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七章 石油(跪求鲜花、收藏、打赏)

    殷勇没有局限在西安的事务之上,此次进兵西安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获取长庆油田的石油,否则一旦日本人攻占了沿海,以他现在储藏的石油和他的机械化装备数量来说,最多只够他一年之用,因而获取石油是他的当务之急,而现在距他最近的也就只有长庆油田了!只是长庆油田所在的陕甘宁盆地是红军的驻地,他又不愿意和红军起冲突,最终他趴在地图上找了许久,终于发现一个‘无主之地’——庆阳华池。

    2月5日,一股“土匪”忽然袭击了殷勇在淳化县的巡逻队,‘勃然大怒’的殷勇立即命令装甲第一师出发,追剿这支“土匪”,这支‘土匪’眼看捅了篓子,扭头就往北逃,装甲第一师紧追不止,正宁、宁县、镇原的城门被昂起炮筒的装甲第一师一举逼开,留下少量部队驻防后,装甲第一师继续前进,随后装甲第一师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刺入了豆腐一般,轻取合水、庆阳、曲子等县,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完成了即定目标。

    殷勇随即以暂一师、第一师两支部队接替装甲第一师防守新得的这块地盘,同时在报纸上大肆宣扬‘土匪’偷袭二十三军,他被迫出兵之无奈举动……接着又调集粮食物资救济各县百姓。西北本就是苦寒之地,马鸿宾统治又十分残暴,百姓时常食不裹腹,二十三军公开放粮救济百姓之举迅速赢得了各县百姓的拥护,随后,各地的报纸上便都刊登了一个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排着队领取粮食和衣物的照片,不计其数的百姓脸上浮现出的发自内心的高兴稍微挽回了殷勇出兵而带来的部份负面影响!紧接着又有许多华外记者登出了对庆阳等地百姓的采访,百姓是最简单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就为谁唱赞歌,在一片颂扬声中,殷勇将出兵的影响再次降低了许多。殷勇此时不得不为自己多年前大力投资媒体的举动竖起了大拇指,关键时刻,那些媒体的作用不亚于数万精兵啊!

    南京,蒋先生刚刚从殷勇那里得到承诺,将会免费获得24门重炮和30架先进战斗机,而张学良也同意了将东北军东调之事,他的心情原来是不错的,可是当得知殷勇忽然出兵甘肃后,他的心情不免又低落了几分。

    “这个殷勇到底想做什么?他不是一惯宣传不打内战吗?现在怎么又突然进攻甘肃了?”蒋先生对他的心腹张静江等人道。

    陈诚道:“卑职也不知道他做何打算,按理说庆阳周围地瘠民贫,就算占据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不是一个用兵的好地方啊,可是殷勇为何自损名声,攻占这一苦寒之地呢?”

    张静江也道:“卑职也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殷勇想要对外用兵,以他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顺长江而下,攻占长江中下游广大富庶之地……”

    在殷勇揭晓迷底之前,这个世上恐怕不会有人猜到殷勇之所以出兵,竟然是为了那片土地下的黑色黄金!

    陈布雷道:“政府应该立即强令他撤兵,否则政府威严何在?”

    陈诚反对道:“二十三军根本不听政府号令,就算军政部下令,他也不会退兵,反而会交恶于他,委座,二十三军答应送给政府的装备现在还在他手里攥着呢,如果和他交恶,卑职担心他会出出尔反尔啊!”

    蒋先生哼道:“难道政府为了区区物资就连体面都不要了吗?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那政府岂不是全乱了套了?”

    陈诚连忙道:“委座,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卑职的意思是不用政府出面强令二十三军撤军,而是借报纸的力量大力宣传这件事情,用这件事情打击殷勇的威信,这样一来政府既不用与殷勇交恶,又能够打压他!而且庆阳等地是马鸿宾的地盘,这次殷勇吞了马鸿宾的地盘,马鸿宾岂能善罢干休?政府可以使二桃杀三士之计,用庆阳这块地盘让马鸿宾和殷勇自相残杀……”

    张静江赞道:“辞修之计甚妙,虽然殷勇兵强马壮,但马鸿宾所部骑兵亦非庸手,而且马鸿宾并非孤家寡人,他的兄弟子侄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等一向他与穿同一条裤子,长期以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诸马皆猥集成团、以聚中央,民国二十二年,孙殿英以七万大军进入西北,西北诸马组成四万联军,以寡击众,一举全歼孙殿英部,殷勇所部虽然装备精良,但在西北人生地不熟,而且西北诸马以骑兵见长,西北戈壁是诸马骑兵驰骋的最好战场,一旦双方开战,就算殷勇获胜,必然也伤亡惨重,暂时无力图谋中原,政府却可乘殷勇虚弱之时一举将其逐出西安、平定诸马,甚至占领重庆那个工业重镇,大大加强政府的工业实力,即使未来与日本开战,也更有胜算!”

    蒋先生听了陈诚和张静江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道:“如果政府不作表示,只怕会让天下人置疑政府的威望……”

    张静江胸有成竹的说道:“此事简单,二十三军不是说他出兵是为了剿匪吗?政府就下令让他暂时驻扎庆阳等县,待剿灭土匪后再行撤离。殷勇拿到政府命令后必然以匪患未清而始终不肯撤退,而马鸿宾见殷勇借土匪未清长期霸占他的地盘,必然对殷勇生心怨恨,就算两人暂时保持克制,但在马鸿宾眼中这无疑如梗在喉,早晚必生大战,有马鸿宾这肘腋之患在,殷勇不足为惧也!”

    蒋先生听了张静江的话不由得连声赞好,庆阳等县原本国民政府也是管不到的,如此一来政府不损一丝利益和名声便挑发起了马鸿宾和殷勇的矛盾,何乐不为?

    这一章原本有三千多字的,但是由于许多涉及我d的,由于有了81一章前车之鉴,只好把那些全删了,看起来可能有些别扭,还请大家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