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兄弟姐妹都是同一父母所生,争个什么?儿孙自然有儿孙的福气,担忧什么?爱占小便宜终究会吃亏,贪婪什么?纵然是再精美的食物才过舌头又会化作什么,馋什么?人死以后一文钱也带不走,吝啬什么?荣华富贵不过是眼前虚幻的空花,傲什么?冤冤相报何时才能罢休?又何必与人结下冤仇?世间的事就像下一盘棋,算计什么?聪明的反而被聪明所误,投机取巧干什么?虚假的语言会把人一生的福气都折尽,说谎干什么?谁是谁非终究会分别清楚的,有什么可以辩解的?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不出点什么事,责备别人干什么?欺负别人是祸,宽恕别人是福,求神问卜干什么?人生无常,一旦死期来临万事皆休,忙忙碌碌地干什么?”

    这一连串的锦言妙语,据说出自南宋时杭州净慈寺禅僧济颠,也有说是明代山人陈继儒托济公之名所作的。不管是什么人作的,读它的恐怕都得拍案叫绝,道一声有理。尤其是烦恼缠身或怀才不遇之辈,读来不说是神清气爽,起码也能出长长地出它口郁气,兴许还当下开悟,连锛它三大碗咸菜泡饭哩!这就是参禅的妙处了。据说近几十年来,不少欧美和日本学者都在研究禅宗,海峡彼岸还兴起不大不小的参禅风来,从政界要人到公司员工,都声称,无论你从事的是何职业,也无论你处在如何复杂的环境,面对如何样的烦恼,读一点禅语,会帮助你进入一个快乐无忧的人生佳境,会使人变得旷达、洒脱,活得自由自在一一问题是,读过了,快乐过了,旷达起来也洒脱起来后,你还得去公司,上单位,还得在挤挤挨挨的人海中摸爬滚打,你真的会因此而自由自在、有理有节,活得光明磊落了吗?怕不见得吧?

    再说呢,世人其实一个也不傻,类似济公这样充满辩证思想的哲理,世上也从来都不缺,只不过说法有异,章程不同罢了。譬如说法律,比如说政策。譬如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等等,大可不必访名山,问高僧才觅得来。可世人们知道了道理后,实际上又如何行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坐在会场上作报告时,手是可以不伸的,非但不伸,还要慷慨激昴地痛斥一番伸手者;但夜黑风高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时,伸上一回又如何?

    所以说,世人患的历来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欲道理。更不是缺少道理,而是嫌道理过剩。所以聪明者便懂得挑挑剔剔,使自己自由自在起来;对脾胃的照单全收,让自己快乐无忧;不对的拿去束缚别人。让他们记住:“荣华富贵不过是眼前虚幻的空花,傲什么?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做错点什么事,责备别人干什么”?至于那“一旦死期到来万事皆休,忙忙碌碌干什么?”之类,大可一笑了之。眼下死期不还没到嘛,岂不是不拿白不拿,不争白不争?何况有些个道理原就是纸上谈谈的,一到现实里,立马便苍白甚而迂腐起来。像什么:“虚假的语言会把人一生的福气折尽,说谎干什么?”实际却是,因说谎而得福的,因不说谎而折福的比比皆是,你究竟是说谎还是不说谎?而谁若不信这个邪,欲穷究其中道理的话,倒真要“聪明的反被聪明所误”了。恐怕还是各凭各的感觉,各靠各的“悟”性,“说”起来或做起来再说,要来得“旷达”而“洒脱”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