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七七章 禽兽(跪求鲜花、收藏、打赏)

    再说那批记者团,他们在余念慈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了三岔镇外。

    下了卡车的他们便看到前方不远处一些佩戴着“宪兵”袖标和头盔的士兵仿佛护卫着什么,不由余念慈发话便一拥而上……

    “呕……”刚刚跑到宪兵所在的位置,记者团里便有许多人弯着腰呕吐起来,尤其是那些女记者,更是连黄胆水差点都吐了出来。

    原来宪兵保护着的是一个直径达二三十米的大坑,坑底凌乱的掩埋着数百具尸体,从衣着、体形来看,他们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无一例外所有人都被用细铁丝反绑着双手,他们或被砍头,或被刺刀捅破了胸膛,或被子弹击中后脑……显然没有一个是正常死亡,尸堆之中,还有不少被军毯掩盖的尸体,那些是遇难的女同胞们,发现他们的士兵不愿意受尽凌辱而死的她们就这样暴露在众人面前,因而用自己的毯子细心的将她们的身体盖住了,仅留下一个头部让人能够分清男女。尸堆中还有一个未足月的婴孩,或许只有七八个月的他被残忍的日本人从母亲肚子里掏了出来,婴孩旁边是肚子被残暴的划开的母亲……

    因为天气寒冷和掩埋时间不长的原因,这些尸体并没有腐烂,只是黑褐色的血泥掩盖了他们的面容,让人分不清他们生前的容貌!

    这时,一名西方记者突然听到耳边传来一阵咯咯声,他扭头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护卫他们前来的士兵正咬牙切齿的看着眼前万人坑,这个记者分明看到了他眼中那无边的痛苦、怒火和杀气……

    这个记者连忙举起了手里的相机将年轻的士兵收进了镜头之中,接着他便将镜头的主角选择在了这些年轻的脸上,当他举起相机时才发现这些士兵几乎每一个人眼角都闪动着泪光,眼中都流露出逼人的寒光!万人坑边,快门的声音不断响起,无数记者将相机对准了万人坑,只有这一个人始终将镜头对准了这些士兵。

    一名华夏记者忽然双膝跪倒,含着泪朝万人坑中的同胞磕了三个头,其他华夏记者也都如他一样。

    “各位同胞们,你们的仇殷将军已经帮你们报了,请你们安息……”一个泪流满面的女记者哭泣着说道。

    余念慈来到万人坑边,虽然早知道坑中是什么,但当他亲眼所见后,还是忍不住一团熊熊的火焰在心中燃烧,盯视了不足三秒他便看不下去,不得不转过了脑袋,对众人道:“各位记者朋友,这是在昨天的战斗中被小鬼子的重炮炸出来的万人坑,是小鬼子屠杀我国手无寸铁的国民的铁证,那些日本侵略者不但侵占我们的国家、侮辱我们的姐妹,还屠杀我们的同胞,而后为了掩盖罪证,又将尸体或焚烧或掩埋,如果不是一颗意外的炮弹,日本人的罪行很可人无人得知,因为我们发现大家所在的这座村子已经看不到一个村民,他们全都在像这样的大坑之中了!”

    顿了顿,又道:“像这样的万人坑在我军收复的地方还有许多,通过审迅俘虏我们得知这些百姓都是几日前日军执行所谓治安整肃运动时被日本无故屠杀的,在已经收复的地区,这样的万人坑已经发现了十四个,遇难百姓近万人,而未被发现的、尚处日军占领区的尚不知有多少!各位记者朋友,我相信各位作为一个媒体人,都怀着一颗正直的心、会公正的报道日本人这一灭绝人性的罪行……”歼灭第六师团的战斗,华夏军没有留一个俘虏,但万人坑暴光后,宁志远下令前线部队连夜抓了几个‘舌头’,这才有了俘虏的口供之说,而这些俘虏在交待了他们知道的一切后,全部被活埋在了万人坑旁边,以祭奠这些死难的同胞!

    这一天,余念慈带着记者团查看了每一个已经被发现的万人坑,他们发现日本人杀人的方式还真是花样百出,有的坑中所有人都是被活埋,可以清楚看到他们青紫色的脸和嘴鼻里的泥土;有的坑中是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为什么不是死后造成?因为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死前的挣扎;有的坑中是被斩首……日本人就是一个邪恶的发明家,发明着无数残杀同类的残酷办法!

    半天的行程,那些外国记者都是在呕吐中度过的,而那些华夏记者却是带着满腔的悲痛、留下了一路的泪水。

    在殷勇的要求下,那些死难的百姓在记者离开后全部被部队和壮丁运回了江北埋葬。

    抗战胜利这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同胞由军队出资将他们迁回了故乡,并且建立了一座大屠杀纪念馆,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国人前来凭吊。

    殷勇手里拿着一叠照片,这些不是记者拍的,而是军中摄影师拍下的,看着照片中那难以计数的被残忍杀害的同胞,他心中的那团火越发炽热起来。前世,他只走进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次,此后便再也没有勇气踏入,可是今天,他却一张张看完了全部照片,这些清晰的照片远比纪念馆中那模糊的影像震慑,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借来的胆量……

    “各位,都看看吧!”看完最后一张照片后,殷勇小心的将照片放在了办公桌后独自走了出去,罗卓英等纷纷上前,当他们看到照片上的画面后,除了愤怒,还有深深的耻辱……

    “钱进,轰炸机第四联队抵达郑州了吗?”

    “报告司令长官,轰炸机第四联队已经于上午十一点抵达!”

    “好,你立即通知地勤,卸下所有高爆弹,全部换成燃烧弹,我要给小鬼子寒冷的冬天点一把火,帮他们温暖温暖身体……”

    “是,长官,卸下所有高爆弹,换装燃烧弹!”

    原本就戒备森严的郑州机场此时已经被宪兵完全接管,所有士兵严禁外出、严禁对外通信,所有非机场军事人员,严禁靠近机场一公里范围,机场外,一队队或骑着摩托、可步行的宪兵来回巡逻,几乎每个巡逻队中都带着一只训练有素的军犬,以确保不会有一个能够接近机场、窥探机场!如此高的保密措施,只因为此时的郑州机场内停放了整整八十架体型庞大的飞机……

    几个小时前,当这群保密程度为绝密级别的飞机飞临郑州机场时,机场里面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惊了,在那一刻,他们仿佛感觉整个天空都被机群所遮挡,天地间一下子进入了深夜,当这些史前巨鸟们带着刺耳的摩擦声降落在跑道上,他们立即冲了出去,那些飞行员们直接抱住了轮胎就舍不得松开。

    轰三,即大名鼎鼎的美制B-29型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六十吨、安装四台R-3350发动机,总功率六千四百千瓦,庞大的体积和强大的发动机功率使得该机的转场航程达到了九千六百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五百五十公里,最大载弹同样达到创记录的九吨之多(如果满弹,作战航程将大为缩短,基本上不会全负荷执行作战任务),因为其飞行高度往往在万米高空,因而采用了增压舱设计,飞行员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戴氧气面罩(炸弹舱因为需要投弹,未采用增压舱),同样因为飞行高度达到了万米,外界温度在零下五十度左右,无法使用有人炮塔,因而该机采用了摇控炮塔。超高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使得B-29的主要敌人遇到了这样一个麻烦,速度比它快的到不了他的飞行高度,能够到达同样飞行高度的飞机又追不上它的速度,一般的防空火炮同样够不到它,超过100mm口径的防空火炮虽然能够威胁到它,但是对于没有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大口径火炮,想要命中万米高空的B-29,概率比买彩票中大奖高不了多少。

    B-29虽然性能超群,然而早期型号缺限同样明显,最严重的就是发动机始终存在过热的问题,这也使得该机在战斗任务中虽然一共损失了四百一十四架,然而其中却有两百六十七架是因为自身的机械故障而损失掉的,这其中大多数都是由于发动机问题引发,直到换装了性能更好的R-4360发动机的d型出现才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B-29d正是1945年出产,刚好能够兑换,但殷勇装备的B-29并非清一色为d型,也有早期的A、B型,d型主要用来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而A、B型则用于轰炸国内的小鬼子目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R-4360发动机产量很低,只有等以后产量上来了,再慢慢将A、B型加以改装了;此外,该机还存在遥控炮塔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注:B-29d也被称为B-50,这是二战结束后陆军航空军为了获得国会拨款而采取的一个小伎俩,当时美国国会大量削减军费、停产老式装备,为了B-29d能够顺利得到拔款,军方声称B-50虽然是从B-29发展而来,但经过重大改进,结果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伎俩竟然骗过了国会那些大佬们,从而获得了拨款,避免了一代名机胎死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