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章:坚持自己是一作

    jan约的聪儿是下午5点,那个点儿他刚下飞机到办公室。

    “坐。”一看到聪儿,jan笑容可掬。虽然看起来稍显疲惫,jan依然神采奕奕。

    “谢谢jan。”聪儿就坐。

    “我没有及时回复你第一个邮件,因为那几天我太忙了。我白天讲课,课讲完又去听同行的课,晚上回到酒店又有上百封重要的邮件需要处理。抱歉让你久等了。”

    “没事儿。”

    “我记得你是要跟我继续读博的,对吧?”

    “是的。”

    “你硕士阶段没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只要修完课程写个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申请毕业了。你如期顺利毕业甚至提前毕业都没问题的。如若你读我的博士,我也会继续给你经费,读博士就要发表三篇文章,就可以申请毕业答辩了。凭你的能力和努力,拿到博士学位没有任何难度。”

    “嗯,谢谢老师。我也有信心。”

    jan继续说“现在也是我给你经费,你的研究成果属于我,不属于你自己。我不要第一作者。steven你们是一个团队的。他平时语言上有帮你,我看到他还帮你打饭?你们中国人有句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何况你文章里文献综述部分也有他的素材。文章的事儿,我想你还是让一下他吧。”

    学术就是学术,容不得半点虚假。这是jan自己说过的。

    写这篇文章时聪儿是加了steven为二作。至于带饭,他们是互相的。

    偶尔哪个懒得离开时另一个去午饭时帮带个汉堡或者三明治回来,不仅仅他们之间,整个实验室都这样。

    聪儿思忱了一会儿,空气凝滞了有半分钟吧,她才缓缓开口

    “steven在语言上确实是帮了我不少,我也很感谢他。我们做的是同一个领域同样方向的课题,但彼此的研究和进度又是相对独立的。他有他的角度和思维以及方法与结果,他应该写他自己的文章,这样也才能更好地胜任教职。我计划读博也是为了毕业后能有回中国做老师的机会。这篇文章是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也是我数月来的科研成果,对我意义重大。所以,我仍然坚持我是一作。你是一作我也同意,因为是你指导我给我研究方向。”

    jan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并不缺文章。”

    聪儿说“jan,可是,我缺文章,我也需要鼓励和认可。”

    jan笑了“你现在要不要回家?回家的话我开车送你回,我们在路上还可以接着聊。”

    聪儿说好,回实验室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然后到jan办公室等他一起。

    下实验室楼时,jan很绅士地给聪儿按电梯门,经过的所有的大门时,jan也先打开门,然后示意聪儿先过。于是,jan一路说着“请”,聪儿一路说着“谢谢”

    出了实验楼,两人往停车场走去。

    jan说“在你们中国,开门之类琐碎的事儿是学生给老师做的。在这里师生是平等的,而且女士优先。你来加拿大是对的。听说中国人重男轻女?”

    聪儿说“在中国师生也平等。只是由于我们很看重教育以及教育从业者,所以我们就会用一些仪式般的行为,表达对教师的尊重。但在法律以及学校纪律方面,对教师的行为规范也是有很多约束的。至于重男轻女,那是旧社会的思想。历史上我们是农耕社会,男人有力气种田。再者,中国人随父姓,人名是姓在前,名字在后。旧社会就认为男人才是家庭的延续。但现在新社会,新思想,男女平等。女士也因为自身体质等原因,越来越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照和尊重。”真的特别感谢老妈,逼自己从小开始泡很多英语培训班,口语表达可以畅所欲言无任何障碍。

    jan一边听一边“嗯,嗯,嗯……”

    聪儿长篇大论一番后问了句“jan,你建议steven是第一作者,是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此时两人已经到了jan的车跟前。

    jan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和不快,但只是一瞬。jan又表情如常了。

    jan帮聪儿打开车门,等聪儿上车后,他又帮聪儿轻轻关上,自己才走到驾驶位旁的车门前,开门上了车。

    jan启动了车子后,用很平静地语气告诉聪儿“steven这孩子挺不容易的,我确实是想帮帮他。他父母是难民,虽然政府有救济,家里经济条件只能勉强度日,难得的是他愿意读书。其实他也是一棵好苗子,高中时数学省考拿了全省第一名。读大学时因为经常打工,成绩不是特别好,但在本地生源里,也属于拔尖的了。他毕业想去n镇的社区大学做教职。这篇论文对于他意义更大。虽然他是本地人,就业机会比国际生多。但一作文章少,他一个硕士生去社区大学做教职也没有优势。而你是要读博士的,以后多的是发文章的机会,而且文章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聪儿表示理解,但仍然坚持自己是一作“我也想帮steven,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方式帮他。去了解他的研究状态以及思路,然后给他一些建议。你是为学生着想懂得关怀的人,我也很感动。可是,我也是你的学生,我也有我的不容易。作为一个学术新人,我需要被业界肯定。我跟你说过,我的职业规划是博士毕业后回中国做教职。在中国,申请大学教职并不容易。大学教职职位竞争特别残酷,多一篇少一篇文章,就有可能决定成功失败截然不同的求职结果。”

    jan说“你说的我也都了解。你的坚持也是对的,我完全理解并支持你。我相信你将来在领域内可以做到顶尖,因为你的勤奋以及天赋。加油,l。”

    师生一路畅谈,接下来聊的,是学术以外的轻松话题,气氛也越来越融洽。

    “l,你有谈男朋友吗?”

    “还没有。”

    “不急,科研重要。谈恋爱,什么时候谈都不迟。但做研究,越早投入精力越早出成果。我现在这个年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都大不如年轻人了。基本上处于吃老本儿的状态了。”jan很坦诚。

    “嗯,我也很认同你的观点。”聪儿附和着jan,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实验室有人追你吗?l?”

    “没有。”

    “那外面呢?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在追你?”

    “我没发现。”

    “那就好。谈恋爱,太费精力和时间。工作后再谈不迟。”

    师生两个相谈甚欢。十几分钟后,

    jan把聪儿送到房东家门口。

    “谢谢你送我回来,jan,再见。”

    “不客气,再见。”jan语调亲切温暖,分明是一位敦厚平和的长者。

    jan看着聪儿下车,等聪儿拿出钥匙,开了门,进了屋,他才驱车离开。

    看来jan是被自己说服了,而且没有任何不快,聪儿数天的阴郁不扫而光。

    然而聪儿还是图样图森破(tooyounoosile太年轻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