以及四大英雄道道:“你们也先下去休息吧,等有什么变故我随时传你们。”</p>

    他们也都说了一声遵命,就出去了。</p>

    司马静又向小玉道:“你去内务府看看,新君的龙袍做好了没有?”</p>

    小玉也答应着出去了。</p>

    这时,四下无人,龙啸虎向司马静道:“母后,我怎么觉得有点儿紧张?”</p>

    司马静看了他一眼道:“你明日就要登基为皇帝了,你不能再自称我了,你应该自称朕。你不必紧张,不会有事的,万事有我给你撑着呢。再说你父皇已经做好了妥善的安排,一切都会水到渠成的。”</p>

    龙啸虎听了点点头,司马静一把将他搂进怀里,拍着他的后背道:“我儿莫怕。”</p>

    一会儿的功夫,小玉回来了,她道:“娘娘,内务府的人说了,新龙袍已经按照太子爷的身高尺寸做好了,只等明日登基大典时穿了。”</p>

    司马静点点头道:“好吧,你先下去吧。”</p>

    小玉出去以后,司马静对龙啸虎道:“啸虎,你也去休息吧,明日登基必定会很累的。”</p>

    龙啸虎此时也有了困意,他听司马静这么说便去自己的房中睡了。</p>

    司马静将众人都遣走了,她本想自己回榻上休息一会儿,但是当她躺床时,却全无睡意。她便起身,轻轻地抚起了瑶琴,那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传送着司马静心中别人不能理解的滋味。</p>

    就这样一夜未睡,到了寅时,这时候素云又来回道:“娘娘,刘大人求见。”</p>

    司马静答应一声,让她将刘英带进来。</p>

    刘英道:“娘娘,时辰已到,请太子爷和娘娘去广德殿受拜。”</p>

    司马静答应一声,然后又喊道:“文娟,你去将太子爷叫起来。”</p>

    一会儿,龙啸虎已经穿好衣服过来了。司马静道:“赶紧去内务府更换龙袍。”</p>

    说着司马静便带着四大英雄与龙啸虎来到内务府换上了龙袍,然后就到了广德殿。此时,龙啸虎的师傅陈昌早已在殿外等候,他跪下呈给龙啸虎一张纸道:“太子爷,这是臣为您拟好的即位诏书,请您过目一下,如果不合您的意思,臣再改。”</p>

    龙啸虎连忙拉起陈昌,然后命人收了即位诏书道:“陈师傅写的,不用看,我一准儿满意。”</p>

    到了广德殿,龙啸虎坐在龙椅上,此时,文武百官都已经到齐了。小钱打开即位诏书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朝自开国以来,历代帝王英武神勇,雄才大略,使我之国家繁荣昌盛,黎民百姓生活美满。尤其是先帝仁宗义皇帝,体恤民情,兢兢业业。怎奈不幸年老驾崩,,我为太子,先帝将传位于我,我自思年幼无知,蒙先帝爷错爱,唯恐不能胜任。唯恐辜负了先帝爷的一片苦心,唯恐辜负了满朝众臣的期望,唯恐辜负了天下苍生的寄托。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幸而有群臣护佑,我即位才得安心。古语云,勤能补拙,我唯有学习先帝勤政为民的作风,方能弥补我之不足。今日是我即位之日,改元继德。先帝常教导我以仁治天下,故天下百姓,每人可得银一两,聊表心意。从明年起即为继德元年,钦此。”</p>

    众人听了都跪地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司马静坐在殿后,听到文武百官的呼声,心中非常激动,此时她回忆起当初的艰辛不禁流下眼泪来。</p>

    这时,就听到龙啸虎道:“众卿家平身吧。”</p>

    众人都忙谢恩。</p>

    龙啸虎又道:“刚刚这是我的,朕的即位诏书,朕还有一道圣旨。”</p>

    说完,他看了小钱一眼,小钱忙又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幼顽劣,幸有严师栽培。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朕虽贵为天子,但礼数亦不能更改。今朕即为皇帝,特封朕之恩师陈昌为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钦此。”</p>

    陈昌在下面听到这道圣旨,当时便激动地热泪盈眶。他跪地拜道:“皇上,臣何德何能敢受此恩荣?”</p>

    龙啸虎笑道:“陈师傅,你就不要再谦虚了。如果没有你的培养,朕怎么能懂得这么多治国的道理。如果朕一个人说你有这样的资格你不信,但是你问问大家,你有没有这样的资格。”</p>

    龙啸虎说完,众人都忙跪地拜道:“皇上圣明。”</p>

    陈昌这才叩头道:“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龙啸虎道:“这就对了嘛。还有列为卿家,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虽然是换了新君,但是,朕会发扬先帝爷的优良作风,今后还需你们来辅佐朕,监督朕。如果朕有什么过失,请你们当面指出来,朕会一一改正的。”</p>

    众大臣又忙跪地拜道:“皇上圣明。”</p>

    这时,龙啸虎看到众人当中有个少年,这个人便是苏怜雪的儿子龙啸阳。龙啸虎意识到自己大意疏忽了,没有给他封王封侯。他便道:“九弟,朕还有一道口谕是给你的。”</p>

    龙啸阳听了,忙叩头道:“臣弟听旨。”</p>

    这时,只听龙啸虎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皇皇九子龙啸阳,忠心耿耿,贤德仁厚,今即封龙啸阳为和亲王,钦此。”</p>

    龙啸阳万万没想到龙啸虎会有这道口谕,激动得说不出话来。</p>

    “皇上,我呢?”</p>

    这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