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4章:民国公务员考试

    北方一直存在着人才缺口,各种人才缺口都非常大,即使已经开始创办各类学校,但至少也需要两年后才能开始产出回报,那现在缺人怎么办呢?

    薛霖想到了后世一个非常著名的办法,那就是公务员考试!

    他将这个想法说给了李渡和教育部长张世清两人听,结果却发现,原来公务员考试并非后世共和国受创,在民国已经有了类似的存在!

    自从1905年科举制度被清廷废除之后,直到前年,也就是1931年,南京政府才重新筹备了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

    不过因为战争等原因,第一届考试只吸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千两百多人参加。

    当然,这些人里面不仅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已经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官吏,相比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大军的浩浩荡荡,简直不值一提。

    而且薛霖通过询问李渡和张世清两人得知,当年南京政府举办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光是笔试就有二十多门,要花两周的时间才考完!

    据说当年那些考生们,每天早上5点前就得在考场前等候点名,检查准考证和照片,每天考两场,一场三个小时,休息时间也不能出场。

    饶是薛霖听到这恐怖的考试期,也忍不住吸了口冷气。

    于是他向李渡和张世清两人提出精简化的意见,主要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坚持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在选拔任用方面尽量增加透明程度、开放程度和群众参与程度,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考试的主要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再加上面试,体检以及考察,最终择优录选。

    这份公务员考试报告文件早在三月初的时候就已经下发了,通过媒体和北方政府的官方渠道传遍了全华夏。

    这相当于是重开‘科举’啊,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华夏读书人的注意力,不仅是北方各界积极讨论着这次公务员考试,连南方的读书人也心动了!

    对他们来说,这可相当于是一纸纳贤书啊!

    以前因为南北分立的士绅豪族一看北方开了公务员考试,而且不像南京政府那么宁瑟,第一期就特招了一万名额,不少家族都心动了,纷纷派遣家族中的英才前去北方。

    无论是世家豪族出身还是寒门或穷苦人家出身,凡是读书识字的华夏人,都在讨论着这一次的公务员考试,四月中旬开始,无数人乘坐火车或轮船等交通方式前往北平。

    蒋白里听闻之后,对薛霖竖了个大拇指,称赞薛霖的政策是典型的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

    大棒和糖果双管齐下,天下的读书人才会归心。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全国有学龄儿童六千八百万,能上学的却不超过一千七百万,其中不仅很多人会因为家庭原因中途辍学,上中学又会再淘汰九成,上大学还会再淘汰九成!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全国有学龄儿童六千八百万,能上学的却不超过一千七百万,其中不仅很多人会因为家庭原因中途辍学,上中学又会再淘汰九成,上大学还会再淘汰九成!

    于后世千万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是民族的瑰宝。

    时间渐渐来到了5月10日,也就是公务员考试开始这一天,薛霖亲自过问了主办这次考试的教育部长张世清和端木宇。

    “今天公务员考试开始了吧`〃?”薛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着文件,对面则是年迈的张世清和年轻的端木宇。

    这个小老头没想到自己才一年的时间,就从东三省的教育部长升为了北华夏十五个省份的教育部长!权利比之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长还高!

    “是的总理,8号报名截止,已经确认有四十一万三千五百九十二人报名!”张世清一身西装革履,汇报着。

    此次考试,张世清的教育部主办,也相当于提前给他们做一些系统考试的适应,为以后的各种全国性考试做准备。

    “四十万人啊……”薛霖看着汇总报告,单手撑着脸思绪想起了后世,虽然录取名额只有两万人,但每年都有一百五十万人参加考试。

    要不是为了克制,薛霖其实挺想这次直接招十万公务员的。

    这些通过统一考试的公务员都拥有基础的行政能力,作为基层人员是足够的,再加上政府系统里的老人带着,两年就足以将这批人才历练出来。

    不过想到南方还没有入手,还有两亿多人口在动乱之中,现在就算招了这么多人,也不可能直接让他们去南方担任什么中层,只有从底层慢慢做起。

    所以最终经过讨论,这次的考试只录取一万人,但预计三个月后,也就是九月的时候还会再开一次特招,录取名额也是一万人。

    等全国统一之后的两年,每年准备开三次公务员考试,之后则是每年一次。

    “`〃端木,北平中央这边(诺诺好)缺多少人你确定没有?”薛霖放下报告,看向了一旁的端木宇。

    从事移民安置局长一职的端木宇这次也来了,将负责北平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录取,同时主持政学进修班的创办。

    所谓政学进修班,自然是给基层官员们的培训,凡是获得提升的基层官员都将在政学进修班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学习。

    以后薛霖还准备创建政治大学,承担全国中高级官员干部的培训。

    “已经确定了,这一期准备录取120人进入北平中央政府从事基层政务工作,另外,您的秘书处也需要增添一些人手。”端木宇推了推眼镜框,肃然道。

    薛霖点了点头,也该输入一些新鲜血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