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新药疗效(求收藏,求鲜花!)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发过来的消息,这种病毒传播途径很广泛,可以通过空气、血液、唾液等方法传播。

    医生和护士们谈虎色变。

    各科主任制定好治疗方案却没人敢进入隔离室,哪怕是业务熟练的护士也不敢在里面多待。

    “让我来吧!”

    “我进去对患者进行诊治!”

    何晶将一个患有呼吸道疾病新生婴儿送到呼吸科的时候遇到这件事情,她果断代替犹豫不决的护士进入隔离室。

    科室主任们忙活了几个小时都没有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何晶本来以为自己是医生比几个小护士更懂得保护自己,哪知道走出隔离室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体温似乎比平时高不少。

    测量过体温后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何晶居然有点发烧。

    “隔离!”

    “将她也隔离起来!”

    呼吸科主任惊慌的喊道。

    他急忙将何晶打发走,生怕她将病毒传染而自己。

    何晶被隔离了。

    幸好病情没有继续恶化。

    黄小鱼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些恼火。

    呼吸科的护士竟然将如此危险的事情交给何晶去做。

    “我要接手何晶的治疗!”

    “从现在开始所有事情都由我来负责!”

    黄小鱼霸道的宣布道。

    “黄大夫,你想如何救治病人?”院长焦急的询问道。

    想起黄小鱼这段日子做的事情无一不让他刮目相看,院长以为云山医院如果还有人能救治这几个传染病病人,那么这个人非黄小鱼莫属。

    “我准备给何晶使用咱们学校制药厂新研发出来的抗病毒药物。”黄小鱼平静的答道。

    根据系统赋予自己的医学理论,新开发出来的抗病毒药应该可以抵抗这个星球上一切类型的病毒。

    他坚信不已。

    “你,你这是胡闹!”呼吸科主任打断黄小鱼的话说道:“你说的是那种叫清瘟败毒散的药物,只是一种新药而已,不能草率的使用在病人身上!”

    “新药?”

    “草率?”

    黄小鱼冷冰冰的说道:“我不觉得有什么草率,再说了,清瘟败毒散是经过药敏试验和临床试验检验的,国家许可生产的药品,怎么就不能用在患者身上?”

    “我愿意试药!”

    “我不能等死!”

    “小鱼,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

    “无论出现什么状况我都不怪你!”

    何晶在隔离室大声喊道。

    于其无所事事的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还不如交到黄小鱼手里。

    “无论什么样的后果我都自己承担!”何晶重申道。

    取了药物,黄小鱼只身来到隔离病房。

    何晶一愣,继而大哭起来:“你为什么不穿防护服?”

    “我不需要!”黄小鱼小声回答道。

    他相信系统的传输给自己的知识。

    清瘟败毒散这种药剂是可以杀灭所有病毒的。

    临来的时候他给自己也打了一针,以防万一。

    黄小鱼将一针清瘟败毒散液体注射到何晶体内。

    他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和何晶待在一起。

    两个小时后何晶体温正常,检查过后未见心肺等器官异常。

    她完全好了。

    “那什么清瘟败毒散的疗效如此神奇吗?”院长急忙说道:“赶紧,赶紧给另外几个患者用药!”

    护士不敢再怠慢,急忙给其他六个人注射了清瘟败毒散。

    几个小时后患者体温消退,身上的病毒被灭杀,医护人员开始医治几人器官衰竭现象。

    六个人无一例外全部都被抢救过来。

    “奇迹啊!”

    “简直是奇迹!”

    院长服气了。

    因为抢救的及时,两位老人也活了下来。

    他急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传染病医院的院长,让他们给患者使用清瘟败毒散。

    传染病医院的医生们正在发愁如何处理那几十例新进来的患者。

    听说有办法能治好这些人,院长急忙让采购人员到云山医大附属药厂购买清瘟败毒散。

    使用过后患者们几乎全部痊愈,只有一个年纪大的老人因为器官衰竭没有抢救过来。

    仁和医院、军医大附属医院闻风而动,纷纷采购清瘟败毒散。

    病情在本市得到控制。

    其他地方的医院听说后急忙下订单抢购清瘟败毒散。

    这个来势凶猛的病毒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就彻底被打败,消失在国人视线之内。

    国外很多大医院开始在云山医大附属医院订购药品。

    国际卫生组织和红十字会订购十万支清瘟败毒散用来对付非洲的瘟疫。

    这仅仅是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数量更大。

    危难时候清瘟败毒散显示了强大的药效,征服了所有华夏的医院。

    订单像雪片一样的飞过来。

    甚至,哪个医院不预备几箱清瘟败毒散都不好意思开门,万一遇到难缠的疾病怎么办?

    清瘟败毒散同样也征服了国外很多医院。

    几乎各个国家的订单都有。

    医大附属药厂的工人加班加点的生产药品,甚至连过来实习的学生们都派到车间工作了。

    这一次制药厂赚了个盆满钵满。

    事后黄小鱼让会计给每个职工、实习生多算了两倍的工资。

    药厂彻底摆脱了贫困状态,彻底走上正规。

    那些进口设备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