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奸邪小人打量我,以卵击石出奇迹

    清朝的远祖雍顺充分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他的小王国里带领村民孜孜不倦的建设,一生的努力终于建成了一座有模有样的小城市,估计在今天等多算得上个乡镇的规模,叫做鄂多哩城,在今辽宁省勒福善河的西岸,宁古塔西南三百多里。此地背山面水,地势极佳,真乃龙兴之地。虽然是块宝地,但是因为是个土著部落,偏远边疆,天朝上国大明皇朝懒得理你,任你自身生长,根本每人把这块塞外荒地当回事儿,我们也不能对明王朝的大臣皇帝苛刻要求,全国那么多的镇子、村寨,不可能管理那么多,只能抓大放小,管理好大城市、军事要塞就行了。

    话说自从雍顺建成土堡后,他的子子孙孙继续发放愚公移山的精神,将爱新觉罗家族发扬光大,那真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生生不息啊。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土著村长变成了堡长、市长,放到现在话说,村长干的不错,提拔到了镇上做镇长,镇长又变成了县长,到了明朝中期,爱新觉罗家族产业传到了一个叫孟特穆的手中。他机智过人,善于抓住机会,像街道边摊大饼的大妈一样,以鄂多哩城为跳板,向周边扩大势力范围,发展扩大到赫图阿喇。赫图阿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兴京,在长白山脉北麓。

    从孟特穆传到他的第五世子孙觉昌安手中,已经小聚规模,觉长安排行老四,为爱新觉罗家族族长,承继产业,居住在赫图阿喇城,同时他还有五个兄弟,按照职责分工,在赫图阿拉周围建造了几座城堡,分别把守着,从这规模看,相当于半个县城。但凡伟大的民族发展史,必然要人丁兴旺,就像买彩票一样,多买几注,中奖的几率就增多。觉昌安也不例外,除了扩展势力外,就是娶老婆、小妾,生孩子,幸亏他老人家作了这个伟大的决定,终于中了一个大大的头彩,绝对超过亿元以上的奖金,成本很小,才发了两元钱。在觉长安一大堆孩子中,他的四儿子塔克世,娶喜塔喇氏为妻,使命由她完成,塔喇氏不负众望,成功生下一个智勇双全、出类拔萃的儿子。这孩子长大以后就是大清国第一代皇帝,清朝子孙称他为太祖,努尔哈赤。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大哥不恰当的比方,努尔哈赤所在的爱新觉罗部城堡不断增多,力量逐渐强大,当你不知道它是老虎、狼的时候,只能认为它是肥猪了。一直又肥又壮的肥猪,自然引起了草原上各种势力的关心,都想吃掉它,至少分到一杯羹。明朝总兵李成梁就是这种角色的,当时他是驻守辽西,为了大明王朝的千秋功业,为了辽东的和平稳定,它需要草原上有多种势力,而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独大,这对于他,对于大明朝都不是个好主意,因此他内心里打起了觉昌安的主意。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李成梁的想法,与图伦城主尼堪外兰一拍即合,各怀鬼胎,李成梁想把爱新觉罗部扼杀在摇篮中,尼堪外兰盯住古埒城,像扩充地盘,于是他们联合围攻古埒城。

    古埒城是努尔哈赤的姐夫地盘,也就是觉昌安的孙女婿,这个城市地位重要,但是城池小兵丁也不多,就像觉昌安寻求援助。觉昌安带领儿子塔克世携带自家全部精锐兵士到古埒城救急。城主阿太章京开门迎入援军,兵力合在一起,声势浩大,军民安心。觉昌安不敢怠慢,积极备战,做好防御准备,明朝军队及附近土著联军退却了。一天,觉昌安巡视城防的时候碰到了自己的老部下——图伦城主尼堪外兰,要求会见老朋友。这个时候,尼堪外兰来访,觉昌安也觉得不是个好预兆,但还是放他进来了,心想你一个人也造不出多大水浪来。尼堪外兰以前是觉昌安属下,因此见到后抱膝请安。宾主见面后,因为是战争敌对状态,觉昌安质问尼堪外兰:“为什么不好好呆在你的图轮城,反而和明朝联合起来攻打古埒城?”

    尼堪外兰急忙跪下请罪,说:“奴才有眼无珠,不知道古埒城主是主子你的的孙女婿,如果知道,就是给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来啊,我真是有眼无珠。刚刚听到主子来了,才知道主子和城主的关系。为了弥补我的罪过,我已经说服李总兵让他退兵。只要古埒城主向明朝皇帝进贡称臣就行了,到时候朝廷还会给主子封爵,总督建州呢。”觉昌安听得心花怒放,自我感觉良好。当下宾主双方在愉快和平的环境中结束了会谈。一时间多少牛羊倒霉遭罪,为了款待尼堪外兰,杀鸡宰牛,热烈庆贺。双方共同回顾了传统友谊和良好传统,以及合作的美好前景,仿佛明朝皇帝、经官方认可的龙虎将军印、建州卫都督任书马上就能到来,觉昌安等爱新觉罗部也将得到朝廷的承认,由杂牌军变为朝廷正规军,觉昌安等人深信不已。

    尼堪外离开城池后,围城的军队果然退去,古酹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详。没有人知道这平静的外表下,一股旋流正在生成,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的刀光剑影的恶毒的阴谋。话说阿太章京和觉昌安父子认为敌人已经褪去,十分高兴,倒霉的还是猪牛羊这些畜生和家禽,统统出来溜一圈,非常丰盛的宴席,犒赏三军和亲戚、救命亲人。大家都胡吹海侃,从早上吃到夜里,还弄了几个小女人跳跳助兴,军士也都喝得东倒西歪,回到各自家中做起了春秋大梦。

    结果大家都会知道的,明朝军队及尼堪外兰的图轮城土著军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凶神恶煞一样从天而降,人声嘈杂,见人就砍,爱新觉罗家族的兵民都去阎王爷爷那里报到去了,当然是全军覆没,连三军统帅觉昌安父子及阿太章京也命丧黄泉。可怜,肥猪如果不自强,只能任人宰割,成为刀下之鬼。尼堪外兰看到自己攻下了城市,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映衬在李成栋的脸上。

    卵虽然弱小,但是有脑子,有生命力,石头看起来强大,但是是死的东西,毫无生机,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努尔哈赤是不是一只染病卵了?努尔哈赤,千辛万苦扫平了辽东关外之地,明朝看不下去,经常横加阻挠。努尔哈赤心想,不管那么多了,干个建州都卫受到牵制太多,烦死人了,还是单干自由。因此就大兴土木,盖了个大房子,搞起了房地产开发,有了宫殿,模仿明朝皇帝,装模做样起了个年号“天命”(明朝万历44年),他获得了一个光荣的称号“满洲太祖”。开过的皇帝,身体都很好,生育能力极强,太祖有10几个儿子,因为太多,虽然贵为皇子,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名字,有三个儿子都是好样的,名垂青史:第八子皇太极,被立为太子;另外还有骁勇善战的多尔衮和多铎,清朝能够一统华夏,就靠这几位了,对他们一家的评价,我只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

    满洲太祖打出自己旗号,另立山头后,他也紧张,与明朝对着干,只能是以卵击石啊,虽然自己有点人马,有几条枪,但是与大明王朝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只能算是小角色。为此,他也是精心做了一些准备,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日夜操练。同时对自己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也就是扩编,在原有黄红蓝白四旗基础上,扩大到八旗,另加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四旗。同时购置红衣大炮,组建炮军,多方训练,一时间兵强马壮,野心得到极度膨胀。

    改变策略,原来打叶赫呢,总是被明朝制约,心想我这次来碰碰明皇朝这只老虎,看看他是不是纸老虎,还是大老虎。经过三年准备,挑选黄道吉日,率领2万铁骑偷袭明朝。当然要出师有名,鼓舞士气,列举了明朝9大罪状,要代天教训一下大明,就这样,这只部队向西直扑明朝边境重镇抚顺城。在城外30里处扎下营帐。

    想什么来什么,太祖虽然兵强马壮,浑身是胆,就是缺少个军事。一个伟大的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环境下下,做了恰当的事情,他就是范文程。明朝落地秀才范文程,长期郁闷,一直就是个秀才,考不上举人,更不说是金榜题名啦,因此怀才不遇,进行了政治投机活动,他看到了满洲的崛起,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明帝国不给我舞台表演,我到满洲小舞台展示展示,虽然不大,也不枉此生。范文程与太祖一见如故,秉烛夜谈。

    城堡最容易从内部打破,范文程是当地人,了解抚顺守将情况,献计智取。抚顺守将李永芳是个草包,凭借拍须溜马本领混到了个大将工作。范文程代表高祖写信劝他投降,用箭射入城内。李永芳缺失是个脓包,不仅仅没有本领,更没有抵抗意志,六神无主。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啥样的手下,抚顺大小官员一合计,忙活了一夜,就是投降。就这样,太祖兵不血刃占领抚顺。

    满洲兵攻占抚顺,广宁总兵张承荫带领兵马来收复。有了内部人在身边,太祖工作方便多了,从李永芳、范文程口中了解到张承荫勇猛无比,忠君爱国。太祖遂亲率满洲兵主力迎敌,在抚顺城西十里处两军相遇。明总兵张承荫、副将颇廷相、蒲世芳都是好手,奋力拼杀。双方都是鼓足了劲,互相砍杀,一时间血肉横飞,状况惨烈,分不出胜负,纯粹拼的是消耗战。人要走时运,老天都为你呐喊鼓掌,努尔哈赤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之间忽然间天昏地暗,一阵大风从西北吹来,猛扑明军,明军连眼睛都睁不开,更不说打仗了,在今天话说就是明军碰到龙卷风了,估计与前今天盐城那场龙卷风风力级别差不多,被专家定位14级。满洲军趁着大好时机,发起了冲锋,张承荫再也挡不住,阻止不了军队溃败,阵势大乱,只能带着亲军部队败走。大家正逃跑到一座土山脚下,忽然一支满洲军从山顶上就像下冲杀。原来满洲太祖看到明军战斗力很强,硬拼,双方损失很大,就采取智取,派多铎从后面夹攻明军。明军更加混乱,纷纷拿出自己看家本领,逃跑,看谁跑得快,否则小命不保。已经天黑了,明军被满洲军紧追,总兵张承荫、副将颇廷相、蒲世芳全部战死沙场,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