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兰州铀浓缩厂的第一批扩散机是1963年3月底启动的,在上上下下的期待中,从厂里的领导到技术人员,都小心翼翼地整天呆在车间里,一点都不敢大意,其间小问题不断,所幸没出大的问题,到1963年底,已经启动了四批设备,铀-235的浓度也越来越高。

    胜利已在眼前。

    终于到了第五批设备启动的重要时刻。透过中央控制室的玻璃,能俯瞰几千台设备的运行情况。厂长王介福对着话筒下达启动的命令。十几个巨大的电闸同时合上了。巨大的厂房里,所有扩散机都在运转,发出隆隆的巨响,震得中央控制室的窗户嗡嗡作响。数百名穿防护服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在一排排机器面前走过,仔细观察着……

    密闭的样品分析室内,各种仪器前,穿着笨重防护服的技术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分析样品……

    计算机室内,王承书坐在一台计算机前,她面前的屏幕上有一条铀-235曲线图谱。一位助手进来报告说,第一批样品分析结果出来了。王承书有些紧张地接过助手递过来的纸带。她把纸带上的曲线与屏幕上的进行比照。王介福、王中蕃等厂领导也来到王承书身后,众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王承书做一个判断。

    两根曲线完全吻合!

    众人都面露兴奋之色。不多时,又有一个助手进入,把纸带递给王承书。她进行比照。结果也完全吻合。众人表情更加兴奋……

    但是,在浓度接近90%的时候,也就是最后一批样品的两条曲线,却岔开了!王承书进行比对时,发现两条曲线出现了较大差距!人们顿时紧张了。汗水一下子从王承书的脸上流下来。王介福紧张得嘴唇发抖……

    样品分析结果和计算的结果如果不一致,而且偏差较大的话,就是一个大问题,说明这个铀-235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达不到原子弹核裂变的要求!

    王承书、刘广均等专家和厂领导们面面相觑。正在这时,一位技术员举着一条纸带跑过来,大声说:“样品分析室报告,刚才的分析结果出现了问题。这是修正后的曲线图谱。”

    王承书一把抓过,仔细进行比对。两条曲线完全一致!人们立刻欢呼起来……

    王承书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疲惫的眼睛里,慢慢有泪水流出来……

    1964年1月14日11点5分,王介福对着话筒庄严地下达指令:“提取产品!”

    车间内,一排机器的终点,随着扬声器里传来的王介福的指令声,技术人员打开了产品容器上的阀门,白色的铀-235进入容器。容器,渐渐满了……

    1964年1月14日,是一个辉煌的日子。被称为世界上最难以捕捉的物质——铀-235,在兰州铀浓缩厂提取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生产出这种产品的国家。法国虽然此前爆炸了原子弹,但用的核材料是钚,而不是铀。

    1月20日,毛泽东主席在二机部的报告上写下两个大字:很好。

    毛泽东关注原子弹,也关注着导弹。1964年2月6日,钱学森受邀到毛泽东住处谈话。在中南海毛泽东住处,毛泽东高兴地把钱学森让到沙发上就座,他说:“我们搞原子弹很有成绩呀!”

    钱学森回答:“主席,我有耳闻。”

    毛泽东道:“怕不止于有耳闻吧?”

    钱学森老老实实道:“原子弹实在是只有耳闻,我是搞运载工具的。”

    毛泽东说:“是的。你们搞了1000公里的,将来再搞2000公里的。”

    钱学森说:“美国在东南亚新月形包围圈上的有些基地,有2800公里以上的距离。”

    毛泽东感兴趣地问:“我们导弹将来可以到夏威夷?”

    钱学森道:“谁都知道,美国费尽心机搞这个包围圈,目标就是中国。我们的导弹,不久的将来,要能打得更远。”

    毛泽东笑了:“你搞的导弹那么厉害,有没有办法对付它呀?”

    钱学森回答:“美国做了一些反导弹试验,但是不成功。”

    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有矛,必有盾!再厉害的东西,总可以找到对付的办法。要研究反导弹,搞少数人,有饭吃,专门研究这个问题,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总要搞出来的!”

    钱学森记住了毛泽东的话。后来,国家组织力量,也进行了反导弹的研究,钱学森投入了很大精力,研究用飞机打导弹、用导弹打导弹、用激光打导弹,用超级大炮打导弹……终因那个时候条件不成熟,工程还是下马了。美国在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做了几十年的探索,不论是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是小布什的“Tmd计划”,也都有许多难点没有解决。

    然而进入到2009年,中国反导试验获得初步成功,震动了世界。在西部的导弹基地,中国成功用一枚导弹拦截了一枚目标导弹,毛泽东近半个世纪前的预言,渐渐成为可能。可以预见,反导——将成为大国未来争夺太空制空权的重要一着。毛泽东的预见性,确实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