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一二章 怪招(跪求鲜花、收藏、打赏)

    原本此时张灵甫应该正在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一五三旅第三零五团当团长,不过去年年初,张灵甫获释出狱后一直赋闲在西安,殷勇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抗日名将,因而数度登门邀请。(*0小-}说-+网)  当时张灵甫未曾预料到抗战即将暴发,加上在他看来自己身背轰动全国的杀妻命案,蒋先生为堵攸攸众口是不会再起用他了。眼看自己就要庸碌一生,他心中不免十分不甘,而殷勇求贤之意甚诚,且以一团之职虚位以待,作为一个陕西人,他在陕西还是有不少故友的,因而虽然刚刚出狱,但对第十七路军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当时未改编为第四十一集团军),对其编制也略知一二,第十七路军一个团放在中央嫡系部队那就是一个旅,放在地方军阀就是一个师……

    一边是庸碌一生,一边是投奔热血战场,建功立业,张灵甫的心态很快就发生了改变,最终同意了殷勇的邀请,不过按照殷勇的惯例,他依然要去重庆高级指挥学院进修。春节前刚刚毕业的张灵甫便被派到了整编第五十一师任副师长兼整编五一二团任上校团长。

    张灵甫略微思索后,道:“师座,不如来一招围点打援如何?”

    吴涛点头道:“详细说来听听!”

    “是,师座,卑职以为我们可以以少量兵力猛攻镇子里的小鬼子,让他们误以为我们意图全歼他们,迫使其向国崎登求援,国崎登后援未至,一旦前来解围其兵力必然不足,我军既可于半道设伏,发挥我军火力和空中优势,大量杀伤小鬼子,能歼灭则歼灭,不能歼灭则重创之,迫其后撤,而后再回头吃碗里的那道小菜!”

    整编第五一三团团长申明宇道:“我师仅仅一万五千人,既要佯攻镇中之敌,又要半道设伏围歼鬼子援兵,只怕兵力不足啊!”

    张灵甫道:“兵力是稍显不足,但小鬼子的主要武器为栓动式步枪,而我军步枪皆为半自动式步枪,可以说我军一个班的火力几乎便和小鬼子一个小队相当,武器的优势完全可以补充兵员的劣势,如果以重创敌军为首要目的,还是可以做到的。”

    申明宇还是有些担心:“可是战场有限,小鬼子距离慈湖镇不过数公里路途,可供设伏的只有昨晚那道小小的丘陵,小鬼子在那儿吃过一个亏了,这次再经那里,必然会仔细搜索,不会轻易中伏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小鬼子从营地前往慈湖镇路途如此之近,如果鬼子全军而来,可能前锋已经进了镇子,后续部队还在营地,一旦遇伏,他们可以迅速的缩回去,不给我们重创的机会啊!”

    听了申明宇的话,张灵甫也不由点头,看来自己考虑问题是不太全面。

    众人不由得将眼光转向了吴涛。

    吴涛思考片刻后,道:“就张团长的办法,立璋,你派一个营攻击镇里的小鬼子,尽可能搞出大的动静,一定要让小鬼子以为是我师主力!”

    班立璋立正道:“是!”

    “申团长,你部前往高公山一线隐蔽待命!”

    “是!”

    “灵甫,你部进入和尚头待命!”

    “是!”

    “灵甫、申团长,你们进入后一定要注意隐蔽,如果发现老百姓,就暂时约束起来、限制行动,如果是小鬼子斥侯,就不用我教了吧!我只有一个要求,未得命令之前,你们不许放一枪一弹,如果谁暴露了行踪,就不要怪军法无情!”

    “是!”

    “其他部队为师预备队!”

    “是!”

    见吴涛说完,申明宇不由道:“师座,您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小鬼子根本走不到卑职和张团长所在的位置啊!”

    “你们放心吧,小鬼子一定会来的!”吴涛说罢,抓起无线电接通了南京指挥部。

    听了吴涛的计划,殷勇当即同意他的计划,挂了电话的殷勇又一连打出了两个电话,下了几道命令后便将慈湖镇的事情放到了一边。

    原来消失的第十三师团出现在了江北,正在向滁河进发,第一百五十九师全师不足八千人,很难抵挡小鬼子的进攻,殷勇正在与罗卓英等人商议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兵力不足派援兵就是了,但问题是南京城就这么一点兵马,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援兵不好找啊!

    此时完全没有任务的就只有整编五十二师了,但是该师此时是整个南京卫戍司令部的预备队,一旦调去了江北,万一江南如现问题,可就无兵可派了!

    考虑良久,罗卓英道:“长官,派七十二军上去吧!”

    “七十二军?”殷勇对自己指挥的部队可谓如数家珍,他当然也知道七十二军,此时的七十二军下面只有一个全德械的精锐八十八师,这个八十八师可了不得,和三十六师、八十七师一样是蒋先生的警卫师改编而成,正儿八经的御林军,也是接受德械最多、接受德国顾问系统训练最早、最全面的几个师之一,有了这些光环,按说这个师战斗力应该十分可观,派他们去支援一百五十九师应该没有问题,只是……这个第七十二军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却是名的“飞将军”孙元良,这就让殷勇有些为难了。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孙元良说起来还是殷勇的四川老乡,只是这个孙元良和他的大多数英勇善战、悍不畏死的黄埔一期的同窗不同,此人被人称为“贪生怕死,贪财好色,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而其飞将军之名自然不是将他比作汉武名将李广,而是讽刺其在逃跑之时如飞一般,此人一生多次临阵脱逃且次次成功,总算没辱没了“飞将军”之名。

    早在北阀时孙元良就有不遵将令率部逃跑的前科;在淞沪战场亦有侵吞国防费用,结果导致阵地质量严重不合格,被日军炮火轻易击毁,甚至在日军攻势正酣之时,他竟然强奸前来慰问的女学生,这些是已经发生的,殷勇却知道此人还有更多的“辉煌经历”,历史上,南京保卫战失利后,其丢下部队独身逃跑,至于是躲进了妓院还是怎么样已经不可考,反正他是成功逃生了,可惜八十八师却因失失去指挥而阵脚大乱,最终几乎全军覆没;解放战争时,国共淮海决战,此人再次化装逃跑……

    有了这些前科,殷勇对于是否派其增援滁河自然就有些犯难了,万一这位“飞将军”再次发扬飞将本色,丢了滁河阵地,小鬼子可就堵死了南京啊!

    见殷勇脸现犹豫之色,罗卓英忙道:“长官是担心第七十二军一旦离开后雨花台等地的防务吗?这其实并不难解决,此时雨花台、中华门尚属后方,不需要过多兵力守卫,萧司令的宪兵尚无任务,调两个团上去便可暂保安全了!”

    考虑良久,殷勇最终道:“不,调二六二旅支援一五九师,七十二军其余各部不动,同时调一个105mm榴弹炮营支援滁河!”

    见殷勇已经下了命令,罗卓英不便再说,点头而去。不过说实话他对殷勇的安排也是认可的,毕竟“飞将军”的名字可是早就传遍全军了,如果真的让孙元良到了滁河防线,他一个中将军长便是滁河防线最高长官,一百五十九师也得受他节制,到时小鬼子攻势一紧,万一他再次故态萌发擅自逃跑,南京城这二十万大军可就连哭都找不到地方了!只是不知道孙元良对于自己的部队被拆散使用会不会提出反对,毕竟现在下面的长官谁不是将手里的部队视为自己的禁脔?对此,殷勇倒不担心,能够不到前线去挨小鬼子的炮,孙元良恐怕求不之得呢,又怎么会反对?反正滁河守住了少不了他的功劳,就算失守,他也不可能战死在滁河前线,顶多挨蒋先生一顿训斥罢了,何况滁河即使失守,也有宁志远这个最高指挥官来顶缸,他很可能屁事没有!

    果然,命令到了七十二军军部,孙元良二话没说就表示完全服从长官命令,有了二六二旅和一个重炮营的助战,滁河防线暂时应可无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