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八章 不屈(跪求鲜花、收藏、打赏)

    两人正说着话,刘湘的副官文生忽然跑了进来。(*0小-}说-+网)

    “什么事?”

    “报告司令长官,刚才官邸外有一个老人来找殷总司令,想请殷长官把这个包裹带给他在第四十一集团军当兵的儿子!”

    “是什么东西?”殷勇不由得好奇的道。

    “卑职担心会是别有用心的要谋害殷长官,所以拆开了,里面是一面旗……应该说是一张白布……”

    刘湘不解的说道:“那老人寄一张白布给自己的儿子做什么?”

    “报告司令长官……您看了就明白了……”文生说着打开了一个青色粗布包裹,从里面拿出一面白色旗帜,轻轻抖开,只他旗帜中央一个尺许见方、苍劲有力的“死”字,左、右还各有两行小字,左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右书“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看罢旗帜上的文字,刘湘不禁双手颤抖的接过这面旗帜,喃喃道:“好,好啊……有这样的老父,我泱泱华夏岂容日寇猖狂,若是我四川七千万父老人人如此,最终胜利必将属于我华夏……”

    殷勇更是热泪盈眶,这面死字旗他太清楚了,那是川中义民王者诚在儿子王建堂即将出征时托人交到王建堂手中的,当王建堂打着这面旗帜上战场的时候,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国人,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之热泪盈眶、热血沸腾,而王建堂也不负父亲所托,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数次组织敢死队进攻日军,四次负伤国,多次立功受勋。可惜这面旗帜没能保存下来,被毁于战场,后世北川文化馆曾经收藏着一面根据推测所复制的,殷勇还曾经到北川文化官祭拜过(不是旅游,是祭奠奋战在那个热血年代的所有华夏人)。历史上,川人向来不畏强权,勇于反抗侵略,因而川人曾经遭受过多次屠杀,蒙元时期、大西政权、清军入川时期,川人都遭受到了残酷的屠杀,百姓百不存一。此次又值外寇入侵,从骨子里就带着反抗精神的川人纷纷踊跃报名从军,各县、各镇、各村随处可见父母送儿子、弟弟送哥哥、妻儿送丈夫、父亲的场面……老人们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女人拿着了自己的嫁妆、孩子们拿出自己存了多年的几个铜板……全川七千万父老纷纷慷慨解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救亡图存,王者诚老人只不过是他们其中代表罢了!

    殷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亲眼见到这面象征了川军、川人不屈不挠、英勇顽强,象征了川中百姓团结一致、一心为国、不为已欲的英雄旗帜,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布旗帜的主人竟然在他的部队!

    原来1932年二刘大战之时王建堂一家前往重庆避难,时值殷勇扩军,王建堂报名应征,成为了独立混成第一旅的一名士兵,二刘大战结束后,王者诚回到安县,而王建堂继续留在重庆服役,此次听闻川军即将出川抗战后,早已经为抗战捐尽了家财的王者诚老人用最后一方白布写了这面旗帜,一路走到成都,想托人将这面旗帜寄给自己的儿子,到了成都后听人说起殷勇也在刘湘府中后,便一路找来。

    “快……去把这位老人家请进来……”殷勇大声道,但随即又道:“不,我亲自去迎接……”

    刘湘捧着旗帜,道:“一起去,一起去……”

    两人快步跑出府邸,却不见王者诚的踪迹,刘湘正要喝问门口的卫士,却听文生大声道:“司令长官,殷总司令……那位老人家就是王老先生……”

    刘湘、殷勇顺着文生的手指看去,果然便看到一个衣着简朴,佝偻着身子的老人正颤颤巍巍的朝着街道尽头走去……

    刘湘和殷勇连忙飞奔过去,一手一右的扶住了老人。

    面容消瘦的王者诚微微一惊,扭头一看竟然是两位上将扶住了自己,不禁大震,连忙道:“老朽王者诚见过两位长官……”

    说罢老人就欲行礼,刘湘、殷勇连忙拉住,刘湘动情的道:“老人家,您可不要这样做,我们承受不起啊……”

    殷勇也道:“刘长官说的不错,老人家您为国担忧,亲送独子上战场,真乃国之楷模,晚辈代表政府向您致敬……”说罢,殷勇郑重的敬了个礼,看着老人凄凉的样子,刚刚擦去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王者诚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老朽不过是做了一个华夏人的份内之事罢了……”

    殷勇道:“受得起,如果您受不起这一礼,我华夏恐怕无人受得……”

    刘湘也道:“对,老人家为国之热忱,我等既敬且佩……也请老人家受我一个军礼……”说罢,刘湘也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使不得、使不得……”王者诚连声道。

    “老人家,走,到里面坐……”

    王者诚道:“老朽行将就木,不敢耽误长官们的军国大事,如果心愿已了,老朽也应该回家了!”

    “老人家,您就别拒绝了,就算要回家,也不急于一时嘛,休息一阵再走……否则我和刘长官就要被川军将士戮脊梁骨了……”殷勇连忙道。

    “那,老朽就打扰两位长官了……”

    刘湘和殷勇一左一右的扶着老人慢慢走回了府邸。

    刘湘命人给老人上了一杯好茶后,三人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

    殷勇道:“老人家,我就是第四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我叫殷勇,您知道您儿子所在部队的番号吗?你告诉我他的番号,我一定亲手交这面旗帜交到他手上!”

    “回殷长官,犬子在独立师一团二营一连当连长……”

    “好,我记住了,独立师一团二营一连连长王建堂,老人家放心,我一这会亲手将这面旗帜交到他手中!”

    “谢谢,谢谢长官……老朽想请长官为犬子带一句话……”

    “老人家请说!”

    “老朽想请长官转告犬子,若日寇一日不除,则其一日不得回家……”老迈的王者诚以少有的坚定语气道。

    殷勇握住老人的手,眼泪再次流下:“老人家放心,我一定帮您转答……”

    “老人家,您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老朽生平只得一子……长官们不用担心,老朽虽只一子,但犬子已成婚,儿媳也身怀六甲,不久即将临盆,就算吾子阵亡在前线,吾也有孙儿送终……”王者态眼里闪过一丝哀伤,谁不愿儿孙绕膝?谁愿意送子赴死?可是国家至厮,如果所有父亲都将儿子留在身边,华夏岂不亡国?国与家之间他选择了国,但是血肉亲情岂能割舍?静夜无人之时他难免会为儿子担忧……

    刘湘和殷勇张了张嘴,他们想请告诉老人,他们可以让老人的儿子离开军队,回到老人的身边为老人尽孝,可是他们知道这种话只是想想已经是对老人和他的儿子莫大的污辱,因而两人都没有说出口。

    刘湘道:“老人家的生活怎么样?”

    “还好,犬子每月都会寄饷回家,老朽与儿媳生活尚可……”

    殷勇看了一眼老人的衣服,知道这个尚可恐怕十分的勉强,道:“老人家,我将您和您的儿媳接到重庆怎么样?您放心,到了重庆,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王者诚道:“不敢麻烦殷长官,老朽舍不得家乡那片山川土地,否则几年前就定居于重庆了,人老了,还是家乡住着舒服……”

    “老人家,刚才我听您说您的儿媳已身怀六甲,您看这样可好,我将您和您的儿媳接到重庆的医院,等您的儿媳生产完后再送你们回家乡……”

    “这个……”王者诚听了殷勇的话不由得有些犹豫,这个年代生孩子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一不注意就……如果儿子在战场上有什么意外,儿媳肚里的孩子就是他们家最后的血脉,作为一个传统的华夏人,他十分的重视家族传承,思虑一会儿后,道:“那就麻烦殷长官了……”

    “应该的,应该的!”殷勇连忙道:“您的儿子在前线杀敌,我做为他的长官,当然应该照顾好他的家人,让他能够心无旁骛的杀敌报国!”

    刘湘也道:“老人家,等您们一家人从重庆回到,就由我来照顾了……我是四川省首脑,照顾全川百姓,尤其是像老人家这样的光荣军属是份内之事……”

    中午,刘湘特地设宴招待老人,殷勇再次打颇戒律,连敬了老人三杯酒。

    当天下午,殷勇便晕晕乎乎的登上了飞向重庆的飞机,但即使晕晕乎乎,他也没忘记派车送王者诚回家,接上王者诚的儿媳返回成都,他会派飞机到成都来接老人和他的儿媳。

    在飞机上睡了一觉的殷勇精神略复,回到了位于黄山的新家,喝了一杯刘珺熬制的醒酒汤后,拉住两个妻子的手交待道:“明天会有一架飞机从成都过来,机上的人你们一定要替我好好照顾……”

    “大哥,飞机上是什么人啊?”周岚道。

    “是一位可敬的老人和他的儿媳……”殷勇随即将王者诚和事情跟两个妻子说了,两女得知竟然有如此伟大的父亲,都不由得伏在殷勇的怀里低泣起来,纷纷向殷勇保证一定会照顾她他们。

    殷勇拥着两位娇躯,心中一团火开始窜烧,一手抱起一个,道:“我的兵都有孩子了,我怎么能落于人后?两位好老婆,咱们回房间休息吧……”说罢,抱住两位娇羞的妻子回了房间,一夜郎情妾意不足为外人道。

    感谢书友《**》的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