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三二章 补强(跪求鲜花、收藏、打赏)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很快到了第五战区指挥部。

    大家都是为国而战,不必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李宗仁直接将自己的战略部署一说,然后直接了当的问孙连仲愿不愿意坚守台儿庄。

    孙连仲想也没想的立正敬礼,道:“我辈身为华夏军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卑职愿率第二集团军坚守台儿庄,除非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否则绝不教小鬼子跨过台儿庄半步!”

    “好,孙将军不愧是党国.军人……”李宗仁击节而赞,又道:“我也知道第二集团装备比较落后,你看看你需要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尽量满足!”

    孙连仲道:“长官也知道,职部是杂牌军,一向缺粮少弹,许多士兵依然拿着大刀和全副武装的小鬼子做战,所以我想请长官为职部解决些弹药和粮食问题!”

    李宗仁点头道:“没有问题,我给你补充步枪三千支,不过事先说明,这些步枪型号和弹药并不统一,有汉阳式、有中正式、有辽造,弹药也不统一,不过我会尽量多给你一些弹药!”

    孙连仲听了李宗仁的话忙不迭的道了谢,他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要知道他的第二集团军光战斗步枪就有七八种,李宗仁说的这三款步枪在他的部队里都有装备!孙连仲没有办法嫌弃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部队里还有不少人将大刀做为兵器,这种情况下就是给他一批单打一步枪他也会要,毕竟那玩意再差还是可以远距离杀敌的,大刀队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可是只能近战,一旦小鬼子拉开距离,那就只有被屠杀的份儿,就算近身肉搏,也是十分凶险的,小鬼子的老兵拼起刺刀来可不比大刀队逊色,心肠之狠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此之外,我再补充你五十挺捷克式机枪、二十挺民二四式重机枪、二十门沪造82mm炮迫击,相关弹药也会给你配足!”

    这一次孙连仲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如果这些武器全部到他的手中,那么第二集团军的火力几乎瞬间提升一倍,和小鬼子交手他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

    “战区直属独立炮兵第五团、第七团、第十团各抽调一个营给你,如此一来你手中就拥有十二门日制三八式75mm野炮、十二门辽造防克虏伯75mm野炮、十二门德制SFH18式150mm重炮,应该可以和小鬼子好好扳扳腕子了!”

    孙连仲已经快给李宗仁跪下了,他的第二集团军此前只有六门老式山炮,有两门连光学瞄准镜都坏了,而且极度缺乏弹药……他从来没有想过幸福来的竟然如此突然,李宗仁嘴皮一碰,他便鸟枪换炮了,虽然这些重炮在战后要归建,但毕竟在台儿庄之战结束前要一直听侯他的调遣不是?有了这么多重炮的火力支援,别说一个鬼子师团,就是三个,他也有信心挡住十天!

    孙连仲的幸运还没有完,李宗仁又拨给他十八门37mm战防炮,专门用来对付小鬼子的坦克!以前不只第二集团军,绝大多数华夏军队在面临小鬼子的坦克式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士兵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抵近用炸药包、手榴弹炸,为了击毁一辆坦克往往需要付出数十名士兵的生命,现在好了,十八门战防炮的加入,小鬼子的坦克也别想逞威了!

    当天晚上孙连仲便领着第二集团军,扛着李宗仁拨给的武器弹药兴奋的往台儿庄而去,从苦寒的西北走来的第二集团军的官兵此时十分的高兴,他们的弹药从来没有如此充足过,他们的轻重机枪、迫击炮也从来没有这样强大过,而队伍后面搀拽着的一门门重炮则像一块块巨大的陨石落在湖面之上一般……

    为了给第二集团军固防争取时间,李宗仁没有立即命令第二十二集团军撤退,让开大路,而是命令他们以两日为期,两日后可自行择机撤退。

    也是这一天,殷勇也兑现了对蒋先生的承诺,派人联系了李宗仁,派出部份战机为第五战区提供空中掩护。

    四月一日,殷勇再次查看了自己的能量点,这一个月他的歼敌数字很少,因为小鬼子已经明白仅凭一路便想要攻破南京是非常困难的,因而一直只是低烈度的牵制性交火,双方的损失自然就比较小了,前后只有不到五千六百人的战果(相应的,南京守军损失也很少,只有不到三千人的伤亡),这个月获取的能量点主要依靠救助难民,随着殷勇名声越来越响,更多的人涌入了重庆、陕西、河南,这些难民的想法很简单,殷勇是目前华夏最能打的人,既然他在南京都打的小鬼子尸横遍野、不能寸进,那么他也一定有能力保住自已的地盘,这样一来,逃进他的地盘不就可保性命无忧了吗?而且殷勇还会为难民提供食物、医药、住宿、工作、教育……这哪里是去逃难?简直是进了天堂嘛!因而这短短一个月,便有近三百万人逃进了殷勇的地盘,平均每天十万人左右,对这些难民的救助为殷勇获取了六十五万能量点,加上歼敌、剿匪什么的,本月共获得能量点七十万零一千点,而且这个月殷勇没有花费一点能量点,完全是纯收入!

    这么多难民的涌入不可避免的为地盘上带来了治安隐患,孙杰等奉命又组建了十五个地方守备团,协助驻军负责各地治安;这些难民普遍身体较差,许多人还身患疾病,如果不妥善处置,很可能引发瘟疫,各卫生部门、驻军医院的医护人员废寝忘食的救治病患,对安置区进行清毒作业……可以说这些人是后方最辛苦的人之一;还有就是对这些百姓的安置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想想吧,一天要解决十万人的住房问题,担子有多重?不得已,每间安置房都被塞满了百姓,华夏的百姓是最善良、最可爱的,眼看政府一时难以安置那些难民,许多人家都自愿的打开了房门临时收容这些难民,学校的教室白天供学生念书,晚上也成了难民的安置处,同时建筑施工队也一天比一天庞大……在所有人的携手努力下,总算没有使难民露宿荒野;还有就是粮食问题,尽管殷勇在战前就积极囤积粮食,从国内买到国外,又大量生产化肥,增加土地出产,可问题是像这样每个月增加三百万张嘴要吃饭,再多的存粮也不够消耗的啊!眼看粮食储备开始靠近红线,殷勇一面命人在两湖等鱼米之乡购粮,一面推出了一个新的规矩,凡是在他手中购买武器、物资的,除了黄金、白银、美元外,还可以使用粮食结算三成的费用(如果全部用粮食支付,殷勇担心以蒋先生的性格,很可能从统治地盘大量征收粮食以换购武器,如此一来虽然重庆等地的百姓可以衣食无忧,但是两湖等地的百姓恐怕就要包饿殍遍野了,只以三成结算一方面可以缓解他的粮食问题,二来同样的钱也能购到更多的武器,增强国.军和各地方派系的实力,壮大华夏的国防,三来也不必担心过度征粮导致别的地方出现饥荒),此时,殷勇的岳父也对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四川的内乱已经结束多年,民生都已经恢复,近水楼台先得月,刘湘从女婿手中弄到了不少的化肥,大大的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坐拥天之府库的刘湘此时啥都不多,就是粮食多,一下子就免费赠送了殷勇一百万吨粮食,把殷勇感动的差点哭了起来,不过刘湘却没什么感觉,一个闺女一个侄女都送给了殷勇,以后这四川的基业也是要送给殷勇的,一百万吨粮食算什么?在刘湘的慷慨支援下,终于使殷勇的仓库再一次充盈了起来。

    PS:感谢书友《123石义16113》、《心情》月票支持!

    .