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六十回 大观园姐妹分离 蘅芜苑宝玉痛哭

    ,最快更新新红楼梦之三生三世最新章节!天亮时,就有王夫人房里小丫头立等传王夫人的话:“`即时叫起宝玉,快洗脸,换了衣裳来,今天有人请老爷找秋赏桂花,老爷见他作得诗好,要带他去。'这都是太太的话,一句别错了。你们快飞跑告诉他去,立刻叫他快来,老爷在上屋里还等呢。”

    袭人听得叩院门,便知有事,听得这话,催宝玉起来盥漱。她自去取衣,宝玉只得忙忙的跑来。果然贾政在厅里喝茶,宝玉忙行了省晨之礼。贾环、贾兰二人也都见过宝玉。

    贾政令坐喝茶,向环、兰二人道:“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论题联和诗这种聪明,你们又皆不及他。今日此去,不免强你们做诗,宝玉若是应付不过来,你们便帮几句。”两人连忙答应,父子四人去了。

    王夫人才想着过贾母这边来时,就有芳官等三个的干娘走来,回说:“芳官自前日蒙太太的恩典赏了出去,她就疯了似的,茶也不吃,饭也不用,勾引上藕官、蕊官,三个人寻死觅活,说剪了头发做尼姑去。我只当是小孩子家一时出去不惯也是有的,不过隔两天就好了。谁知越闹越凶,打骂着也不怕。实在没法,所以来求太太,干脆就依她们做尼姑去,或教导她们一顿,赏给别人作女儿去吧,我们也没这福。”

    王夫人听了道:“胡说!哪里由得她们自己选的,佛门也是随随便便进去的!每人打一顿给她们,看还闹不闹了!”当下刚好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心应妙玉之约过来这边,至今日未回,都向王夫人道:“咱们府上到底是善人家。因太太好善,所以感应得这些小姑娘们皆如此。虽说佛门难入,也要知道佛法平等。我佛立愿,本来就是一切众生无论鸡犬皆要度,所以经上现有虎狼蛇虫得道者就不少。如今这两三个姑娘既然苦海回头,出家修修来世,也是她们的高意。太太倒不要限了善念。”

    王夫人这段时间信佛,整日里礼佛给自己宫里的女儿积功德,听这两个尼姑的话大近情理,且近日家中多故,心绪正烦,哪里在意这些小事。既听此言,便笑答道:“你两个既这样说,你们就带了作徒弟去怎么样?”

    两个姑子听了,念一声佛道:“善哉!善哉!若如此,可是你老人家阴德不小。”便稽首拜谢。

    王夫人道:“既这样,你们问她们去。若果真心,即上来当着我的面拜了师父去吧。”这三个干娘听了出去,果然将她三人带来,给两个姑子叩了头,又拜辞了王夫人。

    王夫人见她们如此干脆,知不可强了,反倒觉得可怜,忙令人取了些东西来赏了她们,又送了两个姑子些礼物。从此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各自出家去了。当然,出家不过是林黛玉想出来的幌子,不给真个贾府的人知道藕官去了哪里罢了。过不了一个月,林黛玉又让人带了银子去把藕官神不知鬼不觉接了出来,跟着黛玉做事情去了。

    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她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肺痨,所以我就赶着叫她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她进来,就赏她家配人去也作罢。那几个学戏的女孩子,我也做主放了:一则她们都会戏,口里没轻没重,只会乱说,女孩儿们听了,怎么样使得?二则她们唱会子戏,白放了她们,也是应该的。况丫头们也太多,若说不够使,再挑上几个来,也是一样。”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但晴雯这丫头,我看她甚好,言谈针线都不及她,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心里其实也不相信,不过现在王夫人既然定了,也不好为了一个丫头驳了她的面子,免得别人闲话说她当个家连个丫头都处置不得。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是她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歪心思,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历过的?她色色比人强,只是不大稳重。不如袭人。虽说贤妻美妾,也要性情和顺,举止稳重的更好些。袭人的模样虽比晴雯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是一二等的。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从未同着宝玉淘气。我悄悄的把她的月钱止住,我的月分银子里批出二两银子来给她,不过使她自己知道,越来越小心效好之意。且没有明说,一则宝玉年纪尚小,老爷知道了,又恐就耽误了书;二则怕宝玉以为自己跟前的人,不敢说她,反倒纵性起来。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

    贾母听了,知道她看重袭人,也必定是和王熙凤商量好的,也不好说什么,本来袭人也是她选过去的,便笑道:“原来这样,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就这样也罢。”王夫人又回今日贾政怎么样夸奖,怎么样带他们逛去。贾母听了,也觉得高兴。

    过了一阵子,迎春妆扮了前来告辞贾母出阁,凤姐也来请早安,听说宝钗又要搬出园子,便令人去请了宝钗来,宝钗陪笑道:“我原要早出去的,因姨妈有许多大事,所以不便来说。姨妈今日既已知道了,我正好回明,就从今日辞了,好搬东西。”

    王夫人、凤姐都笑道:“你应该搬进来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

    宝钗笑道:“这话说的太重了,我为的是妈妈近来精神不好,又没有信得过的人;二则如今我哥哥眼看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器皿,尚有未齐备的,我也须得帮着妈妈去打理打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

    凤姐听了这篇话,便向王夫人笑道:“这话依我竟不必强她。”

    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的便作罢。”

    说话之间,见宝玉已回来了,便说:“老爷还未散,恐天黑了,所以先叫我们回来了。”

    王夫人忙问:“今日可丢了丑了没有?”

    宝玉笑道:“不但不丢丑,拐了许多东西来。”接着就有老婆子们从二门上小厮手内接进东西来。

    王夫人一看时,只见扇子三把,扇坠三个,笔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绦环三个。宝玉说道:“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杨侍郎送的,这是李员外送的:每人一分。”说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檀香小护身佛来,说:“这是庆国公单给我的。”

    说完便又去见了贾母,便忙跑进园来。收拾好东西后,找了个理由赶紧把麝月、秋纹支走。便带了两个小丫头到一块山子石后头,悄问她二人道:“自我去了,你袭人姐姐打发人去瞧晴雯姐姐没有?”

    这一个答道:“打发宋妈瞧去了。”

    宝玉道:“回来说什么?”

    小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气的分儿了。”

    宝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谁?”

    小丫头道:“一夜叫的是娘。”

    宝玉拭泪道:“还叫谁?”

    小丫头说:“没有听见叫别人了。”

    宝玉道:“你糊涂。想必没有听真。”

    旁边那一个小丫头最伶俐,听宝玉如此说,便上来说:“真个她糊涂!”又向宝玉说:“不但我听的真切,我还亲自偷着看去来着。”

    宝玉听说,忙问:“怎么又亲自看去?”

    小丫便哄他道:“我想,晴雯姐姐平时和别人不同,待我们极好。如今她虽受了委屈出去,我们不能别的法子救她,只亲去瞧瞧,也不枉平时疼我们一场。就是人知道了,回了太太,打我们一顿,也是愿受的。所以我拚着一顿打,偷着出去瞧了一瞧。谁知她平生为人聪明,至死不变,见我去了,便睁开眼拉我的手问:‘宝玉哪里去了?’我告诉她了。她叹了一口气,说:‘不能见了!’我就说:‘姐姐何不等一等她回来见一面?’她就笑道:‘你们不知道,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一个花神,玉皇爷叫我去管花儿。我如今在未正二刻就上任去了,宝玉须得未正三刻才到家,只少一刻儿的工夫,不能见面。世上凡有该死的人,阎王勾取了去,是差些个小鬼来拿她的魂儿。要迟延一时半刻,不过烧些纸浇些浆饭,那鬼只顾抢钱去了,该死的人就可挨磨些工夫。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哪里捱得时刻呢?’我听了这话,竟不大信。及进来到屋里,留神看时辰表,果然是未正二刻,她咽了气;正三刻上,就有人来叫我们说你来了。”

    宝玉心里想着晴雯,听了这小丫头的话就当真,忙道:“你不认得字,所以不知道,这本来就是有的。不但花有一花神,还有总花神。但她不知做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神?”

    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忙答道:“我已曾问她:‘是管什么花的神?告诉我们,日后也好供养的。’她说:‘你只可告诉宝玉一人,除她之外,不可泄了天机。’就告诉我说,她就是专管芙蓉花的。”

    宝玉本来就二,还有些神神叨叨的,听了这话,不但不觉得怪,反而高兴了,便回过头来,看着那芙蓉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主管。我就料定她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虽然超生苦海,从此再不能相见了。”又想:“虽然临终未见,如今且去灵前一拜,也算尽这五六年的情意。”想好,忙至屋里,正好麝月秋纹回来。

    宝玉只说去看黛玉,便一人出园,往前次看望之处来。原来以为停柩在内,谁知根本就没有。只有一个婆子,见了宝玉便说给宝玉听。晴雯一咽气,就有一队人过来,说是夫人赏赐了十两银子。又说病死之人不可久留,越快出殡越好,若是迟了,会传了给家里之人,那多浊虫一听,便赶紧将晴雯送出去了,让那一伙人自己去处理了。又忙着将晴雯平时的衣服物件拿出来,留下金银首饰,把那衣物拿去焚烧了。

    宝玉走来扑了一个空,站了半天,并无别法,只得复身进入园中。回到房中,觉得闷得慌,想了想来找黛玉,也不在房里。丫鬟们回说:“往宝姑娘哪里去了。”

    宝玉又至蘅芜院中,薛宝钗刚搬走,他只见寂静无人,房内搬出,空空落落,不觉吃一大惊,才想起前日仿佛听见宝钗要搬出去,只因这两天工课忙就乱忘了,这时看见如此,才知道果然搬出。

    这二货想起这几天,一群人竟然搬走的搬走,撵的撵,死的死,嫁人的嫁人,剩下这几个也未必就能够留得住,突然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感觉,忍不住在蘅芜苑痛哭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