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锦衣卫显,内阁骂战!(新书求收藏)

    媲美火器的威力!

    无与伦比的精准

    无火器子弹出膛的轰鸣!

    无火器猛烈的后座力!

    就像是加了消音、枪托和八倍镜的狙击步枪!

    唯一的缺点,就是弩箭无法回收,魏忠贤取回飞射而出的木制弩箭,只剩箭尾了。

    朱由校有点遗憾,这玩意想普及起来,必须要打造个流水线,不然单指着他一人,啥事都不用干了。

    “魏大伴,传锦衣卫镇抚司指挥使!”

    “奴婢遵旨!”

    离去的魏忠贤,心中覆盖一层阴霾。

    锦衣卫!

    大明传奇情报组织,前朝后宫无不厌恶的存在!

    无孔不入的情报能力,无可比拟的执行能力,上可抓捕皇亲国戚,下可诛杀奸佞叛贼,太过凶残。

    俗话说:盛极而衰!

    自隆庆年间末期始,阉党之中出现了位大人物,前大内总管、司礼监秉笔冯保,配合时任首辅张居正,联合就锦衣卫“狂妄无忌”进行打压!

    锦衣卫展开猛烈反扑,但最终收效甚微,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单纯干不过。

    隆庆帝崩殂,万历帝继位,张居正是顾命大臣,又是帝师,更是首辅,说白点妥妥摄政王,皇帝有心但干不过!

    冯保,不但是司礼监秉笔和掌印,还手握东厂兼御马监,左手是特务机关,右手是腾骧四卫禁军营,皇帝有心而无力。

    锦衣卫逐渐败落,魏忠贤成为大内总管后,意欲效仿先辈,借锦衣卫指挥使“不肯献媚,不肯杀人”由头,毕功于一役,彻底将锦衣卫打压到尘埃里。

    可朱由校这声召唤,让局面有些糟糕起来。

    锦衣卫镇抚司指挥使:刘侨。

    朱由校见到他时,就忍不住心生好感,国字脸,面相敦厚,符合我大天朝选官标准!

    “臣刘侨,叩见陛下!”

    刘侨单膝跪地,神情眉宇间有掩盖不住的颓废,指挥使位置,不好坐啊。

    “坐吧!”

    朱由校继续完成木工创作,随意指了指黄花梨木墩子,笑道:“怎的没穿飞鱼服来?”

    幞头,圆领袍右衽,革带,笏,皂靴,标准的大明公服模样,和记忆中帅爆的飞鱼服完全没法比。

    “陛下,锦衣卫已有数年未曾穿飞鱼服。”

    刘侨小心翼翼落座,眉宇间忧愁之意又多了三分,强打精神道。

    东厂权势日重,锦衣卫权势越小,身着飞鱼服,不再是份荣耀,而是令人嘲笑的事。

    望衣而止小儿之啼的时代,已经落幕!

    “费了无数能工巧匠之手,制作了飞鱼服,若是一直被诸卿藏匿在家,岂不是可惜了?”

    朱由校瞥了他一眼,顿了顿道:“回去就穿上,都穿上,朕喜欢看!”

    轰!

    一道惊雷在刘侨脑海炸响!

    “陛下此言……当真?”

    刘侨身体在颤~抖,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这一刻,锦衣卫等了数十年。

    “君无戏言!”

    三支木制弩箭完成,朱由校连同木制十字连弩递给了他,而后站起了身。

    噼里啪啦!

    骨骼间沉闷的碰撞声,朱由校体质已是常人三倍,再看刘侨之时,能够清晰察觉到其体内澎湃的气血。

    “找个地方试试,关键之时,能救你一命!”

    “微臣遵命!”

    刘侨重之又重将木弩和木箭收入怀中,至于救命什么的,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危险,是不可能危险的!

    禁令开放,就东厂那些番子,还不够锦衣卫一个回合祸祸的。

    “内帑拨银三百万两,赐你斗牛服,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将曾经的锦衣卫拉回来,能做到吗?”

    朱由校也不在意,御赐东西在手,没有人会忍不住闲置,只要使用,就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臣以头颅担保,一年,不,半年,定还陛下一支上能上马作战,下能侍卫仪仗的锦衣卫!”刘侨朗声道。

    锦衣卫,首先是皇帝亲卫和仪仗队,其次侦缉廷仗,最后上马作战!

    凡在九边十一镇的锦衣卫,皆有个隐形任务,那就是必要时刻,必须上马作战,为国戍边!

    “那朕就等你半年!”

    “微臣告退!”

    ……

    夜已深,亲军都督府校场!

    刘侨换上斗牛服,佩戴绣春刀,腰间悬挂金牌,望着一众泪目的老朋友,瞬间热泪盈眶。

    “自今日起,锦衣卫归来!”

    明月之下,绣春刀刀刃闪耀着冰冷的寒芒,锦衣卫所在,人兽避之。

    “锦衣卫,归来!”

    “锦衣卫,归来!”

    “锦衣卫,归来!”

    数万锦衣卫仰天长啸,响彻整个京师,附近有官~员之家,从小妾肚皮爬起来,顾不得穿鞋,看向亲军都督府方向,心中一寒。

    “一群杀贼!”

    锦衣卫衰败数十年,可满朝文武大臣避如蛇蝎,著名的“胡蓝之狱”、“郭恒案”、“空印案”,受株连被杀者逾十万之众!

    被冤屈者无数,京师东菜市口至今冤魂在日日嚎叫,这群杀贼,怎能死灰复燃?

    “管家,备轿,前往首辅府!”

    这一幕,成了数十位大臣家中的写照,各大党派之人纷纷前往党魁府,务必要彻底打死锦衣卫!

    但到了党魁府,无一例外的回复:“老爷已前往内阁,请移驾!”

    这大晚上,党魁们还在内阁,为国朝之事呕心沥血,真是吾等楷模!

    无数大臣抱着敬仰的想法,纷纷朝着皇宫而去,心中的恐惧莫名消减了许多。

    此刻,内阁。

    “荒唐,科举制度传承数百年,就连太祖都称道不已,陛下竟妄想改祖制,我绝不同意!”

    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祚拍案而起,浙党一派,状元最多,绝大多数闻名于科举,而后平步青云。

    文武科举分开,文官武将分离,无疑于断掉浙党一条晋升之路!

    不允许!

    绝对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