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三章 天雷降世

    莫斯雷马萨昏昏欲睡……</p>

    查士丁尼与韦加窃窃私语……</p>

    隆朗赤心底默念佛经……</p>

    阿史那施为、承宗相互敌视着打着眼战,意图以眼神战胜对方,夺取大唐的支持……</p>

    昭武九国的九个国王脸也倍感无聊…突然!</p>

    “轰……”</p>

    “轰……”</p>

    “轰……”</p>

    ……</p>

    惊天动地的响声从天坛四周传来,震响四方,回荡天际……</p>

    大地为之颤抖。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莫斯雷马萨瞬间清醒,几乎原地跳起来……</p>

    查士丁尼、韦加一脸苍白,惊恐的看着四面……</p>

    隆朗赤失声叫了一句:“阿弥陀婆耶……”</p>

    阿史那施为、承宗打了一个激灵,一脸的懵逼。</p>

    昭武九国的国王直愣愣的看着天坛,天坛四周无故升起了烟雾,将天坛祭天祈福的李隆基以及下方的他们笼罩在烟雾之。</p>

    灰白色的烟雾与晨雾风雪汇聚一处,大有仙音渺渺之感。</p>

    雷鸣般的声响与雅乐的厚重汇聚在了一起,大音希声。</p>

    “这是真神安拉显灵了?”莫斯雷马萨莫名惊骇!</p>

    查士丁尼、韦加绣着空气淡淡的炭烧味道,想到了真主耶稣……</p>

    隆朗赤与昭武诸国甚至直接跪伏了下来,叩拜“佛陀”显圣。</p>

    起国华夏,西方的化更加迷信。</p>

    拜占庭帝国信奉基督教,西域、吐蕃深受佛教影响,至于大食国更是将伊斯兰教崇拜到了极致。以至于一群穆斯林高呼“吉哈德”的口号,不要命的发动一次次的圣战。</p>

    这也是华夏化与西方化最大的差别所在。</p>

    华夏化重于人,或是无为,或是忠君爱国、孝悌长幼,不论是道家、儒家、法家乃至诸子百家,深处是意义莫不过是导人向,或者约束罪恶。而西方的化则是利用各种宗教思想来迷惑他人心智,将宗教与皇权紧密联系一处。</p>

    十字军东征也是打着“圣战”的幌子,展开的宗教侵略。</p>

    而迷信的诞生,正是因为人类对未知事情的不理解造成了。</p>

    炮竹的齐鸣震响,如若天雷一般,硝石的烟尘,云雾环绕,直接让不知详情的众人,以为是天神显灵,降以天雷,以惩罚他们的不敬。</p>

    不论是狂傲的莫斯雷马萨还是一心将真主耶稣视为帝的查士丁尼,在这一刻都不敢有半点怠慢,带着无的敬畏之心,感受着祭天大典。生怕再有天雷降临,劈在他们头。</p>

    除了天灾人祸,众人几乎没有见过天神真正盛怒之景,不免在心底嘀咕,想着莫非大唐真得天神庇佑?</p>

    繁杂的庆典仪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过去,没有意外的干涉,仪式进行的非常顺利。</p>

    李隆基在神策军的护卫下,返回了皇宫。</p>

    这一路气氛有些沉重,不只是各族使者,诸多武大臣都以为是天神显灵了。</p>

    这天神动怒,他们凡人,哪敢笑的起来。</p>

    直到回到皇宫,众人见红妆素裹,一片喜庆的景象的皇宫,这气氛方才好转。</p>

    接下来是李隆基意气风发的在太极殿接受百官的恭贺,诸族使者也逐一献各自国君的贺词。</p>

    不管是否诚心,礼数都做的十足。</p>

    即便是阿拉伯、吐蕃这类骨子里都将大唐视为仇敌对待的国家,亦热情洋溢的祝大唐国运昌隆,千秋万代。</p>

    朝拜之后,众人也知道重头戏即将来临。</p>

    申时一刻!</p>

    李隆基于承乾殿设宴款待武百官。</p>

    流水宴席,一桌连着一桌,美酒佳肴摆满案几。</p>

    皇亲国戚,宰相大员以及各族使者皆分于左右安置。</p>

    裴旻身兼诸职,地位仅次于几位宰相。除去李隆基的几位同胞兄弟以及宰相,接下来轮到裴旻了,席位极为靠前,在他的对面恰好是康国的国王康夙烈。</p>

    裴旻报以一个友善的微笑,这位康国国王未必没有自私之心,但毫无疑问,他是大唐在西域唯一一个可信的朋友。</p>

    康夙烈也友好的点头示意。</p>

    李隆基身为东道主,率先举起了酒杯,道:“九域涌新潮,四海雄鸡争唱晓;三春辉紫气,八方彩凤共朝阳。愿辛酉鸡年,在做的诸公,金鸡传佳讯,玉犬报福音。朕敬诸位一盅……”</p>

    论及采,李隆基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各种词句,信口而来。随着众人举杯痛饮,宴会正式开席。</p>

    早已彩排准备多时的歌舞剧也在高力士的安排下,走进了承乾殿。</p>

    第一个表演开场节目正是风靡整个长安的《渭川曲》。</p>

    乐圣李龟年在梨园尽展所长,《渭川曲》是他此生的巅峰之作。</p>

    清飏宛转的琵琶声响起,李龟年、李鹤年、李彭年三兄弟,一人弹奏琵琶,一人演奏咸篥、一人拨动琴弦。</p>

    十三名舞者在音乐声,鱼贯而入。</p>

    《渭川曲》是在俗乐基础吸取西北民族音乐、融秦声汉调于一体的法曲乐调,因此也有《湖渭州》一名。</p>

    俗乐本源于西域,龟兹乐是华夏俗乐的起源。</p>

    相雅乐,众使者显然更加了解俗乐,喜欢俗乐。</p>

    这琵琶声一起,众使无不暗自惊叹,竖耳细听,凝神观看。</p>

    尤其是西域诸国国王使臣,眼更是异彩连连。他们深受龟兹乐的影响,却不想龟兹灭亡多年,还能听到与龟兹乐相媲美的乐曲。</p>

    《渭川曲》词曲之精妙,结合东西的化精华,加梨园根据《渭川曲》自编自导的舞蹈,只是一个开场,已然将气氛点燃。</p>

    乐舞是一国化的特色,《渭川曲》作为兼容一切的杂曲,将大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点在歌舞展现出来,赢得了一致好评。</p>

    歌舞停罢,掌声雷鸣般响起。</p>

    康夙烈激动道:“此曲优美,小王在曲听到了龟兹古音娑陀力,还有天竺的佛音,大唐的秦声汉调,委实了不得,龟兹乐师都未有如此造诣,大唐果真是能人辈出。”</p>

    即便不通音乐的莫斯雷马萨也能感受到《渭川曲》的特别韵味,心底叹服。不得不承认:在军事,大食国不输于大唐,可化底蕴,却远远不如了。</p>

    /html/book/41/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