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召魂仪

    凤梧之渊,早春。

    这是万物生发的时节,五行之力量最为柔和。行走于丛林殿宇之间,会有通灵的美丽生物自然而然被她的气息所吸引,追随在身边不肯离去。

    凤后广袖轻拂,用纯净的灵力哺育它们,又让它们自行散去了。

    一夜未眠并没有影响她的精神。凤后独自穿过清晨林间的雾气,静静走进了那座玲珑而精巧的殿阁。

    她归家的小女儿便住在这里。

    渐渐走近,凤后听到了星星点点的铃声,带着自然天成的清新之音,清脆悦耳,却是她从前没有听过的。走过转角时她抬眸而望,看到了东方檐角下悬挂起的一只风铃。

    泠如坐在泉水畔的青石上,听到声音,抬头望向她。

    凤后步履微顿,又继续向泠如走去。

    水边的女子虽然身着肃穆的玄色长裙,神态间却仍是轻盈的少女,年轻而没有忧愁。即使这些年作为圣女的经历让她眉目间添了几分静气,但每当凤后看到她时便知道,她已再次变回了自己那个还未经历过难事的小女儿。

    那些事,她都不记得了。

    在泠如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化凡后前往中洲历练的经历,有的只是在神前侍奉的二十年静修。大祭司封住她的记忆后用阵法改变了时间流速,泠如经历的那二十年是真正的二十年,所以如今她的道心与记忆皆完美无缺。她绝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因为那早已成了她的真实。

    凤后知道大祭司他们这样做的顾虑,但是只能说不同之人看重的东西永远是不同的。

    她掩去心中叹息,目光望向泠如手中的风铃。

    风铃还未完全编成,用的藤条被她随手摘来,又在手指间用火灵力一过,便变得细而柔韧,微微散出宁静的草木香味。

    凤后走过去抚住女儿的肩头,以前没见你编过。

    刚学会的。泠如道,前日里瞧见这藤木,就忽然想编来玩。

    她抽出鹭草雪白的芯丝穿进去,又随手捡起一枚水边的石头,握在掌心化成小巧的铃铛,再用芯丝把它悬坠在下面,风铃便成了。拿在手中一晃,玎珰作响。

    泠如拂袖一送,便把风铃挂上了另一个檐角。

    听到微风吹过的声音时,泠如不由有些怔神。

    泠儿,凤后温柔问她,怎么了?

    泠如摇头,浅浅叹道:可能是听了那位渡世者的故事,每次想起的时候,心里总觉得难受。

    凤后与她道,下次提起他的时候,要唤他的名字。你可还记得?

    当然了,启示的启,光明的明。泠如答道,上次听您说过,他也是我们凤族的人那我又该怎么称呼?

    凤后抚摸着她的长发,重复道:就念他的名字就好了。用心念,那孩子或许就还能回来。

    泠如看出母亲心情低落,便安静地点了头。

    泠儿,凤后忽然问她,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泠如一怔,道:我还没有想过。

    该想一想了,凤后道:在你心中,什么更重要?

    泠如道:就是族人吧。

    凤后又问:还有呢,你自己呢?

    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了。泠如说罢,又道:但是母后,我不想再去当圣女了。

    凤后自然而然地道:那就不去了。

    泠如吃了一惊,旋即喜道:真的?

    凤后点头。

    太好了!泠如笑起来,眼睛明亮。她道:在那里整日里都在修行,我觉得好无趣。我想去外面看看,去看点新鲜的东西。说到这里,她想起了这次回族后见到的那些中洲人,便说:比如去中洲看看也不错。

    凤后手指一顿,目光微露复杂。

    泠如却没有注意到母亲的神色,仍在说着:神域那些人族说神域之外都是化外之地,但我这次看过那几个中洲的人,各个生得钟灵毓秀,也不比神域的差。可见这世上有趣的地方还有很多。母后,我想去外面看看。

    凤后一时沉默。

    这段对话是如此熟悉,早在二十年前泠如就曾有过几乎相同的回答。如今她虽已忘却曾经,却仍然生出了一如当年的念想。或许有些事是上天注定。这是泠如注定的一段因缘,也是注定的劫。

    更何况,那些都是已经发生又已经结束了的事。即便一时忘记,她也总还是要记起的。

    泠如渐渐发觉了凤后反常的沉默,不由道:母后,您怎么不说话?

    凤后道:那你的修行呢?你如今道心圆满,正是更进一步的时候。

    但这次我已经修行很久了。泠如道:何况我不像哥哥们那么聪明,连圆嘉元昭他们都不如,我也不想与他们争

    凤后垂眸望着女儿水中的倒影,道: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我们也能护你一生。你可以选择永远只做凤族的小公主,但也不过如此了。泠如,你本来有很好的天赋,甘心吗?

    泠如低声道:母后,是我这样想让您失望了吗?

    我怎么想并不重要,但我希望你自己心中是清楚的。凤

    后道:泠儿,一个人不可能一生只以一个身份活着。做我的女儿,你能平安快乐便是我想要的。但是泠儿,如果你也要做一个母亲,你就不能总是当个孩子了。

    泠如闻言怔了怔,道:母后,您今天怎么忽然

    凤后略显疲惫地抬指按了按额角,道:最近发生的事太多了。

    母后是这样,三哥也是。泠如问:他是因为元昭的事吧。

    她与三哥玉衡这么多年没有见,昨日他回来时她便去找他。怎知玉衡却像是不愿与她说话的样子,强撑着说了几句就匆匆分开了。

    泠如道:三哥看上去很难过。

    你不必管他。凤后语气平淡,他之前被人利用做了错事。仪式过后他会去寒涧守灯,等想明白了再回来。

    泠如一惊回头。

    既然您也说三哥是无心的,怎么能让他去那里?她急道:这样一来,族人又如何看他,这岂不是

    怎么了?凤后眉梢微挑,神情冷了下来,那是我们凤族的圣地,先祖庇佑之所。让他去,难道还委屈他了?

    泠如顿住,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凤后淡道:你怎么不问是因为什么事,玉衡他究竟错在何处?

    泠如拉住母亲的手,轻声劝道:三哥那么好,哪里会做过分的事。

    凤后久久看着她,道:泠儿,你不能替他求情。

    泠如道:如果母后不收回成命,我就陪三哥一起去!

    凤后含怒道:那你就去!

    泠如一怔,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母亲,眼神有些受伤。沉默片刻,她道:好。

    你!凤后顿住,良久长叹一声。她道:傻姑娘,你这性子真的该学着长大了。

    没有再等泠如的回答,凤后问她:你不想你三哥去寒涧,就总用这种小孩子的方式反对,又有什么用处?你总是这样,但这样做就能解决问题,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泠如抿着唇没有说话。否则呢,她又能做什么?

    凤后微微摇头,心中黯然。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都能够坦荡勇敢,能担得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凤后最终低叹道,这么多年,是我教的不好。

    听到母亲这样说,泠如反而有些慌乱。这种语气让她觉得曾经做错过什么事,而她自己却不知道。

    凤后没有再说下去。

    走吧。她望了一眼朦胧的天光,道:时辰到了。

    她们向凤族的母树走去。

    那是凤梧之渊最古老的梧桐树,树干宽广得犹如湖泊。它与凤族最巍峨的那座宫殿一同生长,接天而去不见尽头,树冠几乎覆盖着整个凤梧之渊。

    神木有灵,无数万年一直庇佑着这里,是凤族人心中守护神一样的信仰。今日的仪式便将借助母树的力量。

    召魂仪。

    泠如心中想到这三个字,情绪渐渐低落下来。

    每当动用这个仪式,就意味着又有一位族人因涅槃失败而离去。

    很多人羡慕凤族的天赋能够涅槃重生,然而却很少有人想过,他们一旦涅槃失败便是魂飞魄散,就此消泯于这天地之中。但凤族的先辈们一直试图挽回那些消散的族人,于是便有了召魂仪——借助母树的力量,集族人之愿力不断地呼唤,以期寻回那些失落的魂魄。

    可惜逆天而行毕竟艰难。纵使召魂仪能够做满九九之数,得到魂魄回应的可能也是十中无一。即便回应,也大多是没有完整意识的残魂,没有复生的可能。召魂仪能够为那些魂魄做的,也至多只是送他们归入轮回罢了。

    泠如静静跟在母亲的身后向前走,心中知道这次依然希望渺茫。面对生与死,就算是那么特殊的渡世者——

    想到这里时泠如微顿,因为她记得母亲让她下次直接说那个人的名字。可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她明明早已记住了,但试了很多次,却直到现在都无法说出口。就好像

    她很怕将那个名字念出来。

    为什么?

    泠如心头掠过一丝疑虑。

    但她没有时间细想,因为仪式的地点已经到了。

    前方。

    所有能够前来的族人都已聚集于此,还有三个泠如不太熟悉的中洲修行者。她记得其中一个是秦门的传人,那个最年轻的姑娘好像是渡世者的妹妹。第三个青年她却是第一次见,或许是他的兄长吧。总归都是与祈祷之人关系亲密的亲人或朋友。

    凤族的仪式不像人族那样复杂,他们相信着天然的力量与感情的维系。所以即使并非凤族族人,甚至听不懂凤族祈祷时的语言,但只要心怀相同的意念,外族人也可以加入这个仪式。

    泠如穿过族人,随着母亲往中央走去。看到圆嘉时她脚步转慢,准备就停在这里。

    凤后却道:泠儿,你跟着我。

    泠如微怔,有些不解。召魂仪中,只要修为强大者或是与祈祷之人关系更亲密的,才会站在中央;她却两种都不是

    凤后并未

    与她解释;泠如也没有机会询问,只能以肃穆的神态掩饰茫然,跟着母亲继续向前走去。

    那位陌生的中洲青年向凤后行了一礼,动作沉静而赏心悦目,让泠如不由多注意了他几分。这时她忽然发现对方虽是人族,但与她的族人们站在一起时却意外显得和谐。他身形显得消瘦,整个人却依然俊秀得好像清晨山林间干干净净的松木,令她心里觉得十分亲切。

    青年的目光与泠如短暂地对视,那里面一瞬间似乎闪过了很多她看不懂的情绪,但又很快交错而过。他没有再看泠如,只是垂下视线,将怀中的玉盒用双手呈给凤后。

    凤后没有接,侧头吩咐道:泠儿,你来。

    泠如与青年同时一怔,再次看向了对方。

    这次泠如看得清楚,对面那双墨色的眼瞳中藏满了压抑的痛苦,让她的心随之一颤,不由下意识地从他手中接过了玉盒。两人的指尖一触即离,青年很快避开了视线。而此时的泠如也已经无法再想别的事,她的所有心神都被怀中的玉盒占据了。

    这种质地的寒玉是保存灵魂力量最好的材料;泠如已经意识到了这盒子中装的是什么。

    凤后道:打开。

    泠如低下头,手指停在玉盒冰凉的锁扣上;她心中莫名涌现一股说不出的惊惶与恐惧,以至于她迟迟没有移动。

    但她还是缓慢地打开了。映入眼底的是一枚破碎的命牌,淡薄如雾的灵魂气息从碎裂的纹路中向外逸散,让她的手臂开始微微颤抖。

    透过命牌上脆弱的裂纹,泠如辨认出了那个名字。

    凤后注视着女儿苍白的面庞,眼神平静而温柔。这必将是一件对泠如而言极其残酷的事,但也是她必须去做的。今日这场仪式是最后一个挽回的机会,但这个机会不是给那个消逝的孩子的,而是给泠如的。

    去吧。凤后低叹一声,道:今日的召魂仪,将以你主导。

    这句话让泠如从某种特殊的情绪中惊醒。

    但这是九九召魂仪,她努力没有在众人面前显露慌张,低声道:主持者必须

    凤后安慰地抚摸了泠如的头发,道:我知道。

    这场仪式将持续九九八十一日,唯独主持者对亡者的思念不可有一刻中断,否则召魂仪便告失败。所以主持者必须是感情极其深厚的至亲之人。

    你与那孩子有缘。凤后与女儿道,去做吧。不必去想,不必去看,你会做到的。

    说罢,她平静地后退了一步。

    所有人都随着她向后退去,将怔然怀抱玉盒的女子留在中央。

    泠如心里慌乱得厉害,但不知为什么,她却说不出任何退缩的话。

    清晨第一缕透亮的日光洒下来的时候,就到了仪式应该开始的时间了。女子转过身去,无声深吸了一口气,将一只手贴在母树古老的树干上。

    温暖而熟悉的气息顺延掌心传递过来,带着安定心神的力量,让泠如的紧张散去了很多。她微阖双眸,用独属于凤族的语言开始了第一声吟唱。

    天穹之下的灵,

    往返之游者——

    她喃喃道:愿你听到。

    身后,族人们跟随着她的声音开始一齐念诵。

    勿使严寒,世界之极永存不竭的火。

    勿远勿离,永记于心的生命源头。

    神木的翼羽庇佑此地,将我寻回。

    金色永恒的北方是安宁之所。

    天穹之下的灵,

    往返之游者——

    她虔诚而愈发迫切地念道。

    愿你归来。

    无数重叠的悠长歌声化为轻缓的江流,流淌于母树的根与叶,流淌于女子的耳畔与心底,化为回响。

    灵魂微弱的光点自破碎的命牌中逸出,就像燃尽的火花一样在她眼前散落。连命牌也终于融化于仪式的灵流之中,如同山巅的雪。泠如本能地用双手急促而又极尽温柔地合拢,想要留住什么。而那片光点却不断从她手指间飘散飞走,向着她再也触碰不到的远处,一直不停地离她而去。

    泠如双眸微微睁大,眼眶里一瞬间便蓄满了泪水。

    她说不出原因,但她的胸腔被一种难以想象的锋利的悲痛贯穿了。这一切令她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痛苦地弯下腰,双手将那片空无紧紧抱在心口,恨不能随之而去。

    不可以不要走

    她开始不受控制地痛哭,用力喘气抽噎。她张了张口,却连声音都发不出。

    求求你,求求你回来。求你回来。

    无比迫切的声音反复回荡在她的心脏,犹如海浪拍击,夜晚的潮汐一层又一层地淹没过来。她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但她根本来不及去想。她只是冥冥之中意识到这是对她最重要的事。她要把仪式继续下去。这远比她的生命更加重要。

    求你回来。

    女子深深地跪伏于凤栖之梧的庇佑之下,额头触地,大滴大滴的眼泪滚落在土壤。

    回来

    她痛哭着,终于念出了那个她一直无法再触碰的名字。

    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