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章 螳螂欲捕蝉

    鄌国七十九年六月末,桃平、成鲁、苏溪、旺余四县作为征兵的最后梯队,共征得三万二千人。其中桃平县共征得一万余人,是同规模人口的县中征兵效率最高、人数最多、民怨最少的。至此,鄌樑大战的全国大征兵告一段落。

    林书进在此次举国大征兵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将其荣升为太学博士(正六品),奖励大量金银、绢帛。

    可惜林进书偏偏不爱富贵,只想为老百姓办实事。感慨魏泽明的死,他深知位置越高危险越大。与其去朝堂上勾心斗角,林书进更愿意躬下身子和老百姓蹲在一起。

    自然他谢绝了鄌王的赐官,并把金银全部分给了县城里有人去参军的家庭,再次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名扬鄌国。

    同年九月初,鄌樑两国正式交战。国家正在经历战争的洗礼,无论是林书进婉拒官职,还是他的闻名四海,都不足以让跃跃欲试的鄌王和坐立不安的大臣分神。

    但林书进这三个字却引起了二王子晋王李奭的注意。晋王李奭不仅拥有强大的政治野心,也有足够的能力成为太子。可无奈不是嫡出,太子之位自然不是囊中取物。

    可在父王没有最终确定接班人之前,他必然要殊死一搏。朝廷里以王后为首的太子党羽翼众多,集结了太师、太傅、太保等一干重量级文臣,也是整个鄌国的智囊团。

    而晋王目前只有依靠母亲拉拢来的以大将军谢挺会为首的武将集团的支持。为了增加话语权,他决定从底层颠覆,去寻找地方有力量的势力的支持。

    他太需要能煽动民心,获得民意的人,自然林书进就成了他的目标。

    为了不打草惊蛇,李奭先是扮成了老百姓四处深入群众,了解林书进的为人。民调结果显示,林书进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得民心,心想如果能纳为己用将潜力无限。

    既然要钓大鱼,还需亲力亲为。待一切安排妥当后,李奭乔装成大王子李稷的幕僚敲响了林府的门。

    前来开门的乐儿瞅了瞅名帖,见着“王子”两个字便赶紧把门打开迎接,李奭便领着随身的两名贴身侍卫大摇大摆地踏门而入。

    行至内院时,远远见着井边有一姑娘正低着头淘米,虽是身着宽大麻衣,发髻也无修饰,只能见到半边侧脸,可那深邃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薄薄的红唇却一览无遗。

    李奭便停下来嬉笑着跟身边的人说“这个婢女倒是俏的很,没想到清廉正直的林县令也会金屋藏娇啊!”

    两个侍从听罢也附和着边说边笑,不知蹲在井边的女子已把话听了去,放下木盆就朝着李奭几个人走来。

    李奭这才从头到尾将此女打量了一番,果然娇小可人,惹人忧怜,不由得面露痴笑。

    怎料女子虽美却甚是泼辣,指着李奭几个人就骂“哪里来的三教九流之辈,在这里胡言乱语坏人名声。谁让你们进来的?赶快给我滚出去!”

    身为大鄌王子的李奭怎受得了这气?不待他亲自出手,身边的两个侍卫就已经向前迈步,大声呵斥道“好不客气的丫头,林书进的人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区区一个下人就敢如此嚣张。”

    女子一听更是怒气攻心,毫不客气地双手叉起腰和李奭三人杠上了,你一言我一语,分毫不让。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之时,侧屋的门“吱——”地开了条缝,从里面溜出来一条婀娜的茉莉色身影。

    徐徐从李奭两人后方的走廊踱过来道“公子初来贵地,定是受到了父老乡亲的热情款待,喝了些下里巴人酿的米酒,现在后劲上来了才说了胡话。也难怪我妹妹将汝等误以为是昨日的挑衅之徒了。”

    李奭不由得侧目去望这调停之人,只见此女身姿窈窕,面容姣好。

    虽露病态,却自然端庄,毫无做作。

    身袭茉莉色长裙,发长齐腰,纤腰微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研。不觉心中豁然,先前之气骤时全消。

    女子走到两方中间,不偏不倚地微笑着道“公子有所不知,昨日有人误闯林府,胡言乱语,着实将我们这些女眷吓了一大跳。小妹当时并不在府,只是后来听我们说起,今日定是想当然的误判了。”

    “话说回来,我们桃平老百姓自家酿的酒温和易下喉,却酒劲慢且强,不常喝的人定会头晕目眩,难受非常。加之林县令恰巧这会儿正在商量要事,我看公子还是先回去休息,待到身体舒适了,改日再来拜访。”

    李奭明知此女是胡说八道,找着台阶给双方下,却越听越起劲,心中并无半点怒气,脸上还不禁露出笑意。临走之际还特意回眸瞅了几次,才款款离去。

    李奭此举让身边的侍卫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问道“晋王殿下,我们明明没喝酒啊,你怎么就真走了?林书进也不见了?”

    李奭笑道“喝了,怎么没喝?此酒名为‘美人酿’。我现在脑痛欲裂,还是先回客栈睡一觉再说!”

    两个侍卫对了下眼神,不得其解,只好作罢,跟在后面灰溜溜地走了。

    次日卯正二刻,李奭就携着心腹侍卫宋青二度拜访,并正式递上了大王子李稷幕僚吴其培的名帖。林书进正要出府,拿到乐儿急匆匆送来的拜贴,不禁神色凝重,赶紧吩咐其引导至厅堂,并招呼正在庭院打扫的次女林礼厅堂端茶。

    林书进此刻正候在厅堂,吴其培的突然造访让他隐隐有些不安。

    大王子李稷广泛召集幕僚,无非是想觅得良策早日坐稳太子之位。眼下鄌国正与樑国大战,李稷作为实质上的主帅,却在此时派其幕僚前来,难不成是有别的图谋?

    正当林书进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只见门口悄然而至的两人。走在前面的男子身材魁梧、器宇轩昂,身着黑色锦服,腰间系纹饰美玉,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天庭饱满,鼻根厚实。手中虽摇一扇,却不苟言笑,大步流星。

    候在帘子后的林礼顿时惊愕失色,赶紧用手捂住张大的嘴,心想坏了坏了,原来此人竟是大王子的幕僚,昨天真不该如此鲁莽。

    林礼正欲找来乐儿顶替,林书进却唤了声“小礼,上茶。”万般无奈之际只能把头低到脖子里,硬着头皮双手紧紧握住茶盘走上前去。

    林书进端坐在正位,瞧见林礼端茶走了进来,便向李稷介绍道“这是我的次女,唤林礼。”又回过头朝着林礼道“赶紧给大王子的幕僚吴其培先生上茶。”

    李奭定睛一看,原来此女正是昨日与其相斗的“泼妇”,不禁面露笑意道“林小姐伶牙俐齿,厉害非常,想必日后定要找个强悍的夫婿才行啊!”

    林书进听得一头雾水,权当是调侃之词,也不做计较,附和笑了笑,不做回应。林礼已是窝火不已,哪里还敢再闹事端,虽心中极度不悦,却也只能陪笑着赶紧退回帘后。

    林书进瞟了一眼正在品茶的李奭道“素闻大王子爱惜人才,府中之士皆当世名流,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今日得见吴先生,果然气度不凡。”

    李奭笑道“林大人谬赞,在下乃一介布衣,只是多读了几本圣贤之书,听了些政局之事。全得大王子不弃,视为知己以待,才有今日的体面生活。”

    林书进浅笑道“先生过谦了。想必在大王子府中出力定也不闲,不知今日如何有空来我们这穷乡僻壤之地造访?”

    李奭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转身道“林大人此言差矣。如今的桃平已是鄌国闻名。在区区几日之内,林大人能征得上万兵将,为我鄌国充实军队,实属罕见。而林大人却推辞了鄌王的加官进爵,散了家财给百姓,更是让人钦佩。如此人才,乃国之栋梁,何人不想一睹风采?”

    林书进听罢大笑一番道“吴先生捧我捧地太厉害,让我如何自处啊?我祖辈都是农民,几代才出了我一个读书人。家母含辛茹苦地供我求学,才有如今头上这顶乌纱帽。实在不敢怠慢,只是尽臣子之责,为国尽一份力罢了!”

    李奭仔细盯着林书进打量了一番,徐徐站起身来,行至跟前,低声道“难道林大人当真不想再精进几步?在朗元朝堂上为鄌王效力?”

    林书进心中咯噔一下,怔怔地扬起头道“不知吴先生所指何意?”

    李奭躬身贴近,在其耳边道“大王子为王是迟早的事,眼下正缺左膀右臂,大人何不与我同行?”

    林书进一听背脊直冒冷汗,但转念一想好歹不是和魏家相干的事,心中便又舒缓起来,微笑着道“先生有所不知,出谋划策、辅佐良君的事下官实在不擅长,最多只能帮老百姓断断鸡毛蒜皮的纠纷,组织下春耕劳作,守着妻子儿女。”

    李奭佯装一副失落的神色,挑衅地说道“大丈夫在世不为功名利禄,却惦记着家长里短之事,有何出息?”

    林书进赶紧接话道“在下不才,深知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万万不敢奢望宏图大志,只求安居于此,护好一方百姓。衣食不缺,妻子好合就心满意足了。”

    李奭轻蔑地笑道“本以为大人是深巷好酒,不料竟是如此顽石。既然如此,在下就不叨扰了,就此别过。”

    说罢微微欠身一拜,抬头转身阔步离去,脸上笑意满满。

    出了林府,李奭深吸了一口气,回头瞅了一眼陈青道“你看这林大人所言是真是假?”

    宋青回道“凭我观察,所言真假倒不敢一言以蔽之,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他绝非大王子之人,看得出他应该真把晋王当成是吴其培了,半点没有不适之色,可见他之前并未见过吴其培,更没有见过您。”

    “二是他无心荣华利禄,他的府上从瓦到桌椅都有好些年份了,连仆人都没见几个,还让自己的女儿来奉茶。我听说林大人的俸禄大多都用来接济穷人了,看来所言非虚。”

    “如果他想要升官发财,鄌王赐官的时候就会欣然接受。如果说他想要以退为进,图谋更多,也应该走走上层,进入党派,可他也并未行动。”

    李奭点点头,笑道“和我想的差不多。看来这个林书进确实是一股清流,难怪老百姓如此爱戴他。这一趟没有白来,一来为鄌国找到了好官,二来也确定了他非李稷之人。如此一来,只要我耐心运作,定能让其臣服于我。”

    宋青道“晋王,那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呢?”

    李奭胸有成竹地说道“明确了林书进不是大哥的人,下一次见面我们就可以亮出身份了!只要鄌国此次出征失败,必然会民愤四起,那么这顶屎盆子,主帅大哥就戴定了。等到那时,我们再去和林书进谈。他既爱民如子,定不会助纣为虐,只要我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怕他不为我所用?”

    宋青立刻恭维道“晋王高明,此计甚秒!”

    李奭微笑着道“你可以开始联络王迪了,让他随时准备和樑国对接。等我一声令下,就立刻行动,不得有误!”

    “是——”宋青果断地回道,转儿又有些忧虑,小心翼翼地问了句“晋王,这可是通敌卖国啊,如果鄌王知道了,后果怕是。”

    李奭爽快地截断了下文,转过身盯着宋青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要做大事必须有所取舍。春秋战国时,哪个国不是采取合纵连横才能有立足之地?”

    “眼下我们不过是借樑国之力成我鄌国霸业罢了!只要大哥节节败退,父王自然不堪压力免去其主帅之位,到时候就是我一转乾坤的时候了。”

    “如此一来,别说太子之位了,就连王位也是囊中之物。等我成了王,何愁不让这鄌国风调雨顺、富足安乐?”

    接下来,在静候战场消息的时日里,李奭索性待在桃平城里悠哉,一方面可以实时了解林书进的动向,另一方面也能远离朝堂,便于鄌国功败垂成后的自我隐藏和保护。

    就在他混入民生中深入了解林书进为人处世之际,他意外得知了除了林书进在当地美名卓越,他的女儿林冉也被称为“美娇娘”,是德才兼备的佳人。

    这让李奭立刻就想起了那日在林府巧妙调停的妙龄女子,心想她称林礼为妹妹,那么她就应该是林书进的女儿林冉了。

    想着想着,不觉嘴角微微上扬,心中一阵愉悦。听说林冉会隔日去自办的私塾教穷人和小商贩的孩子读书识字,便让宋青蹲在途径的集市边上候着。

    果然如百姓所说,辰时初刻,林冉盘着简易的发髻,身着粗布麻衣,身上斜跨了一个布包快步穿过集市,笑盈盈地和每个商贩打招呼。

    宋青定睛看了又看才确定眼前这个农家丫头是那日林府里的小姐,这才盯紧了她。确定她朝着小巷去了,便赶紧跑回客栈向李奭报告。李奭二话不说就夺门而出,直奔集市后的小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