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五百二十九章:笑话

    “百姓们苦不堪言,想要去别处谋一条生路。可恨那妖道,为了不让假旱灾的消息传入京城,便派人将那些贫苦百姓们,尽数灭口,一个不留。”

    颜夕又指着另外的几个箱子,说道,“还有这几个箱子里,放的都是些和北方兵祸、西北蝗灾相关的东西。这些所谓的天灾,尽数都是那妖道派人所为。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世人相信他那所谓的天谕,让满朝文武和天下的百姓,相信明王是灾星降世!”

    抬起头来,看着那些满脸不敢相信的文武大臣,颜夕沉声说道,“这些箱子里的证据,皆有出处来源,诸位大人一看便知。若是诸位大人担心颜夕造价冤枉那妖道,大可根据颜夕提供的这些证据,查探一番,便知道真伪了。”

    见颜夕这般说了,在祭台边上的一众文武大臣,纷纷朝着颜夕身边走了过来。

    当他们拿起了放在箱子里的东西,仔细的看了一遍之后,这些文物大臣一个个都被气的双眼通红。

    “造孽啊,造孽啊!”一个年岁稍长的年老官员,看着箱子里的证据,瞬间老泪纵横。佝偻的身子也因为受到了太大的刺激,而不断的颤抖着。

    萧辰裕看到了这些文武大臣的反应,心中不由的咯噔一声。转身走到了那些箱子面前,伸手拿出里面的证据,草草的看了看。

    看了几样之后,萧辰裕将颜夕带来的那些证据扔回到了箱子里面,看着颜夕,黑着一张脸问道,“颜夕,你将这些拿出来,是想要做什么?”

    颜夕虚弱的笑了笑,说道,“看了这些,想必诸位也清楚,所谓的天灾,所谓的灾星降世,这一切都是国师为了不为人知的目的而做下的。萧国好歹也是个大国,怎能因为一个妖道的话,就将堂堂王爷,先皇之子,这样活生生的祭天呢?这要是传出去了,萧国只怕要让周边诸国笑话了。”

    萧辰裕见群臣面色开始变化,沉着脸对颜夕说道,“就算国师为了让世人相信明王是灾星降世,犯下了这些不可饶恕的大罪。那又能说明什么?九星连珠的异象,是在场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听到了萧辰裕的话,原本已经有些动摇了的文武大臣不由的低声议论了起来。

    “皇上说的没错啊!就算那妖道做事太绝,可是他能算出九星连珠,证明他的确是有些本事的。他说明王是灾星,只怕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话。”

    “对啊,你们还年轻,有许多事情都不知道。想当初,明王诞生的时候,萧国可是险些因为天灾而覆灭啊!这样的人,说不定真的是灾星呢!”

    “看来,我们不能过于轻视这件事啊!现在九星连珠的异象虽然已经过去了。可是明王这颗灾星还没有解决。为了以防万一,这灾星,只怕是留不得啊!”

    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颜夕冷笑了一声,说道,“九星连珠的异象,笑话!不过是那妖道为你们准备的一场幻觉罢了!你们若是方才没有看够,我可以让你们再体验体验。”

    说完,颜夕抬手一挥。

    瞬间,有什么东西从颜夕的手中洒出,还不待众人细看,那东西便融进了空气中。

    微风拂过,站在颜夕附近的所有人,几乎都同意时间闻到了一

    股很是浓郁的香味。

    紧接着,有琴声入耳。

    众人听得正是陶醉起劲,却突然见到天色一点一点的暗了下来。随着天色越发的压抑黑暗,众人的耳边,还有着狂风呼啸而过。

    又是一阵琴音传来,众人只觉得眼前一亮。一道天光撕开了黑暗,将阴暗驱逐,只留下一片属于正午的光亮。

    “这是……九星连珠异象?这异象,方才不是已经结束了吗?怎么会?”

    “你们是不是傻?哪里有什么九星连珠的异象,这分明是人为的!”

    ……

    看着这突然来又突然离开的异象,祭台周围的人,瞬间便吵翻了天。

    颜夕伸出了右手,手掌之中躺着一颗拇指大小,通体光滑的珠子。

    看着众人疑惑的视线,颜夕说道,“这珠子,叫摇光幻尘丹,只要将其捏碎,便会融入风中。闻到了这摇光幻尘丹香味的人,便会受下药之人的控制,看到下药之人想让其看到的东西。”

    “竟然是这样……怎么会是假的呢?”

    “这个该死的妖道,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么说来,明王并不是什么灾星降世。今日的祭天,其实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

    听着颜夕的话,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想法。

    许多人都渐渐的相信,萧至寒是无辜的,这一切都是被心怀否则的国师的阴谋。

    一瞬间,人群之中开始有人低声的呼喊,“明王既然不是灾星降世,那就没有必要祭天了吧!”

    “这样的话,应该会把明王放了吧……”

    ……

    听到人群之中那些关于放了萧至寒的言论,萧辰裕只觉得自己的心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重重的捏着,让他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当人群之中关于释放萧至寒的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萧辰裕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怒气了。转身,满脸凶狠的看着祭台附近的众人,大声的怒吼道,“明王萧至寒弑父弑君,就算他不是灾星,也是大逆不道之人!如何能放?如何能轻饶?”

    “杀父弑君?”颜夕看着萧辰裕,眼底是一片让萧辰裕不由得心底发寒的嘲讽,问道,“皇上说这话,可有人证物证?”

    看到颜夕那个笑容,萧辰裕原本还以为她会说出什么令人心惊胆战的话来,却没料到,竟然是问了这样的问题。一颗高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萧辰裕说道,“京郊那处农庄便是物证,满朝文武大臣皆为人证!萧至寒弑君弑父之事,在场的诸位大人,可都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是吗?请问是哪位大人,亲眼见到了明王杀了先帝?”颜夕的眼神渐渐移到了满朝的文武大臣身上,厉声问道。

    听到颜夕这么问,一个脑满肠肥的官员从文武百官中走了出来,看着颜夕,满是不屑的说道,“好个无理的刁妇,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敢质疑当今圣上,满朝文武!先帝驾崩之时,本官与诸位大人可是亲眼所见,先皇的身边,只有明王一人!御医查验,先皇乃中毒而死。这毒,不是明王所下,还能有谁?”

    “那我倒要问问这位大人,先帝既然是被明

    王下毒毒死的,为何你们会那般巧合的出现在那农庄之中!难不成是诸位大人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竟然能提前算到,那农庄之中有大事发生,因此才会恰巧赶到?”颜夕看着那脑满肠肥的官员,眼底越发的凌厉了起来,说出的话,也越发的尖锐了起来。

    “你……”那脑满肠肥的官员看着颜夕,被她的话这么一堵,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其他一些本就对先帝萧德庸之死存有疑虑的几位官员,听到了颜夕这话,面色也渐渐的沉了下来。一个个的开始回想着先帝萧德庸驾崩的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连尚还未散开的一众百姓们,听到了颜夕这话,也不由的压低了声音议论起来。

    “看那些大人的神情,先帝爷的死,该不会真的另有隐情吧!”

    “嘘,你们不要命了啊!皇上和这些大人都在这里呢,谁给你们的胆子,竟然敢明目张胆的议论这些事!”

    ……

    萧辰裕见势态不好,面色一变。看着颜夕,怒道,“好你个刁妇,为了帮助萧至寒洗脱罪名,竟然意图扭曲事实!胡乱攀咬!”

    “皇上这么激动做什么?颜夕只是怀疑先帝的驾崩和明王没有关系,合理的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来。从头到尾,颜夕可没有攀咬过任何人呢!皇上这般激动,莫不是以为,颜夕是在说你?所以心虚了?”颜夕看着萧辰裕,笑着说道。

    “你……”见到自己一时情急,竟然在颜夕那里落下了话柄,萧辰裕不由得有些懊恼,正要说些什么补救的话,却再一次被颜夕给打断了。

    颜夕看着萧辰裕,正色的说道,“皇上,诸位大人,关于先皇的驾崩,你们因为见到了明王在场,所以一口咬定是明王弑父弑君。可是颜夕这里却查到了一些东西,着实有些意思。皇上和诸位大人,不妨耐着性子,瞧上一瞧。”

    说完,颜夕转头,看着紧紧跟在她身后寸步不离的流靖安,轻声的说道,“帮我把东西和人带过来。”

    流靖安看着颜夕,眼中带着几分担忧。见颜夕坚持,流靖安看向了一旁的流九,说道,“流九,保护好少主。”

    待流九以一副保护者的姿态站到了颜夕身后之时,流靖安才一跃而起,朝着不远处的那间三层的茶楼而去。

    不多时,流靖安拿着一个锦盒走了过来。在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高大,却有些畏畏缩缩的男人。

    两人到了祭台边,颜夕看着那畏畏缩缩的男人说道,“你将你之前给我说的那些话,在这些大人面前,重新说上一次。”

    那畏畏缩缩的男人,微微抬了抬头,看了看周围挤的满满当当的人,瞬间被吓得全身僵硬,一个字也不敢说出来。

    颜夕轻身的安抚道,“你放心,只要你实话实说,我一定会安排人护送你安全无虞的回到故国。”

    听到颜夕的保证,那畏畏缩缩的男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是从大漠中来的,在萧国京城做一些药材买卖。因为大漠上多奇毒,所以找我的人就格外的多一些。大约在三个月前,有一个穿的很是富贵的姑娘,悄悄的找到我,要我帮她找一种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死去的药。”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