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觐见帝乙知内幕

    一夜过去,帝辛总算是把当前朝代常用的字认了一下。先是以考试为名,让小侍女把可能遇到的重要人物名字写了个遍,后来又让她读书,再后来让她背书,以此检验自己的识字记忆。两人整整折腾了一夜,想起最后让她离开时那幽怨的小眼神,帝辛不禁莞尔。

    只是在快天亮时小睡了一会,起来后帝辛又将昨夜读的书再度看了一遍,发现自己连蒙带猜能读个大概时,这才叫起小侍女准备早膳。吃完饭后打发顶着两个黑眼圈的小侍女再去休息一会,帝辛自己又拿起昨夜的”考试资料“看了起来。

    在读书的过程中,帝辛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以前好了很多,而且一夜未睡也不觉得困倦,也不知是不是穿越后变的年轻的缘故。想起以前看的小说情节,莫非自己是融合了帝辛原来的灵魂,自己的魂魄更加强大?

    放下疑惑,帝辛继续读书。现在的情况,除了看书,自己也没有其他事可做。正在胡思乱想间,门外传来侍者的声音:“寿王殿下,陛下召见”。一瞬间,帝辛有些慌乱,因为还没有做好拜见自己那位父王陛下的准备,不过,是福是祸都躲不过的,帝辛定了定神,整了整身上衣服,走出门去。

    出门的时候帝辛扭头看了一眼殿内另一个方向上的隔间,小侍女住在那里,估计还在睡觉吧。感谢小侍女,昨天通过她,至少把纣王的人物关系搞清楚了,也知道自己确实应该称呼帝乙为父王。

    帝乙有三个儿子,长子是微子启,次子是微子衍,自己这两个哥哥,与自己是一母同胞。那为什么最后是帝乙的第三子帝辛即位太子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昨天的托梁换柱?古人不都是由嫡长子继承大位吗?

    帝辛心里琢磨着这其中的缘由,一边跟随侍者来到了帝乙的寝宫,侍者通报:“寿王殿下觐见”,“宣”。殿内传来帝乙的声音,比昨日与帝辛说话时,更添了几分威严。

    帝辛迈步进殿,抬眼略微打量了一下整个寝宫,只见寝殿内云顶檀木作梁,四周悬挂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随后目光落在帝乙身上,双手下放,弯腰行礼,“参见父王”,“恩,不在大殿之上,不必太过拘礼,坐吧”。

    帝辛看了一眼,走向帝乙座位侧面的一个锦墩,再次行礼坐下。帝乙没有开口,却满意的微微点头。古人重礼,周朝更是将礼系统化,规范化,形成《周礼》,所以帝辛也严格要求自己,不想在这些微小的地方引出麻烦来。

    待帝辛坐定,帝乙开口问道:“昨日没有受伤吧?”帝辛拱手道:“儿臣无恙,请父王放心。”“那就好,虽说昨日飞云阁大梁坍塌,朕已经提前让你做了些准备,但临机权变,托梁换柱,你做的也很不错。”

    帝辛心道:“果然是有内幕”,看来昨日那场戏只是做给别人看的,立帝辛为太子是早就决定好了的,只是让他立下功劳才好服众。心里想着,帝辛嘴上答应道:“谢父王夸奖,儿臣唯有尽力而为,全赖父王安排。”

    帝乙点点头,又说道:“前日对你的嘱托,你可还记得?”帝辛心中再次呐喊咆哮:“你嘱托我什么了?”可帝辛也不敢开口让帝乙再说一遍,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儿臣谨记在心。”

    “恩,虽说太史按照法典要求请立你为太子,朕也认为合乎礼,但微子启毕竟是你的兄长,此次立你为东宫,子启心中有些许怨气,也是正常的,你当有容人之量。日后登临大位,可早日册封子启,使其归国,万不可有其他苛待”。

    帝辛心中一团疑惑未解,也只是回答道:“儿臣省得,不但大哥,对于二哥儿臣也会同样对待,必不忘父王教诲。”

    “现在天下不宁,东南反叛,朕四处出击平叛,更是日夜勤政,不敢懈怠,奈何四方诸侯势大,早有不臣之心,朕也只是勉力维持,不过,朕一定会努力交给你一个安稳的江山。”

    帝辛忙单膝跪地,“父王辛苦,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帝乙点点头:“有这个心就好了,现在还不到要你操心的地步,待你册立太子典礼之后,朕会为你找一位老师,你可跟随努力学习治国安邦之策。回去后先为册立典礼做好准备,下去吧”。

    “是,儿臣告退。”帝辛起身行礼,转身告退离开。

    跟在侍者身后朝自己的寝宫走去,帝辛不由长舒一口气,感觉浑身一轻,背后冷汗都冒出来了。不管怎么说,这第一关总算是过了,没有在帝乙面前露出异常。

    在路上,帝辛不由再次回想与帝乙的对话,帝乙提到了法典,是太史按照法典要求册立自己为太子,而且帝乙觉得合乎礼?看来要找本法典来仔细研读才行,以免以后有什么行差踏错,最好是再找些礼方面的书籍,也要通读牢记,避免在这些小的方面露出破绽。

    回到自己寝宫之后,小侍女已经醒来了,俏生生立在门口:“殿下回来了?”帝辛道:“恩,绿绮,你去找一部法典来,还要找些有关礼的书。”只见绿绮顿时面色大变,嘴一扁,一副快哭出来的表情:“殿下还要考我吗?”

    看着绿绮,帝辛不由得哈哈大笑:“不是考你,我自己看,快去。”绿绮立刻眉开眼笑,答应一声,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