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看巴黎最好的角度或许是埃菲尔铁塔,登顶极目,真乃一览众山小,古朴而典雅的巴黎尽收眼底。但这毕竟是远眺,你不可能感触到活生生的巴黎之呼吸。而卢浮宫、凡尔赛、凯旋门美则美矣,却已属于历史。故以我个人感觉来论,看巴黎最富诗情的是赛纳河畔的漫步,最具画意的是香榭丽榭大街的闲逛;可惜因为时间少及口袋里法郎不多等原因,我们难得这样的悠情。好在还有个在我看来反而更理想的角度,那就是超市里看到的巴黎。

    巴黎超市之性质和我们的超市没什么不同,都是人们寻常购物必去的理想商场。就我所逛过的几家中大型超市看,如退后十年,也许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可现在,开放的中国至少在超市的形式、规模、货物的丰富度上看,已亳无逊色之处。所以其本身已没多少让我感觉新鲜的地方。但稍事购物后在门口的小坐,却给了我许多远胜于购物之乐的独特享受。

    巴黎有那么多脍灸人口的博物馆,但哪一个博物馆能象她的超市这样,荟萃了如此众多的人种呢?在门口这种感觉就更突出了,进进出出的各式人等中,男女老幼,黑白黄棕,还有混血的,五大洲似乎都派来了自己的代表,简直就是个道地的人种博览会呢!仅从此角度论,说巴黎是个极开放的都市,是一点不为过的。更突出的还在于,你完全可以从这形形色色的人们之呼吸、神情、扮饰、仪态上,鲜活地感受到一个完整、灵动而真实的巴黎。即在她那典雅、绅士的形象之外,更有着一份出乎想象的率性、随意和浑放不羁的洒脱天性。

    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十来分钟里,出没眼前的人群中,有牵狗的,有坐轮椅的;有用个提篮提着个个把月大婴儿的,有噙着奶嘴四下乱窜的;有蹬着滑轮穿梭如飞的,有捏着酒瓶不时来一口的;有穿撒哈拉长袍的老妇,有穿露脐装的少女;有穿五彩衬衣的绅士,有几乎全裸上身的淑女;更多的是穿五花八门T恤的,而那下摆有的塞在裤腰里,有的几乎拖到小腿上一一就是没一个打领带的,没一个浓妆艳抹或香气熏人的!天气较热自然是原因,但作为一个非正式场合,人们选择并认可了一种宽容而更宜乎人之天性的生活姿态,无疑是根本原因。而谁都知道,巴黎是个公认的时装和化妆品之都,那么,何以这儿就看不出所谓潮流或时尚的踪影来呢?也许在巴黎人心目中,大音若稀,大雅若俗,越随意的越见个性,而越见个性的才越见“流行”,越显“时尚”吧?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呀!

    究否如此,我不得其解。但我得说,巴黎的超市象面有趣的透镜,让我更多地感触到巴黎是一个丰沛而深沉的存在。若缺失这个环节,我简直就是白来了一趟巴黎。而就个人禀性而言,我欣赏和叹羡这份浑然洒脱的宽松,远超出香榭丽榭的华贵与凡尔赛宫的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