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王常侍一日访(义玄禅)师,同师于僧堂前看。(*0小-}说-+网)乃问:

    “这一堂僧还看经么?”

    师云:

    “不看经。”

    常侍云:

    “还学禅么?”

    师云:

    “不学禅。”

    常侍云:

    “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

    师云:

    “总教伊成佛作祖去。”

    一一《临济语录》

    这段对话挺有趣不是?说实在的,我初读它,也就是当作个玩笑来看的。一个当和尚的,不看经,不学禅,反道能成佛作祖,这种话不是玩笑还能是什么?

    可是没想到,我漫不经心翻过的书页间,紧接着又出现了同一个义玄禅师的另一段语录。而这段话和上段话说的亦是差不多的意思,却连傻瓜也看得出,这回决不可能还是开玩笑——

    “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若人求祖,是人失祖。大德!莫错,我且不取(不欣赏)尔解经论,我亦不取尔国王大臣,我亦不取尔辩似悬河,我亦不取尔聪明智慧,唯要尔真正见解。道流(学道者们)!设解得百本经论,不如一个无事的阿师(禅僧)!”

    一一《临济语录》

    瞧,这回这义玄禅师说得再认真再明白不过了。而且,此言不恰恰是上一言的一个明白无误的注解吗:

    如果一个人求佛,那么他就失去了佛;如果一个人求道,那么他就失去了道!

    换而言之:求佛求道之路,真个就是不学经,不学禅!

    那么,为什么不学经,不学道,反可能成佛成祖呢?

    是不是亦如另一位怀琏禅师所说:“世法里面,迷却多少人!佛法里面,醉却多少人!”类似的意思呢?

    我想是有此意思在。但恐怕义玄禅师的意思更是一种反激,所谓极而言之,体现的是一种辩证思想。其本意不是不要人学经学道,而是不要人刻意地学经,片面地求道。所谓平常心是道一一“热即取凉,寒即向火。”“要眠即眠,要坐即坐。”

    只是真这样的话,世人岂不是人人能成佛作祖了吗?这成佛作祖真就能如此简单容易吗?

    当然不可能如此简单。问题就在于:尽管有人这么说,世上就是没有几个人真能把手中的“经书”给放下来!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或理由,使我们认定“正道”不回头!不信,你回头看看一一写诗作文的,都知道“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却又有几个人能扔下书卷,忘却苦吟,自在而洒脱地到田间去,到溪畔去,真正沉入动态的生活中,感悟其本质,采拮其鲜活,然后心有所动,情有所托,玉词锦句喷如泉涌……

    知易行难一一世事、世人,大抵如是。细想想,真有些怪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