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一十一章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支持下订阅)

    咸阳宫,朝会.

    在接近朝会开启的时分,诸多大臣已经是纷纷到来,并齐聚在末央殿主殿.

    这一次群臣都是带着默契提前抵达朝堂,除却了想要看看其余大臣的态度之外,也是因为提前抵达朝堂方能安心一些.

    估摸着一炷香的功夫,才是朝会正常开启的时辰.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当中,王上自御用通道走出,依旧是诸多宦官同衙禁军护卫着.

    等到嬴睿走进朝堂,并坐在了王位上的时候,那一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沉重感,重重的压在了众臣的身上.

    “升朝!”

    宦官总管高呼一声.

    “王上威武!”

    下方群臣则是按照,原来朝会应该有的规矩来走.

    等到君臣之礼过后,有那么一刹那朝堂陷入短时间的沉默当中.

    今日没有人上报国事,也没有人启奏任何事,百官都很清楚,王上自昨日宣布了不称王之后,今天定然要宣布其他的什么.

    “众卿家认为,分封制如何,郡县制又如何,当前大秦应当使用哪一种制度”

    嬴睿打破沉默,并刻意拉长了音调缓缓开口道,这成为了商量大秦管理国策的引导线.

    群臣闻言并未着急回答,反而朝着四周的诸多同僚望去,众人都想要看看,究竟是谁会首先开始说道上这大秦的基本制度.

    “臣认为,大秦国情理应保持分封制的基础,继承周朝的传统.”

    长久沉默当中,武将行列麃公首先在蒙骜的示意下拱手出列,一开口就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臣反对,分封制终究是过去,如今更加适合大秦的乃是郡县制!”

    文臣一列中,甘何出列反对,身为史官他更为清楚分封制的弊端,自然不会同意分封制.

    嬴睿微微颔首,但并未开口点明什么,大有让持两个观点的大臣说明为何支持这样的制度.

    “臣认为分封制无疑是重蹈周朝覆辙,导致王权被瓜分,此举会影响朝廷统治地位,在之后发生叛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支持郡县制的一名文官在此时说道.

    “郡县制从未覆盖全国的全面推行过,有着一定的风险和未知性,另外郡县制不利于大秦军力的发展.”

    麃公继续说道.

    “分封制虽然保持兵力强.

    但同再次瓜分了整个中原有何区别,而且兵权统一由朝廷乃至相关官员管理,自然是能够保持.”

    甘何以此反驳道.

    两种不同制度的交锋已经开始变热起来.

    武将行列当中的蒙是眉头紧皱,倘若继续这样说下去,也说道不出什么东西来.

    “臣也认为分封制适用于大秦,大秦本身就是强兵之国,唯有分封制才能一直让大秦的兵力保持在一个数量的标准上.”

    “另外,这一点也是前朝所用,虽然前朝出现了影响,那是因为周天子昏庸无能,管理无果的原因.”

    蒙骜终于是安耐不住,在此时出列.

    此时的丞相蔡泽依旧淡定,反倒是楚系的熊古听闻这话之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后,随之拱手出列“分封诸侯管理各个地区,这就是在分散王权,怎能使用分封制”

    熊古这话,直接将分封制逼上来一条绝路,以王权是否集中为由,来说明分封制的威胁.

    蒙骜有那么一刹那间哑口无言,熊古说的是事实.

    “臣认为郡县制虽然能够有利于朝廷集中统一,但却没有一种权利制约,一些位高权重子弟岂不是能够为所欲为”

    司马靳于此时拱手出列道,他的态度同蒙骜一般认为保持分封制.

    其中除却了有维护贵族权益之外,也是因为分封制虽然权利分散,但却能够让各方势力之间实现一种制约.

    “另外,分封制也利于大秦开疆扩土,将领土扩大,促进文化交流.”

    在此时,文臣行列当中也有大臣附和此观点.

    他们都是站在大秦的利益上出发,虽然其中夹杂着个人利益,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真正观点.

    一时间分封制的推行有着不少大臣同意,眼看着郡县制就要失去了势头.

    “老臣认为,郡县制的存在就是方便朝廷集中管理下方领土,至于司马将军方才所说的情况,只需要扩大御史府的权利即可.”

    这时候丞相蔡泽终于开口.

    这一开口不单单表明了自己支持郡县制的立场,更是顺势推了一把御史府.

    倘若确立使用郡县制,那么御史府的权利增加自然也是在情理当中.

    嬴睿微微眯眼多看了蔡泽两眼,也难怪蔡泽能够在这丞相之位上稳坐多年,看来其为官之道当真是炉火纯青.

    “哼,倘若郡县制实行期间出现任何差错,那么这个黑锅是不是该由丞相大人来背:”

    蒙骜冷哼一声.

    “笑话,那若是分封制再一次创造了群雄并起,并割据天下的局面,到时候是不是要将蒙将军从坟地当中挖出来问罪”

    楚系熊古冷嘲热讽.

    “郡县制终究登不上大雅之堂,大秦理应继承周朝的分封制,此乃九州之主的传统.”

    “笑话,周朝建立之后,同样在国策上实行了从未出现过的分封制,这同样是改变,这效果可以看见.”

    以周朝为例,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分封制好,周朝存在了将近八百多年,足以证明这制度的好.”

    “那你的意思是,大秦也只能存在八百多年大秦要的是改变,大秦是永远昌盛!”

    朝中群臣情绪越来越激动,皆是力荐自己的观点,并将敌对观点喷了一个体无完肤,.

    类似于王翦乃至李牧等人并未参与其中,至于王龁则是提出了一个自己的中立观点.

    例如分封制的确有可能导致末期战乱,王上权利被架空,但领土扩大这也是实话.

    郡县制虽然集中王权,但始终从未用过,有着很多变数.

    但中立者的观点,往往得不到认同,王龁也不在言语,如何实行终究还是要看王上的态度.

    毕竟一些近臣还未开口,他们都是在等着王上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从此一句确定基本国策.

    看无下划线版小说

    记住收藏保存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温馨提示:浏览器阅读模式如果不显示章节内容,点击刷新,找到底部设置菜单,进入设置菜单里点击退出畅读模式即可高速免费阅读!所有浏览器的畅读模式都会影响显示尽量退出畅读模式,阅读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