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三章:还请太子殿下节哀

    这一次的笛声,不如之前的那道笛声那般尖锐急促,相对而言平缓了许多。

    随着这一道笛声的响起,萧至寒的动作渐渐的缓慢了下来。仿佛是被什么东西给牵制住了似的,让他每一个招式都受到了莫大的阻碍。

    紧接着,萧至寒眼底的红光散去,脸色也瞬间苍白起来。

    方才被萧辰裕派出去找国师的那个亲卫,悄无声息的走到了萧辰裕的面前,附在萧辰裕的耳边低声的说道,“太子殿下,国师说……”

    萧辰裕面上一喜,指着几乎要站不住的萧至寒说道,“快,他支持不住了,快将他拿下!”

    仿佛是为了验证萧辰裕这话的真伪,萧至寒的身子晃了晃。

    见到这一幕,原本不敢上前的禁卫军,握着手中的兵器,一点一点的试探着去向萧至寒围拢。

    距离萧至寒越来越近,还不见萧至寒有任何动手的迹象,禁卫军们终于大着胆子,将手中的兵器架在了萧至寒的脖子上。

    萧至寒脸色苍白,仿佛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一般,任由那些禁卫军将他制住。

    见萧至寒至今没有还手,萧辰裕的胆子突然大了起来。推开了挡在他面前的禁卫军,试探着走到了萧至寒的面前。

    伸出手,在萧至寒的面前晃了晃,见萧至寒几乎没有反应之后,萧辰裕嘴角一勾,眼底闪过一丝阴狠。

    抬起头来,萧辰裕的脸上突然堆满了悲愤,一脚踹在了萧至寒的身上,将萧至寒踹倒在了地上。

    “畜生!你怎么敢对父皇下这样的毒手!你弑君,弑父,罪大恶极,不容姑息!”萧辰裕一边踹着萧至寒,发泄着自己这么些年来对萧至寒的不满,一边还满脸悲愤的指责着萧至寒的罪状。

    萧辰裕有些累的,便干脆跪在了地上,看着那满是药味的房间,哭喊着,“父皇,是儿臣来晚了,让你在这个乱臣贼子的手中受尽了折磨。是儿臣不孝……”

    说着说着,萧辰裕仿佛伤心至极,身子一歪,便晕了过去。

    一瞬间,本就乱到不行的农庄之中,又加了几分乱意。文武百官们,忙着找会医术的人给萧辰裕诊治,禁卫军们,忙着收拾着农庄里的残局。一时之间,萧德庸的尸体竟然无人问津。

    一刻钟之后,萧辰裕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发现床边围着的文武百官,萧辰裕的面上又添了几分悲色,喃喃的说道,“明王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呢?父皇那么宠他,就算他犯的大大小小的错不计其数,父皇也没有真的责罚过他。他怎么就狠得下心,这样对父皇呢?之前吴威给父皇下毒的时候,本宫还以为他是污蔑明王的。怎知……”

    “太子殿下,还请节哀啊!”看到萧辰裕这模样,文武百官各个都轻声的安抚着。

    一位尖嘴猴腮的大人,见到萧辰裕朝他投递过去的眼色,嘴角勾出一个阴笑,上前一步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太子殿下节哀,保重玉体啊!”

    被这位大人这么一说,其他文武百官也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看着萧辰裕,说道,“还请太子殿下节哀,保重玉体。皇上已经驾崩,太子殿下可不能再出任何意外了!”

    “多谢诸位大人关心。”萧辰裕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假惺惺的叹息一声,说道,“本宫只是想不

    通,明王他……”

    “殿下,明王现在已是乱臣贼子,不值得太子殿下这般费神!明王弑君弑父,还手刃了这么多禁卫军和大人,还请太子殿下重罚!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罪该万死!”一个微胖的官员站出来,满脸正气的说着。可是他的那双眼睛里面,却时不时的划过一抹贪婪。

    “请太子殿下重罚明王!”瞬时,便有文武官员应和着,要求萧辰裕从重处罚萧至寒。

    有几个年岁稍长一些的文武官员,相互看了看,彼此的眼底都有着几分疑惑。几人张了张嘴,仿佛是要说些什么。可是听到耳边一声接着一声的要求重罚萧至寒的声音,那几人想说的话,最终也只是化为了几声低叹,淹没在了众人的进谏声中。

    萧辰裕满脸犹豫的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仿佛实在难以做抉择似的,最终在百官们的劝谏之中,让他强忍着悲痛下了决定,说道,“明王萧至寒弑父杀君,证据确凿,罪大恶极,立斩不赦!”

    “太子殿下英明!”听到萧辰裕口中的判决,文武百官中的几人相互看了看,纷纷跪下,大声的恭维道。

    那几个年岁稍长一些的文武官员,转身看了看门外几乎已经失去了知觉的萧至寒,在心中叹了口气。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了一个带着几分云淡风轻的声音。文武官员转身看去,围着萧辰裕的臣子们转身看去,只见一个穿着一袭曳地白色长袍的男人,正缓步走了进来。

    见到这白袍男人,围着萧辰裕的臣子们面色各异。

    有人一脸恭维的上前,谄媚的唤上一声“国师”。也有人装作不经意的转过头去,不愿多看这人一眼。

    尤其是那几个年岁稍长些的文武官员,一见到这位国师便有些头疼。

    这位国师,自从出现在萧国之后,没见他做什么实质性的事情去护佑萧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反倒是隔上一段时间就要大张旗鼓的闭关,然后说是得到了什么天谕。

    那些天谕,有的的确是为萧国带来了福音,可有的,却让萧国的许多人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在萧至寒被这位国师扣上祸国灾星的名头时,这几位年岁稍长的文武官员,曾经拼尽全力的劝谏过萧德庸。可是他们劝谏之后,他们家人莫名的生病,离奇的死亡。当初,他们认定是这位国师搞的鬼,为了报复他们。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去查,都没有查到任何的证据,可以指证这位国师。

    在那之后,这位国师甚至还说,他们的家人之所以会莫名的生病,离奇的死亡,全部都是因为他们妄图忤逆神的旨意,遭到了神明的惩罚。

    后来,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次。每当有人试图质疑国师的时候,那人便会遭受到惩罚。一时之间,不只是萧国,甚至连周边的各国,都对这位国师充满了好奇。

    渐渐的,这位国师传达的每一条天谕,都会被萧国的百姓们重视起来。

    而这几位年岁稍长的文武官员,也因为这些来的一些天谕的验证,逐渐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位国师。对于他说的话,也不知是该信,还是该疑了!

    文武官员们为国师让出一条路来,让他直直的走到了萧辰裕的面前。

    萧辰裕看着突然出现的国师,眼底闪过一道精光,面上却故作惊讶的说道,“国师

    ?你怎会深夜来此?莫不是神明有什么新的指示?”

    国师向着萧辰裕行了一礼,说道,“太子殿下,微臣夜观星象,发现灾星移位,萧国不日将有大灾啊!”

    萧辰裕的脸上堆满了着急和担忧,顾不得自己前不久才因为忧思过度昏倒,从床上起身,看着国师,急急的问道,“这……还请国师明示。”

    国师继续说道,“微臣推演这天象,参悟出一破解之法。若是能依照这法子去做,定然可以化解萧国的灾难。”

    “什么法子?”萧辰裕追问道。

    国师有些迟疑的看了看门外,回过头来说道,“殿下,这次的大灾是因为灾星移位,要化解,还是要从灾星入手。”

    “这是什么意思?”萧辰裕皱着眉头问道。

    国师叹道,“萧国这一次的劫难,破解之法全部系于明王一人。这也是微臣深夜赶来此处的原因!”

    “这……”萧辰裕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为难,有些犹豫的说道,“国师有所不知,明王胆大妄为,弑父弑君,就在你来之前,本宫已经下旨将他处斩了。”

    “殿下啊,明王弑父弑君,罪不容赦!可是此时牵涉到萧国的百姓,还请殿下三思啊!”国师看着萧辰裕,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萧辰裕沉默了许久,仿佛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才好。

    良久,萧辰裕抬起头来,看向国师,沉声问道,“国师,你说的破解之法,可否详说?”

    国师点了点头,说道,“根据微臣的推演,一月之后会出现数百年难得一见的九星连珠异象。只要我们在适当的位置修建祭坛,于九星连珠异象出现之时,以明王祭天,令灾星归位。如此,便可终止萧国这一次的大劫。”

    听完了国师的话,萧辰裕抬起头来,视线从面前的文武官员的面上扫过,沉声问道,“诸位大人已经知道了,不妨说说,现在该如何抉择?”

    萧辰裕这一问,让他面前的文武官员都不由得在心中嘀咕起来了。

    太子一派的那些官员们,相互看了看,时不时的去看看萧辰裕的脸色,想要知道太子殿下是什么意思。

    那些对皇帝萧德庸的死还心存怀疑的臣子,眼底却渐渐的起了别的心思。

    或许,可以接着这个机会,先将明王的性命留住。

    萧辰裕见所有人都不说话,不动声色的瞥了一个微胖的官员一眼。

    那官员一个激灵,急忙站出来说道,“殿下,明王罪大恶极,应当立斩不赦。可若是为了萧国百姓,微臣以为,还是听国师一言为好。以明王祭天,拯救萧国的百姓,微臣相信,就算皇上泉下有知,也定会夸赞殿下心系百姓的。”

    “是啊,国师多次救萧国于水火之中,他的话不可不重视!”

    ……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齐刷刷的支持了国师这个祭天的法子。

    太子一派的人是为了能讨他们主子的欢心,一些不站位的臣子,则是因为国师以往发生的一些事情,不敢不相信国师的话。而那些老一辈的臣子们,则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彻查皇帝萧德庸的死因。

    若是萧德庸真的是被萧至寒所害,他们绝不姑息。可若是这中间另有隐情,那他们也绝不会放过凶手。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