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国宝熊猫

    一、大熊猫——中国的骄子

    一位老摄影师曾对我说过:“只有多角度进行拍摄,才会使银幕上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起来。”

    他说的是电影摄影机的拍摄角度。

    今天,当我提笔写这本小书的时候,脑海中不由想起了他说过的这句话。

    哦,我不妨也来个“多角度拍摄”,把本书主角的丰满形象,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

    “记者们连睡觉的时候都竖着耳朵。”

    这话不假。

    2004年2月12日下午五时十分,消息灵通的记者们云集北京机场,据说是为了采访一位“海归小姐”。

    “海归”,是眼下在中国内地流行的新名词,指的是从海外学成归来、返回祖国创业的人士。

    如今“海归”人士已经越来越多,已经司空见惯。为什么这位“海归小姐”的到来,会引起这么多媒体的关注?

    其实,这位特殊的“海归小姐”出生于1999年8月21日,“芳龄”不过四岁半而已,严格地说,还只是一位“海归小女孩”罢了。

    她的芳名叫“华美”。

    她离开美国的时候,美国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许多美国朋友、特别是美国孩子,眼眶里滚动着晶莹的泪水。美国的记者们为她离开美国发出一篇又一篇万分惋惜的报道。

    她前往中国的时候,中国警车在准备为她开道,姑娘们在准备载歌载舞欢迎她,孩子们引颈以待,笑容在脸上涌动。中国的“老记”们踮着脚尖守候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从美国洛杉矶起飞,经过十二个小时飞越太平洋的漫长飞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984次班机平稳地在北京机场着陆。

    通常,贵宾总是从头等舱里出来。然而,这位“海归小姐”却是从货舱里出来。准确地说,她不是自己步下飞机,而是装在铁笼子里被人抬下来!

    她,眼睛四周一圈黑毛,浑身黑白相间,美丽而憨厚,谁见了都喜欢。

    她,应该称为“海归公主”——因为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比起别的熊猫来,“华美”有着两个响当当的“第一”:“华美”出生在美国圣迪戈动物园,它是在美国出生并成活的第一只大熊猫,也是在国外出生后回到中国的第一只大熊猫。

    我到过美国圣迪戈动物园。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顶端”,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名叫“圣迪戈”。那里跟墨西哥相邻。这座边境城市不大,但是前往圣迪戈市的游人络绎不绝,为的是游览这里的两座著名的公园——“野生动物公园”和“海洋世界”。

    我去过北京和上海的动物同,在那里,动物关在铁笼内,供人们观赏。可是,这里的野生动物园却全然不同,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关铁笼。

    这座野生动物园坐落在一片山地之中。大约正因为这里是山地,原本荒芜,所以野生动物园占地达九百公顷,相当于三十个迪斯尼乐园那么大!游迪斯尼乐园,花一天时间也只是浮光掠影而已;这个比迪斯尼乐园大三十倍的公园,真不知该游到何年何月!

    也正因为野生动物园那么大,园内铺设了单轨铁路,游客可以坐在火车里游园。这样,一则省时省力,二则也安全。

    我步入野生动物公园,便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鸟语阵阵,声声入耳。

    在那里,我遇上一位生物学博士,他正在用小虫喂鸟。知道我来自遥远的中国上海,他显得很高兴。他告诉我,这里主要是饲养那些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以求保护这些野生动物。

    据告,野生动物公园于1962年开始筹划,1969年兴建。当初选择这里建立野生动物公园,除了这里有广阔的地皮,还由于这里气候温暖,而且濒临太平洋,便于大型野生动物用海轮运来。如今,这里收养了即将绝种的野生动物47种,收养野生动物260多种,2.5万多头。

    我来到火车站。火车两侧是敞开的,游人可以毫无障碍地观看两边的野生动物。我发觉,游人们带的照相机、摄像机,大都装上了长焦距镜头,以便拍摄远处的野生动物。

    火车在宽广的原野上前进。沿途,每到某种野生动物的集中点,火车就稍停一、两分钟,让游客细细观赏。每一种野生动物之间,用铁丝网拦开,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也有的两、三种野生动物能够在一起“和平共处”,那就建立“联合王国”。

    我见到了珍贵的非洲白犀牛,见到了苏门答腊虎,见到了中国台湾梅花鹿……野生动物见惯了火车,所以毫不在乎,依然悠哉游哉,甩着尾巴,摇晃着脑袋。

    大象、野牛、斑马、长颈鹿、骆驼,各自在“独立王国”中散步。

    然而,来自中国的熊猫,在这里是最受欢迎的动物“明星”。

    “华美”的父母叫“石石”和“白云”,他们是根据中美两国签订的“租借”协议,于1996年从中国四川省的卧龙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双双飞往美国,来到圣迪戈野生动物园的。从此,熊猫馆成了圣迪戈野生动物园中观众最多的地方。

    在圣迪戈野生动物园,经过美中两国的大熊猫专家共同努力,对“白云”进行了三次人工授精。

    当“白云”怀孕的消息传开,太平洋两岸都喜笑颜开。

    1999年8月21日,“白云”产T头胎女儿。为了纪念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取名“华美”。

    “华美”成为圣迪戈野生动物园的掌上明珠。圣迪戈野生动物园为“华美”设立了专门的网站,“华美”的生活起居通过互联网转播到全世界。“华美”刚出生时只有142克,圣迪戈野生动物园通过“熊猫摄像机”把“华美”的每一个动作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让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人们在第一时间看到它。

    在美国,出现了一大群“华美”的“追星族”,从互联网关注“华美”的一举一动。

    “华美”日长夜大,从出生时的一百多克长到了九十多公斤,成了一位俊俏的熊猫姑娘。

    按照中美双方签定的协议,租借熊猫所产的幼崽必须在长到三岁时归还中国。所以“华美”应该在2003年回到中国。

    由于在2003年中国突然爆发了SARS,使“华美”的行期一再推迟。

    中国战胜了SARS,“华美”的归来也就提到中美两国的议事日程上来。

    为了迎接“华美”回国,中国作了周密的安排。中国郑重地派出了八名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前往美国,细心安排“华美”的旅途生活,团长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陈润生。

    “华美”即将回国的消息传出以后,美国的“追星族”们纷纷前来向“华美”告别。

    一个十岁的美国小姑娘向趴在树枝上打瞌睡的“华美”挥着手说道:“祝你今后生活快乐。”

    一名美国退休女教师则说,“华美”刚出生时她就来过,后来经常浏览“华美”网站,现在“华美”要走了,她非常难过。

    在“华美”启程前夕,2004年2月10日下午,圣迪戈野生动物园专门为“华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欢送会,不少美国人从各地赶来与“华美”道别。“华美”处于摄像机、照相机的包围之中,俨然是一派明星风光。

    圣迪戈市动物园协会大熊猫保护办公室主任唐纳德,林德伯格博士看着“华美”出生、成长,跟“华美”结下了深厚感情。他在欢送会上发表热情的演说。他说,“华美”是第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让美国人民有机会看到一只熊猫的成长过程。

    唐纳德,林德伯格博士风趣地说:“现在‘华美’已经长成为成年熊猫,害上了‘相思病’,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华美’需要当妈妈,但这里没有合适的‘对象’。”

    唐纳德,林德伯格还说,以后他会前往中国四川,看望可爱的“华美”以及“华美”的子女们。

    为了确保“华美”的安全,圣迪戈野生动物园派出一名动物管理员和一名兽医。护送“华美”。

    “华美”在整个回国行程中被列为“特级保护”对象。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运送“华美”进行了细致的准备,运送“华美”的飞机货舱不但要通风条件良好,氧气充足,而且还要舒适宽敞。飞机飞行期间,养护人员可以随时进入机舱看护“华美”,给“华美”送来可口的“航空餐”。为了防止“华美”因水土不服而出现不适,养护人员准备了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药物和麻醉剂。

    “华美”一路平安。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之后,在那儿接受检疫。

    翌日,“华美”从北京飞往故乡——四川。

    四川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卧龙海拔1900米的山坡上,早已为“华美”准备了豪华“别墅”:“华美”的“主卧室”有三十多平方米,安装了空调。走出“主卧室”,穿过一个过道,“华美”就可以进入自己的宽敞的游乐场。游乐场有一百多平方米,供华美嬉戏专用。

    “华美”在故乡“探亲”,因为“华美”的父亲“石石”年事已高,已经在2003年从美国“告老还乡”,回到卧龙。“石石”和“华美”父女团圆。

    “华美”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在故乡“相亲”,那里为“华美”精心物色了三位六至七岁的如意“郎君”。“华美”经过“恋爱”,一定可以从中挑选自己最心爱的伴侣。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华美”将在2004年当上妈妈。

    “华美”在故乡受到歌舞队、腰鼓队、花环队的盛情欢迎。一路上,武警为“华美”开道。公路两侧,挂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华美回家”、“回家的感觉真好”,只可惜“华美”是“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人们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护送着“华美”来到“别墅”。

    记者们蜂拥在“别墅”的游乐场,等待着“华美”从“主卧室”里出来。然而,左等右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不见“华美”出来“散步”:原来,“华美”在“主卧室”里呼呼大睡,因为“华美”跟人一样,从美国过来,同样产生时差反应。四川大白天,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是夜晚,往常这时候,正是“华美”熟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